第三章 感官评定方法
项目目标:研究开发一种具有西番莲香气 特征的产品。 试验目标:测量两种风味物质赋予产品西 番莲香气特征的相对能力,即两种西番莲 风味是否不同。 试验设计:采用成对对比试验,将 α 值设 定为 0.05 (5%),试验由 40 人参加,因为 只关心两者是否有所不同,所以这个检验 是双边。
例:蜂蜜的口感 问题:某蜂蜜生产商想生产一种粘度比较 低的蜂蜜,现生产了 A、B、C、D 四种样 品,希望对这四种样品进行评价。
项目目标:评价四种蜂蜜口感的合适程度。 试验目标:对四种样品口感粘度进行比较。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成对排序试验,用 Friedman 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试验由 12 名品评人员参加,评价的样品组合为 AB、 AC、AD,BC、BD、CD,将这 6 组样品 随机呈送给品评人员。
pt 4
取 α = 0.05,查 q 值表,得出 q 值是 3.63, 计算出 HSD 值是 12.6,如果两个样品排序 总和 Ri 之间的差距大于 HSD 值,说明两 个样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各样品的排序总和分别是 71 (A)、52 (B)、 48 (C)、45 (D),因此样品 A 的粘性显著低 于 B,更低于其他产品。 结论:样品 A 是比较理想的产品。
(三)简单排序试验 1. 定义 略。 2. 参加人数 一般需要的人数不少于 8 人。
3. 试验程序 将样品随机、平衡呈送,要求品评员就指 定指标对样品进行排序。 4. 结果与分析 用 Friedman 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例:甜味剂甜味持久性的比较 问题:某试验室工作人员想比较四种人工 合成的甜味剂 A、B、C、D 甜味的持久性。 项目目标:确定这四种甜味剂之间在吞咽 后是否在甜味的持久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试验目标:同项目目标。 试验设计:选用 48 人参加试验,每人得到 四个样品,并就甜味的持久性进行排序。
一、总体差别检验 α,也叫 α - 风险,指错误的估计两者之间 的差异存在的可能性。也叫第Ⅰ类错误。
α值
10% ~ 5% (0.1~0.05) 5% ~ 1% (0.05~0.01) 1% ~ 0.1% (0.01~0.001)
差异存在的程度
中等 显著 非常显著
<0.1% (<0.001)
特别显著
试验结果:40 人中间有 27人认为原产品的 西番莲香气更浓,查表得知,α = 0.05 的 临界值是 27,因此两种样品之间存在显著 差异。 结论:建议慎重使用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 西番莲香味物质,应该继续寻找合适的替 代品。
例:啤酒的苦味试验 问题:某啤酒酿造商得到市场报告称,他 们酿造的啤酒 A 不够苦,该厂又使用了更 多的啤酒花酿造了啤酒 B。
品评人员 的回答 相同 不同 总计
品评人员得到的样品 相同的样品
AA 或 BB 17 13 30
不同的样品
AB 或 BA 9 21 30
总计
26 34 60
(17 13) 2 (9 13) 2 (13 17) 2 (21 17) 2 2 4.34 13 13 17 17
设 α = 0.05,查 χ2 分布表,df = 1,查到 的 χ2 的临界值是 3.84,4.34>3.84,所以 两个样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这两种设备生产出来的调味酱是存 在差异的,做出这个结论的置信度是 95%。 建议将这两种产品进行情感试验,以确定 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新设备生产出来的产 品。
Pd<25% 表示比例较小 表示比例中等
25%≤Pd≤35%
Pd>35%
表示比例较大
(一)三角检验 1. 定义 同时提供三个已编码的样品,其中有两个 是相同的,要求品评员挑选出不同的那一 个样品的试验方法。 三角检验也称为三点试验法。
2. 参加人数 一般人数在 20 ~ 40 之间。 如果试验目的是检验两种产品是否相似时, 要求参评人数为 50 ~ 100。
感官评定中通常选择 α = 0.05,即错误的 估计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的可能性是 5%, 也就是说正确的可能性是 95%。
β,也叫 β - 风险,指错误的估计两者之间 的差异不存在的可能性。也叫第Ⅱ类错误。 β 值的范围在表明差异不存在的程度上, 同 α 值有着同样的规定。
Pd,是指能够分辨出差异的人数比例。 Pd 值的范围意义如下:
第三章 感官评定方法
第一节 差别检验 第二节 描述分析 第三节 情感试验 第四节 感官评定方法选择原则及报告的撰 写
第一节 差别检验
