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itness实验报告

witness实验报告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李鹏升物流************徐佩物流************程进物流************一、实验目的:1. 了解供应链系统的元素、系统参数的设置、及供应过程2. 通过改变元素属性,分析需求及供应参数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3. 熟悉WITNESS 元素:①离散型元素:Part(零件)、machine(机器)、conveyor(传送带)、buffer(缓冲区)②连续型元素:Fluid、Pipe、Processor、Tank ③运输逻辑元素:Network(网络)、Carriers(小车)、Section(线路)、Station(工作站) ④逻辑元素:Attribute(属性)、Variable(变量)、Distribution(分布)、Function(函数)、File(文件)。

二、实验说明: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零部件以及产品,最后把产品交由消费者使用的连成一个整体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链结构模式。

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可能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和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

本实验的模型:钢材从钢铁公司到汽车厂需要经过钢材服务中心和零部件生产商。

上游环节根据下一环节的库存供货。

通过该模型学生可以熟悉供应链的运作,了解“牛鞭效应”——即下游企业需求的小幅变动,因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常引发上游环节供应计划的大幅震荡。

主要流程数据如下:1. 当钢材服务中心的库存小于15 批时钢铁公司开始生产,每生产一批钢材平均需要2小时、服从正态分布。

2. 当零部件生产商的库存小于6 批时,钢材服务中心开始配货。

每配一批货需要的时间服从0.5 - 1小时的均匀分布。

3. 当三个汽车厂商的总库存量小于10 时,4 个零部件生产商开始生产。

每生产一批零部件平均需要时间4 小时、服从正态分布。

4. 汽车厂商每耗用一批零部件需要4 小时、服从正态分布。

5. 供应量每两个环节之间的路程需要5 小时。

三、模型描述供应链中的物料钢材和零部件是动体,用Part 代表;各工厂是服务台,用Machine代表;库存或配送中心用Buffer 代表。

显示的模型如下图:表1 仿真元素四、建立模型第一阶段——基本模型建立:第一步:点选建立元素。

建立钢铁公司M0 的输入/输出规则(Input/Output Rule)1. 从“Designer Elements”(设计元素)Basic窗口,左键点所需元素类型(如Part)再放开——直到十字图标“+”出现;注:Conveyor(传送带)的设计元素在“运输Transport”页(见下图)2. 将鼠标指向仿真窗口的适当位置,左键点一次——仿真元素出现在仿真窗口(如Part001)。

这时可用左键在仿真窗口内拉动该元素,改变其显示位置;3. 鼠标双击,选“Detail..”,进入元素明细(Detail)对话框。

修改以下值:在“名称Name”栏中将默认元素名称改成表1中的名称,即改Part001为Steel;改Machine001为M0;改Conveyor001为C1;等等。

在“数量Quantity”栏将默认数量1 改成1中对应的数量,即M0为2、M1为2、C2 为2、M2为4、C3 为3、M3为3;点[OK].4. 重复以上步骤,建立表1中全部仿真元素。

5. 鼠标右击“Steel”,进入元素明细(Disply)对话框,选择Name-Simulation Layer,然后将“Steel”的字体颜色改为紫色,字号为宋体12号。

同样的步骤对表1中的元素进行修改。

第二步:用推(PUSH)和拉(PULL)建立流程。

1. 左键点击选择所需仿真元素M0;.2. 点图标进入输入规则(In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入规则;3. 下拉输入规则对话框的规则(见下图),选输入规则PULL;4. 左键点零件元素Steel ,再在对话框上点输入目标的系统仿真元素WORLD,系统自动生成输入规则PULL Steel out of WORLD。

然后点[OK].5. 点图标进入输出规则(Out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出规则;6. 下拉输出规则对话框的规则(见下图),选输出规则PUSH;7. 再左键点输出目标的仿真元素C1,然后点[OK].建立Conveyor(传送带)C1 输出规则(Output Rule):1.左键点击选择所需仿真元素C1;2. 点图标进入输出规则(Out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出规则;3. 下拉输出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出规则PUSH;4. 再左键点输出目标的仿真元素B1,然后点OK。

建立钢材服务中心M1 的输入/输出规则(Input/Output Rule):1. 左键点击选择所需仿真元素M1;2. 点图标进入输入规则(In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入规则;3. 下拉输入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入规则PULL;4. 再左键点输入来源的仿真元素B1 ,然后点OK.5. 点图标进入输出规则(Out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出规则;6. 下拉输出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出规则PUSH;7. 再左键点输出目标的仿真元素C2,然后点OK.。

