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静置于水平面上,距A 右侧d 处有固定挡板B,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C,以水平速度v 0与A 相碰,碰后C 、A 粘连在一起运动,CA 整体与B 碰撞没有能量损失,且恰好能回到C 、A 碰撞时的位置所有碰撞时间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C 与A 碰撞前后,C 损失的机械能; (2)木块A 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202(2)2()k M m Mmv E M m +∆=+ (2)2224()m v gd M m μ=+【解析】 【详解】解:(1)设C 、A 碰后瞬时速度大小为v ,根据动量守恒则有:0()mv m M v =+ 由于C 与A 碰撞,C 损失的机械能:2201122E mv mv ∆=- 解得:22(2)2()M m Mmv E M m +∆=+ (2)由动能定理得:21()20()2M m g d M m v μ-+•=-+ 解得:224()m v gd M m μ=+2.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 的木板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与固定台阶相距x ,右端与一固定在地面上的半径R=0.4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紧靠在一起,圆弧的底端与木板上表面水平相切。
质量为m=1kg 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08/v m s =从圆弧的顶端沿圆弧下滑,B 从A 右端的上表面水平滑入时撤走圆弧。
A 与台阶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0.1μ=,A 足够长,B 不会从A 表面滑出,取g=10m/s 2。
(1)求滑块B 到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1;(2)若A 与台阶碰前,已和B 达到共速,求A 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与B 摩擦产生的热量Q(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A 与台阶只发生一次碰撞,求x 满足的条件。
【答案】(1)14m/s v = (2) 5.3J Q ≈ (3)1m x ≥ 【解析】 【分析】滑块下滑时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得滑块到达底端时的速度;木板与台阶碰撞后,滑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水平向右,则只发生一次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分析求解; 【详解】(1)滑块B 从释放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22101122mgR mv mv =- 解得:14m/s v =(2)向左运动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2()mv m M v =+ 解得:24m/s 3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1211()22Q mv m M v =-+ 解得: 5.3J Q ≈(3)从B 刚滑到A 上到A 左端与台阶碰撞前瞬间, A 、B 的速度分别为v 3和v 4,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1=mv 4+Mv 3若A 与台阶只碰撞一次,碰撞后必须满足:Mv 3≥|mv 4 对A 板,应用动能定理:23102mgx Mv μ=- 联立解得:1m x ≥ 【点睛】本题木块在小车上滑动的类型,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对于系统运用动量守恒列方程,对于单个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位移,都是常用的思路,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3.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 为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 段水平,且与ab 圆弧相切于b 点,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紧靠轨道c 端,停着质量为3M kg =、长度为0.5L m =的平板车,平板车上表面与bc 等高、现将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与圆心O 等高的a 点静止释放,物块滑至圆弧轨道最低点b 时的速度大小为2/b v m s =,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30N ,之后物块向右滑上平板车。
取重力加速度210/g m s =,不计空气阻力。
()1求该物块的质量;()2若物块最终未从平板车上滑落,求物块在平板车上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答案】()1该物块的质量是1kg 。
()2物块在平板车上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1.5J 。
【解析】 【分析】(1)先研究物块在圆弧轨道上下滑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出物块运动到b 点的速度,在b 点,轨道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求出物块的质量。
(2)再研究物块在平板车上运动的过程,物块先做匀减速运动,平板车做匀加速运动,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相对静止,之后一起匀速运动。