差别检验分成两类: 总体差别检验 —— 笼统的回答两类产品是 否存在差异。 单项差别检验 —— 测定两个或多个样品之 间某一单一特征的差异。
差别检验的应用范围: 1. 确定产品之间的差异是否来自于成分、 加工过程、包装及贮藏条件的改变。 2. 确定产品间是否存在总体差别或单项差 别。 3. 确定产品间是否可以相互替代。 4. 筛选和培训品评人员。
2. 参加人数 一般要求参加评定的最少人数是 16 个。 3. 试验程序 与三角检验相似。 4. 结果与分析 与三角检验相似。
(三)5 选 2 检验 1. 定义 同时提供给品评员五个以随机顺序排列的 样品,其中两个是同一类型,另三个是另 一种类型。要求品评员将这些样品按类型 分成两组的试验方法。 2. 参加人数 一般需要的人数是 10 ~ 20 人。
(二)成对排序试验 1. 定义 与成对对比试验相似,适合于多个样品之 间的比较。 2. 参加人数 一般需要的人数不少于 10 人。
3. 试验程序 将样品进行所有可能的成对组合,随机呈 送,每个品评员每次得到一对样品,采用 强迫选择法。 4. 结果与分析 用 Friedman 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出T 值为 34.17,设 α = 0.05,查 χ2 分布表,df = 3,查到的 χ2 的临界值是 7.81,34.17>7.81。 所以四个样品之间在口感粘度上存在显著 差异。
为了进一步试验样品之间在口感粘度上的 差异,采用多重比较法,计算 HSD 值。
HSD q ,t ,df E
试验结果:统计答对的人数,12 个人中有 9 人做出了正确选择。查表,在 α = 0.05, n = 12 时,对应的临界值是 8,9>8,所 以这两种产品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表 3-1 三角检验中正确回答的临界值
n 11 12 α 0.05 7 8 0.01 8 9 0.001 10 10
13
3. 试验程序 样品组合的方式有 20 种,如果参评人数低 于 20 人,可在组合方式中随机选取,但含 有 3 个 A 和含有 3 个 B 的组合数要相同。 其余与三角检验相似。 4. 结果与分析 与三角检验相似。
(四)成对比较检验 1. 定义 品评员每次得到 2 个样品,被要求回答它 们是相同还是不同。 2. 参加人数 一般需要的人数是 20~ 50 人,最多可以用 200 人。
(五)A-非 A 检验 1. 定义 品评员先熟悉样品 A 及非 A,然后将样品 呈送给品评员,样品中有 A 也有非 A ,要 品评员区分哪些样品是 A ,哪些样品是非 A 的试验方法。 2. 参加人数 通常需要的人数是 10~ 50 人。
3. 试验程序 每次试验中,每个样品要被呈送 20~ 50 次。 每个品评员可以只接受 1 个样品,也可以 接受 2 个样品(一个 A,一个非 A),还 可以连续接受 10 个样品。 4. 结果与分析 根据 χ2 分布检验分析结果。计算方法与成 对比较检验相似。
14
8
9
9
10
11
11
结论:这两种咖啡是存在差异的,做出这 个结论的置信度是 95%。
(二)2-3 检验 1. 定义 首先提供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 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品评 员在熟悉对照样品后,从后提供的两个样 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试验 方法。 2-3 检验也称为 1-2 点试验法。
3. 试验程序 等量准备 4 种可能的样品组合(AA,BB, AB,BA),其余与三角检验相似。 4. 结果与分析 通过比较观察的频率和期望(假设)的频 率,根据 χ2 分布检验分析结果。
例:异同检验 问题:某调料厂要更换一批加工烤肉用的 调味酱的设备,厂方想知道用新设备生产 出来的调味酱和原来的调味酱是否有什么 不同? 项目目标:确定新设备是否可以替换原有 设备投入生产。 试验目标:确定用两种设备生产出来的调 味酱是否在味道上存在不同。
试验结果:见下表 稀(粘性低) A B C D
粘 ︵ 粘 性 高 ︶
A
B C D
—
12 11 12
0
— 6 10
1
6 — 5
0
2 7 —
计算公式如下:
4 2 2 T Ri 9 p (t 1) pt i 1
t
式中p — 试验重复的次数 t — 样品的个数 R i — 每个样品的排序总和(行的总和 加上列的总和的 2 倍)
例:咖啡试验 问题:现有两种咖啡,一种是原产品,一 种是用一批新种植的品种,这两种产品之 间是否存在差异?
项目目标: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试验目标:检验两种产品之间的总体差异 性。
试验设计:采用三角检验,将 α 值设定为 0.05 (5%),有 12 个品评人员参加检验, 一共准备 36 个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