建立Conveyor(传送带)C2 输出规则(Output Rule)1. 左键点击选择所需仿真元素C2;2. 点图标进入输出规则(Out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出规则;3. 下拉输出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出规则(如PUSH);4. 再左键点输出目标的仿真元素B2,然后点OK.建立零部件生产商M2 的输入/输出规则(Input/Output Rule)1. 左键点击选择所需仿真元素M2;2. 点图标进入输入规则(In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入规则;3. 下拉输入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入规则PULL;4. 再左键点输入来源的仿真元素B2,然后点OK.5. 点图标进入输出规则(Out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出规则;6. 下拉输出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出规则PUSH;7. 再左键点输出目标的仿真元素C3,然后点OK.建立汽车厂商M3 的输入/输出规则(Input/Output Rule)1. 左键点击选择所需仿真元素M3;2. 点图标进入输入规则(In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入规则;3. 下拉输入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入规则PUL ;4. 再左键点输入来源的仿真元素C3 ,然后点OK.5. 点图标进入输出规则(Output Rule)对话框建立输出规则;6. 下拉输出规则对话框的规则,选输出规则PUSH;7. 因这是模型中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左键在对话框上点输出目标的系统仿真元素SHIP , 然后点OK.要显示全部的流程线路,选菜单“View | Element Flow”,在元素流程对话框直接点OK.仿真模型流程线路图第三步:运行并输入明细(Detail)、检查仿真结果。

1. 在WITNESS软件窗口的下部,左键点仿真“运行”图标;2. 在弹出的M0操作时间(cycle time)对话框,输入NORMAL (2,0.1,21)——平均生产时间2 小时、正态分布;3. 在弹出的C1 单位移动时间(index time)对话框,输入0.25;4. 在弹出的M1操作时间(cycle time)对话框,输入UNIFORM (0.5,1,22)——平均配货时间0.5-1 小时、均匀分布;5. 在弹出的C2 单位移动时间(index time)对话框,输入0.256. 在弹出的M2操作时间(cycle time)对话框,输入NORMAL (2,0.1,23)——平均生产时间2 小时、正态分布;7. 在弹出的C3 单位移动时间(index time)对话框,输入0.258. 在弹出的M3操作时间(cycle time)对话框,输入NORMAL (2,0.1,24)——平均生产时间2 小时、正态分布;9. 观察仿真一会儿后,在WITNESS 软件窗口的下部,点击仿真“停止”图标;仿真初步运行图然后选仿真元素,用菜单“报表Report | 统计Statistics”检查结果。

例如C1的检查结果:C1的检查结果图点“>>”、“<<”看不同元素类的统计数据。

通过Buffer 类的报表,可以看到几个库存的最大存量、最小存量和平均存量以及平均库存时间。

第二阶段——改进模型显示:元素Conveyor(传送带)路径path的显示(Display)可如下调整:先用鼠标点路径path—该路径的方向及中心坐标出现,两端用小框突出。

然后:•按下[Ctrl]键,再将鼠标在一端的小框内移动直到光标变成横向双箭头。

此时可用鼠标拉动小框以改变路径path 的显示方向。

•按下[Ctrl]键,再将鼠标中心的方向箭头处移动直到光标变成横向双箭头。

此时可用鼠标拉动方向箭头以增加改变路径path的折叠显示。

为了动态地看到排队的长度,可建立Timeseries(时间序列)元素如下:1.从“Designer Elements”(设计元素)窗口,点击报表Reports 页(见下图),左键点元素类型Timeseries(时间序列)再放开,直到十字图标“+”出现;2. 将鼠标指向仿真窗口的适当位置,左键点一次,仿真元素Timeseries001出现在仿真窗口。

这时可用左键在仿真窗口内拉动该元素,改变其显示位置;3. 左键双击鼠标进入元素明细(Detail)对话框。

4. 输入记录时间间隔Recording Interval:4 和报表公式Plot 1:NPARTS(C1) + NPARTS(B1)Plot 2:NPARTS(C2) + NPARTS(B2)Plot 3:NPARTS(C3) (每4 小时记录一次库存量,包括路上的批量)然后点OK.观察并检查仿真结果。

第三阶段——完善模型建立:逻辑元素用来控制配送中心的库存量为了控制钢材服务中心、零部件生产商的库存量,可建立变量Variable、赋值并控制钢材服务中心和零部件生产商的库存量:建立逻辑元素来控制配送中心的库存量1. 从“Designer Elements”(设计元素)窗口,点击报表Variable页,左键点元素类型Vreal (实型变量)再放开,直到十字图标“+”出现;2. 将鼠标指向仿真窗口的适当位置,左键点一次Vreal001 出现在仿真窗口。

3. 左键双击鼠标进入元素明细(Detail)对话框,在Name 栏Vreal001 修改为MaxLevel(订货库存),在Quantity栏改为2(即含两个数据的一维数组);然后点[OK].4. 菜单“模型Model | 初始化Initialize Actions”,赋值:MaxLevel(1) = 15MaxLevel(2) = 6修改M0 和M1 的输入规则(Input Rule)1. 左键点击选择所需仿真元素(M0);2. 左键双击鼠标进入元素明细(Detail)对话框,点[From..]进入输入规则(Input Rule)的编辑状态(Editor);3. 将PULL Steel out of WORLD改为:IF NPARTS (C1) + NPARTS (B1) < MaxLevel(1)PULL Steel out of WORLDENDIF4. [OK],再[OK]退出M0的明细(Detail)对话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