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知应会一.护理核心制度有哪些…………………………………………………………………01.分级护理制度………………………………………………………………………02.护理查对制度………………………………………………………………………03.护理人员值班与交接班制度………………………………………………………04.抢救工作制度………………………………………………………………………05.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06.安全管理制度……………………………………………………………………07.巡视制度……………………………………………………………………………08. 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二.医院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三.以病人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四.回族、基督教、佛教患者的特殊饮食习惯是什么………………………………五.护士是如何理解并保护患者的隐私的……………………………………………六.给药时要查对哪些内容……………………………………………………………七.高警示药品管理有什么要求…………………………………………………………八.药物过敏标识 "四统一"指的是什么……………………………………………九.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如何抢救…………………………………………………十、腕带标识操作程序………………………………………………………………十一.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十二.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哪些…………………………………………………………十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十四.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形式、时限、流程……………………………十五.护理人员的配置标准如何………………………………………………………十六.护理制度培训考核方法…………………………………………………………十七.护理会议制度…………………………………………………………………十八.护理人员每年接受哪些培训……………………………………………………十九.新护士岗前培训有哪些内容…………………………………………………二十.如遇重大紧急事件护士如何报告……………………………………………二十一.护理交班的方式有哪些……………………………………………………二十二.有创护理操作如何实施风险告知…………………………………………二十三.医生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如何执行………………………………………二十四.护士如何保证病人的正确饮食……………………………………………二十五.患者身份识别要求……………………………………………………二十六.如何对护士进行仪器设备培训……………………………………………二十七.何谓院科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二十八.护理质量检查方法……………………………………………………二十九.哪些是护理薄弱和重点环节………………………………………………三十.对护理薄弱和重点环节如何管理……………………………………………三十一.护士执业准入资质审核程序………………………………………………三十二.危重患者如何转运…………………………………………………………三十三.转科病人是如何交接的…………………………………………………………三十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三十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三十六. 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什么………………………………………………三十七.“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的六项工作内容………………………三十八.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模式、病房排班模式、每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数………………………………………………………………三十九.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何时开始?我院优质护理服务何时开始?最先开展的科室是?………………………………………四十.我院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有多少个病区?覆盖率是多少…………………四十一.护理人员排班原则…………………………………………………四十二.何谓“三基三严”………………………………………………………四十三.噎食患者的防范与处理预案…………………………………………四十四. 跌倒定义、伤害分级与应急处理一、护理核心制度有哪些?包括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护理人员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巡视制度、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共8个。
HL-01:分级护理制度综合科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护理分级方法(一)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二)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三)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四)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二、护理分级依据和护理要点(一)特级护理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 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 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 护理要点:(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三级护理: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2. 护理要点:(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护理分级方法(一)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二)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三)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四)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二、分级护理依据及护理要点(一)特级护理1、分级依据受精神症状影响出现严重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及外越行为需严密监护者。
2、护理要点(1)安置患者于重点病室,重点监护,严密观察病情,活动不离护士视线,发现危急征兆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每日二次监测生命体征。
(3)看护服药,看护进食,观察睡眠及排泄情况。
(4)协助完成每日晨、晚间洗漱;每周1-2次沐浴;每周1次剪指(趾)甲;保持患者床单元和衣裤整洁。
(5)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沟通和疏导。
(6)根据患者病情适时提供相关护理健康指导。
(7)每班填写精神科监护记录单,重点交接。
(二)一级护理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1、分级依据(1)有发生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出走及噎食风险者;兴奋躁动、行为紊乱者;木僵、拒食者。
(2)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导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
(3)药物副反应明显者。
(4)实施特殊治疗,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者。
2、护理要点(1)根据病情安置患者于指定病室,Ⅰ级并“严防患者”,15分钟巡视观察1次,其余患者30分钟巡视观察1次,并记录。
发现危急征兆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必要时做好书面交接。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每日监测T、P、R 1次,每周监测BP 1次,每月监测体重1次。
(3)看护服药,看护进食,观察睡眠及排泄情况。
(4)根据病情及患者自理程度督促或协助完成以下内容:每日晨、晚间洗漱;每周1-2次沐浴;每周1次剪指(趾)甲;保持患者床单元和衣裤整洁。
(5)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沟通和疏导。
(6)提供相关护理健康指导,协助参加各种康复活动,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三)二级护理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1、分级依据(1)一级护理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但仍需继续观察治疗者。
(2)有自杀、自伤及出走念头流露,能听劝说且无行为者。
(3)患者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和他人,或伴有一般躯体疾病,生活基本自理但尚需督促者。
2、护理要点(1)根据病情安置患者于指定病室,每小时巡视观察1次,并记录。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每日监测T、P、R 1次,每周监测BP 1次,每月监测体重1次。
(3)看护下服药,看护下进食,观察睡眠及排泄情况。
(4)根据患者自理情况,由护理人员督促完成以下内容:每日晨、晚间洗漱;每周1-2次沐浴;每周1次剪指(趾)甲;保持患者床单元和衣裤整洁。
(5)了解患者心理需求,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6)督促患者参加各种康复活动,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四)三级护理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1、分级依据(1)精神症状缓解、病情趋于稳定者。
(2)生活能够自理,康复待出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