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用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活用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活用教学模式案例—《平移与旋转》
刘家河镇杨家小学
徐伟
活用教学模式案例——《平移与旋转》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较适宜的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过重地注重模式,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往往只流于形式,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

各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其缺陷的地方,每一种方法和模式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

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生等都是可变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最好的方法和模式。

随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中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就新授课《平移与旋转》进行具体分析。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

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

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
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

”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

”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当同学们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旋转”和“平移”后,吴老师请孩子们先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让他们站起身来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吴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学生起
身一边表演一边说“我这样走就是身体向前平移”,接着他又表演了一个旋转的动作,以示区分。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与旋转
吴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

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卡通人物图片在黑板上按要求移动着……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欣喜地发现了原来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有趣地题目: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

你能做到吗?试一试吧!(如下图)(图略)
吴老师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着,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

巡视中吴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以指点和帮助。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导,在孩子们具有创造性的记录中,鼓励他们在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

在平面方格图中,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对平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验价值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平移与旋转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现在屏幕上:
(1)汽车方向盘(2)水龙头(3)推拉窗户
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想到什么问题了吗?”一个学生说:“我正想提个问题呢,学习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用处吗?”吴老师将这个问题推给其他同学,一个女同学说:“只能打开或移动什么东西。

”“看来,这个同学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平移和旋转到底有什么作用。

”随着吴老师的话音,大屏幕上出现了3个话题:
(1) 楼房会搬家吗?(2) 聪明的设计家;(3) 巧算长度。

吴老师问:这里有3个问题,你最想研究哪个问题?
生1:楼房会搬家吗?
生2:我也想了解楼房真的会搬家吗?
生3:我想了解的是聪明的设计家是怎样设计的。

吴老师接着说:“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先进入第一个话题。

”这时,大屏幕上播放出上海音乐厅平移
66.4米的新闻录像。

随着录像的停止,孩子们发出了“哇噻!”的感慨!吴老师抓住这一时机启发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异口同声:“神了!”此时,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力量。

在他们正在为数学的神奇而感到兴奋不已时,师生又一起进入了第二个话题的研究,同学们在帮助聪明的设计家选择平移门和旋转门的讨论中,进一步提高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使同学们兴趣盎然。

四、课堂总结
当吴老师问到“通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遗憾”时,孩子们不仅谈了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发出了对数学神奇的由衷感叹,更遗憾于课堂的短暂。

有的学生提出了还想继续了解更多的有关平移与旋转的知识……
吴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址,告诉孩子们在这个网站里有更多有关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到网上去浏览,继续学习。

随着铃声的响起,孩子们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课堂。

教学是培养人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

”教师如何点燃学生的“火把”呢?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多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找准突破点,主动探究,将教学内容逐渐层次化,达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