在此过程中,物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物块与平板车的最终速度,并求出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详解】(1)设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为R ,物块的质量为m ,在b 点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 ,物块从a 到b 由机械守恒定律有: 212b mgR mv =物块运动到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bv F mg m R-=联立解得3F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30F N = 联立解得:1m kg =(2)设物块与平板车的共同速度为v ,物块在平板车上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b mv m M v =+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21122b Q mv m M v =-+。
联立解得: 1.5Q J = 【点睛】对于物块在小车滑动的类型,关键要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知道物块在平板车上滑动时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1=2kg 的小球a 用一根长为R=1.25m 的轻绳悬挂于O 点静止。
小球a 的右侧水平地面上有一竖立支架,支架上放置另一小球b ,两小球刚好接触但之间无弹力,且两球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b 的质量为m 2=4kg ,支架高h=3.2m 。
现把小球a 拉至左侧与O 点等高处,此时轻绳刚好拉直,然后由静止释放球a ,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相碰,碰后球a 向左做圆周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05m 。
小球b 碰后的瞬间立即受到一个大小F=20N 的水平向右恒力。
取g=10m/s 2。
求: (1)碰撞前后的瞬间轻绳的弹力大小之比; (2)球b 着地时的动能。
【答案】(1)12259T T =;(2)226k E J = 【解析】 【详解】解:(1)碰撞前后瞬间球a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1v 、2v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碰撞前:21111m gh m v 2=碰撞后:21121m gh m v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碰撞前瞬间:21111v T m g m R-=碰撞后瞬间:22211v T m g m R-=联立解得:12T 25T 9= (2两小球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11223m v m v m v =-+ 解得:3v 3m /s =小球b 碰撞后,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1h gt 2=,y v gt = 解得:t 0.8s =,y v 8m /s =水平方向上球b 碰后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2F m a =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x 3v v at =+ 球b 着地时的速度为:22x y v v v =+球b 着地时的动能为:2k 21E m v 2= 解得:k E 226J =5.如图所示,AB 是半径R=0.80m 的光滑1/4圆弧轨道,半径OB 竖直,光滑水平地面上紧靠B 点静置一质量M=3.0kg 的小车,其上表面与B 点等高。
现将一质量m=1.0kg 的小滑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B 点滑上小车,最后与小车达到共同速度。
已知滑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求:(1)滑块刚滑至B 点时,圆弧对滑块的支持力大; (2)滑块与小车最后的共同速度;(3)为使滑块不从小车上滑下,小车至少多长。
【答案】(1)(2)(3)【解析】 【分析】根据“滑块从光滑圆弧滑下,滑上小车最后达到共同速度”可知,本题考查物体做多过程的运动问题,根据曲线运动优先选择动能定理求速度,板块模型优先选用动量守恒定律求速度,能量守恒定律求摩擦生热列式计算. 【详解】(1)滑块由A 至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经B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联立解得:(2)滑块滑上小车后,对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共同速度:(3)滑块滑上小车后,对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联立可得:,即小车至少长1.5m【点睛】本题综合力学的三个观点解决运动问题,涉及瞬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考虑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涉及变力、曲线、位移考虑动能定理;涉及内力作用的系统选择动量守恒定律;摩擦生热涉及相对位移考虑能量守恒定律.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3m 、厚度h=0.05m 的木板C ,静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在木板C上静放一质量为2m 的弹性小物块B :B 所处位置的右侧光滑,长L 1=0.22m ;左侧粗糙,长L 2=0.32m ;B 与其左侧的动摩擦因数μ1=0.9:竖直固定、半径R=0.45m 的光滑14圆弧轨道,其最低点与木板C 右端等高相切。
现有一质量为m 的弹性小物块A ,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下滑。
