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运动系统 骨骼肌(一)

第五章 运动系统 骨骼肌(一)


腹外侧壁的局部结构二
• (3)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 方,为腹前壁三层扁肌间的一条斜行裂隙。 该管长约4~5cm,有内外两口,内口称腹 股沟管深(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约一横指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突出而成; 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皮下)环,为腹外斜肌腱 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孔。 此管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 通过,为腹壁的薄弱区,是疝的好发部位。
第二节
骨 骼肌
田田
田田
概 述 •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 分,约有600余块。每块肌 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位 置,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 管,并受神经支配,执行一 定的功能。 • 每块肌都有一个器官。
肌的形态
形态: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 • • • • • 长肌:梭形,多分布于四肢 短肌:短小,多分布于躯干深部 扁肌:扁薄宽阔,多分布于胸腹壁 轮匝肌:环形,分布于孔裂的周围。
腹 肌
• 腹前外侧群肌有保护和固定腹腔器官的 作用,收缩时缩小腹腔,增加腹压,协助 排便、呕吐和分娩。腹肌收缩时还可使脊 柱作前屈、侧屈和旋转等运动。
后 群
• 为位于腹后壁的两块肌:腰大肌和腰方 肌,前者后述。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腰椎两 侧,呈长方形,收缩时使脊柱侧屈。
腹外侧壁的局部结构一
• (1)腹直肌鞘:是腹前外侧群三块扁肌的腱 膜包裹腹直肌而成的腱膜鞘。其中腹外斜 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结合构成鞘 的前层,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后 层结合构成鞘的后层。 • (2)白线:为腹前壁正中线上的一条腱膜带, 由三对扁肌的腱膜在中线相互交织而成。
• 膈上有三个孔;在第12胸椎前方有 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 约在第十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在 食管裂孔的右前方约在第8胸椎水 平有腔静脉孔,各孔分别通过同名 结构。
腹肌
• 腹肌参与组成腹腔的前壁、侧 壁和后壁,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腹肌
• 前外侧群 • (1)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的一对 长带状肌,表面被腹直肌鞘包裹。该肌被 3~4陈横行的腱划分隔成多个肌腹。 • (2)腹外斜肌:为一宽阔的扁肌,位于腹前 外侧壁的浅层。肌束自外上斜向前内下方, 在近腹直肌外侧缘处和髂前上棘水平以下 移行为腱膜,经过腹直肌的前面,参与组 成腹直肌鞘的前层;其下缘张于髂前上棘 与耻骨结节间,增厚并向后卷曲形成腹股 沟韧带。
胸上肢肌
• (1)胸大肌:位于胸前壁的浅层。起自锁骨内侧份、 胸骨和第l~6肋软骨,肌束向外汇集,止于肱骨 大结节下方。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前屈, 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 • (2)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可牵拉 肩胛骨向前下。 • (3)前锯肌:紧贴胸廓外侧壁,起自第1~8肋,肌 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收缩时 拉肩胛骨向前紧贴胸廓,其下部肌束拉肩胛骨下 角外旋,助臂上举。
肌的起止
• 肌收缩时,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 相对移动。肌在相对固定骨上的附着点, 称为起点,在相对移动的骨上的附着点, 称为止点。
· · 肌的配布
• 拮抗肌:在每个运动轴相对的两侧,有两个 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这两个作用相反的 肌或肌群称为拮抗肌。 例如:肘关节前方的屈肌群和后方的伸肌群。 • 协同肌:在运动轴的同一侧,作用相同的 肌,称为协同肌。 例如:肘关节前面的各屈肌。
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 位于肌的中部,由收缩和舒张能力。 • 肌腱主要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坚韧、色白, 位于肌的两端,无收缩能力。扁肌的肌腱呈薄膜状, 称腱膜。
肌的构造
• 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腹主要由肌纤维 构成,位于肌的中部,由收缩和舒张能力。 • 肌腱主要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坚韧、 色白,位于肌的两端,无收缩能力。扁肌的 肌腱呈薄膜状,称腱膜。
