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

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

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栖
摘要:方言是晋语的代表,晋语是新划分出的汉语方言区域,研究方言有利于晋语的发展。

而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充分了解方言特征,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本文侧重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音系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得知,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对比
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方言属于片(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就境的晋语来说,方言属于以为中心的云中片。

方言主要包括市区、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等区域。

浑源、灵丘方言列入方言五台片。

广灵方言属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晋语区是近十几年,学者从汉语方言划分出的新的方言区域(晋语包括北方方言中部分地区极其临近、、、蒙部分有入声的地区虽然现在仍对“晋语”的开始“独立”争议颇多,但可以窥见“晋语”极有特色)。

而方言就是晋语的代表,因为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入声字。

本文侧重研究方言与普通话在音系方面的异同,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得知,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

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一、声母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开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共22个声母。

而方言有19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

马文忠先生认为,话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他将[tʂ][tʂʻ][ʂ][ʐ]包含在声母系统中。

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的话中没有翘舌音,即将[tʂ][tʂʻ][ʂ]归入[ts][tsʻ][s],[ʐ]用[z]代替。

此外,方言另有[v]声母,这就是话的19个辅音声母。

我们用下表将二者的声母系统进行直观对比:
普通话与话辅音声母对照表
说明:1、黑色字体表示普通话与方言共有的声母;
2、红色字体表示在方言中出现但在方言中没有的声母;
3、蓝色字体表示在普通话中出现但在方言中没有的声母。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普通话与方言声母系统同大于异,其中17个辅音声母([p]、[pʻ]、[t]、[tʻ]、[m]、[f]、[k]、[kʻ]、[ts]、[tsʻ]、[s]、[tɕ]、[tɕʻ]、[ɕ]、[n]、[l]、[x])用法相同,这对于人学习普通话大有裨益。

2、在普通话中,有[tʂ]、[tʂʻ]、[ʂ]、[ʐ] 4个翘舌声母,如:
[tʂ]:周、找、正、桌;
[tʂʻ]:吵、出、、查;
[ʂ]:书、数、深、舍;
[ʐ]:日、软、人、热;
在话中没有翘舌音,这是话的一大特点,普通话中以[tʂ]、[tʂʻ]、[ʂ]开头的音节在话中以[ts]、[tsʻ]、[s]作声母;以[ʐ]开头的音节在话中以[z]作声母。

有些学者认为方言中也有翘舌音,实质上在老话中有[tʂ]、[tʂʻ]、[ʂ]、[ʐ]四个声母,主要分布在城区、东部地区。

而我们现研究的是新话,在新话中没有翘舌音。

现将此现象列下表进行对比:
3、普通话与方言都有零声母。

概括来讲,普通话的零声母音节多以[a]、[o]、
[e]、[i]、[u]、[y]开头;而方言中零声母音节只指以[i]、[[y]开头的音节。

其中普通话中以[u]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在话中其音节的声母为[v],如:屋[vu],翁[v ],王[vɒ]等。

此外,普通话中用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方言都用[n]作声母。

如:挨[nɛe31]、碍[nɛe24],爱[nɛe24],案[næ24],饿[nɣ24],熬[nɐo312],藕[nəu44],嗯[n24]等。

总之,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系统中存在诸多相同之处,这为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了诸多便利,当地人只有将迥异之处加以留意即可。

但是话中没有翘舌音,人们发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二、韵母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有三十九个韵母,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也有的由元音加鼻韵音构成。

韵母按结构可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

本文为了更好地将普通话与话进行比较,把普通话中的韵母分为三类,把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合并成一类,称作普通元音韵母;另一类仍为带鼻音韵母;把卷舌元音单列一类。

话共有三十四个韵母。

韵母均由元音构成,按其的特点将话韵母分为四类。

一类是普通元音韵母;一类是鼻化音韵母;一类是卷舌元音。

现将二者的韵母系统对比如下:
普通话与话韵母对照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方言与普通话韵母差别较大。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其中话没有带鼻音韵母;话共有34个韵母,其中普通话没有鼻化音韵母和带喉塞音韵母。

2、普通话与方言共有的8个韵母,也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话与话用法相同的韵母,包括[ɿ][i][y][u][ɤ][uo]。

这里的“相同”,不能简单理解为用法完全一致,只能说这些韵母在方言的某些音节中有体现,如:四[sɿ24],比[pi44],吴[vu312],居[tɕy31].但在某些音节中,本该出现此韵母的音节又变为带喉塞音韵尾的音节,如:十[səʔ],力[liəʔ],独[tuəʔ],菊[tɕyəʔ],客[kʻaʔ],德[tiəʔ]等。

[uo]韵母与上述情形略有不同,普通话[uo]韵母在话中也有相同用法,如:火,普通话[xuo],话[xuo];但部分音节在话中变为[uaʔ],如:夺,普通话[tuo],话[tuaʔ]。

此外,话的实际发音中没有[o]韵母,因此本文将实际发音时韵母[o]归入[uo]。

另一类是二者均有此韵母,但用法完全不同。

[iɛ]:话中出现[iɛ]的情形对应普通话韵母出现[iɛn]的情形。

如:变,普通话[piɛn],话[piɛ];在普通话中韵母为[iɛ]的音节,在话中均变为[iaʔ]。

如:铁,普通话[tʻiɛ],话[tʻiaʔ]。

同样,普通话[yɛ],在话中为[yaʔ]。

如:月,普通话[yɛ],话[yaʔ]。

3、从迥异中还可窥见其联系。

⑴普通话的[ai],[ei]在话中合为[ɛe];[uai],[uei]在话中合为[uɛe]。

⑵普通话中带鼻音韵母,在话中均变为元音韵母,一部分归为普通元音韵母,一部分归为鼻化音韵母。

具体情形如下:
总之,方言与普通话的韵母系统差异较大,话中没有带鼻音韵母,尤其在音节中没有前鼻音,这是人学习普通话的困难之处;但是同中有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从中总结规律,为人学习普通话提供科学依据,这同时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三、声调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普通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话有五个单字调,阴平、阴平、上声、去声、入声。

其具体调值对比如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1、普通话没入声,入声是一种收塞音韵尾的声调,它很短促。

这也是晋语的一大特点。

2、普通话与话都有阴平、阴平、上声、入声四调,但相同的调类调值差异很大,这也是人学习普通话的又一困难所在。

结语
方言是晋语的代表,研究方言音系对晋语的发展很有意义。

本文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归纳总结,侧重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下[M].:科学,1958.
【2】王力.现代汉语:上[M].:科学,1991.
【3】侯精一,温端政主编.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省高校联合,2005.【4】]温端政.方言与民俗[J].:中国语文,1998,(3).
【5】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9.
方言与普通话
音系之比较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号:201110351
:栖
调值加横线表示短调,入声短调加注喉塞音符号ʔ以区别于轻声短调。

①普通元音:本文将没有鼻化、卷舌等特殊条件的元音称为普通元音。

如:[a][o][e][i][æ][uo]等。

②鼻音:鼻音是辅音,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

在普通话中作韵尾的有[n]、[ŋ]。

鼻化音:鼻化音是元音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发音时有一部分气流从鼻腔流出。

鼻化音在普通话中也有体现,如普通话儿化音中有-ng韵尾的,卷舌时韵尾丢失、元音鼻化,有i韵腹的要加。

如:帮忙儿maŋ—mã̃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