已知C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25,小物块A 、B 可看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试求:(1)A 刚滑上C 时的速度大小; (2)A 、B 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3)试分析判断,小物块A 是否会滑离木板C ;如果会,试求小物块A 落地瞬间与木板C 右端的水平距离。
【答案】(1)3m/s (2)v1=-1m/s ,v2=2m/s (3)会,0.108m 【解析】 【详解】(1)对物体A ,由动能定理有2012mgR mv = 解得02gR=3m/s v =(2)弹性小物块A 和B 碰撞,设向左为正方向,动量守恒定律有0122mv mv mv =+又能量守恒定律2220121112222mv mv mv =+ 解得v 1=-1m/s ,v 2=2m/s(3)由于小物块B 向左运动进入C 的粗糙区域,则C 不会向右运动,而小物块A 运动方向向右,C 上表面右边光滑,故A 将会从C 右边飞出在A 未飞出C 时,对B 有1122mg ma μ⋅= 得2119m/s a g μ==对C 有1222-63u mg u mg ma ⋅⋅= 得a 2=1m/s 2 设经过t 1时间BC 共速,此时A 还未从C 飞出21121-v v a t a t ==共 得t 1=0.2s ;=0.2m/s v 共A 的位移大小111x v t = 得1=0.2m xB 的位移2221111-2x v t a t = 可得:x 2=0.22m C 的位移232112x a t =可得x 3=0.02m由于x 1+x 3=0.22=L 1,故此时A 刚好从C 的右端飞出; x 2-x 3=0.2<L 2,故共速时B 没有从C 左端飞出 设BC 共速时可以相对静止一起减速对BC 有2355u mg ma ⋅= 解得232 2.5m/s a u g ==对B :3122f ma u mg =<⋅ ,故BC 将相对静止一起减速 设BC 一起减速到0的时刻为t 3,位移为X BC ,则:330-v a t =共 32BC v X t =共得3=0.08s =0.008m BC t X ,对A :飞出后做平抛运动:2212h gt =得220.1h t s g== 12=0.1m A X v t = 由t 2>t 3可知,BC 停下后A 才落地故A 落地瞬间与木板C 右端得水平距离=0.108m BC A X X X =+V7.如图所示,物块A 、C 的质量均为m ,B 的质量为2m ,都静止于光滑水平台面上,A 、B 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短细线相连.初始时刻细线处于松弛状态,C 位于A 右侧足够远处.现突然给A 一瞬时冲量,使A 以初速度v 0沿A 、C 连线方向向C 运动,A 与C 相碰后,粘合在一起.①A 与C 刚粘合在一起时的速度为多大?②若将A 、B 、C 看成一个系统,则从A 开始运动到A 与C 刚好粘合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①2016v v = ②201336E mv ∆= 【解析】 【详解】①轻细线绷紧的过程,A 、B 这一系统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则012mv m m v +=()解得1013v v =,之后A 、B 均以速度v 1向右匀速运动,在A 与C 发生碰撞过程中, A 、C 这一系统动量守恒,则有,12mv m m v +=()解得2016v v =, ②轻细线绷紧的过程,A 、B 这一系统机械能损失为△E 1,则22210101113223E mv mv mv ∆=-⨯=, 在A 与C 发生碰撞过程中,A 、C 这一系统机械能损失为△E 2,则222212*********E mv mv mv ∆=-⨯=, 则A 、B 、C 这一系统机械能损失为21201336E E E mv ∆=∆+∆=8.如图所示,长木板质量M=3 kg ,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 kg 的物块A ,右端放着一个质量也为m=1 kg 的物块B ,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AB 之间的距离L=6 m ,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A 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推力F 作用,取g=10 m/s 2.(1).为使物块A 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F 至少为多少?(2).若F=8 N ,求物块A 经过多长时间与B 相撞,假如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没有机械能损失,则碰后瞬间A 、B 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答案】(1)5 N (2)v A’=2m/s v B’=8m/s 【解析】 【分析】 【详解】(1)据分析物块A 与木板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物块B 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设物块A 与木板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拉力为F 0,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 对整体: F 0=(2m +M )a 对木板和B :μmg =(m +M )a 解之得: F 0=5N即为使物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恒定拉力至少为5 N ;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4A F mga m s mμ-==∕ 木板和B 的加速度大小为:B mga M m=+μ=1m/s 2设物块滑到木板右端所需时间为t ,则:x A -x B =L 即221122A B a t a t L -=解之得:t =2 s v A =a A t=8m/s v B =a B t=2m/sAB 发生弹性碰撞则动量守恒:mv a +mv B =mv a '+mv B '机械能守恒:12mv a 2+12mv B 2=12mv a '2+12mv B '2 解得:v A '=2m/s v B '=8m/s9.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与半径为0.5m 的半圆形光滑竖直轨道相连,固定在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