胸固有肌
• 位于肋间隙,主要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 内肌。 • 肋间外肌起自上位肋下缘,肌束斜向前 下,止于下位肋上缘,作用是提肋助吸气; • 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止和 肌束方向恰与肋间外肌相反,作用是降肋 助呼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膈
• 膈为分隔胸、腹腔的一块扁肌,封闭着 胸廓下口。膈向上膨隆,呈穹窿状;周围 部为肌性部分,附于胸廓下口;中央部为 腱膜,称中心腱。膈,可分三部:胸骨部 较薄弱,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肋内 面;腰部以左右膈脚起自第2~3腰椎前面和 第1腰椎横突。
颈肌
•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外侧部,起于胸骨 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 乳突,使头同侧倾斜和后仰 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下颌骨和颅底 之间,参与口腔的构成。 舌骨下肌群:多位于舌骨和胸骨之间, 覆盖喉、气管和甲状腺。 后两者有固定舌骨和喉,或使之上下移 动,配合张口吞咽和发音等功能。
躯干肌
躯干肌
竖脊肌
• 位于背部深层,棘突两侧的纵沟 内,为两条强大的纵行肌柱。起自骶 骨背面和髂嵴后份,向上分别止于椎 骨、肋骨和颞骨乳突。竖脊肌收缩时 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 肌。
胸 肌
• 胸肌一部分起自胸廓,止于上 肢骨,运动上肢,称胸上肢肌;另 一部分起、止均在胸廓上,收缩时 运动胸廓,称胸固有肌。
斜方肌
• 位于项、背部的浅层,一侧呈三 角形,两侧合起来为斜方形。起自上 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 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冈、肩峰 和锁骨外侧1/3,收缩时使肩胛向脊柱 靠拢。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
背阔肌
为全身最大的扁肌,位于背下部、腰部 和胸侧壁。起自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 突和髂嵴后份,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 肱骨的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 和后伸,如背手姿势。 临床上常利用背阔肌制作肌皮瓣或肌瓣 修复大面积缺损或用于心肌成形术,此时 不会对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
肌的辅助结构
• 1 筋膜 • 浅筋膜:位于皮肤深面,又称皮下筋膜。 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血管 和神经等。具有具有维持体温和保护深部 结构的作用。 • 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头肌
一、面肌(表情肌) • 位于额顶有枕额肌,左右各一块 • 在眼裂和口裂周围有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 二、咀嚼肌 • 位于下颌关节周围,主要有咬肌和颞肌等。 • 咬肌位于下颌支的外面,颞肌位于颞窝内, 两肌收缩,均可上提下颌骨。
腹肌
• (3)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上部肌 束行向前上与腹外斜肌的肌束交叉。全部 肌束行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并分为 两层,包绕腹直肌,终于白线。 • (4)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向前 内横行,延为腱膜,经腹直肌后面终于白 线。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游离,呈弓 形跨过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弯向后下止于 耻骨梳。
腹外侧壁的局部结构三
• 腹部筋膜 • 包括浅筋膜和深筋膜。浅筋膜富含脂肪, 肥胖者脂肪更多,为人体脂肪贮存的主要 部位;深筋膜包被腹壁各肌,其中紧贴于 腹横肌和腹直肌鞘深面者,称腹横筋膜。
会阴肌
• 会阴肌是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诸肌,主要有 肛提肌,会阴浅、深横肌,尿道括约肌等。肛提 肌呈漏斗形,封闭小骨盆下口的大部分。肛提肌 及覆盖于其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 盆膈,膈内有直肠通过。肛提肌承托盆腔脏器, 并对肛管、阴道有括约作用。会阴浅、深横肌及 尿道括约肌为封闭盆膈前下部缺口的肌,其中会 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及其上、下面的尿生殖膈 上、下筋膜共同形成尿生殖膈。膈内男性有尿道、 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