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教师简介
teacher
赵静,女,,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讲师。
任教9年来一直从事力学课程讲授,2021年荣获安徽省“线上教学新秀”称号,2021年荣获蚌埠学院第二届教学创新
大赛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0年荣
获安徽省高校联盟“停课不停学”在线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
课程简介
工程力学课程在机械、材料、土建、水利、能源、交通、船舶、航空、化工等专业中都有开设,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并且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研究及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工程力学课程将思政育人有机的融入到课程目标中,践行“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掌握本专业必
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归纳和总结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研究观与方法论;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群要求的技术及管理人才。
全面打造具有职业素养的工程科技人才。
2.思政育人目标
树立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爱家的情怀,培养学生科研精神、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效果
1.经验与创新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然界、生活中力学的应用,融入自然之美、力学之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注重强化工程实际应用,将课程知识与科技创新、国家发展相融合,树立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思想;
课程思政教育借助网络,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多内容、多形式、多方法的有机融入教学德智共育,全过程可记录可追溯。
2.主要成效
思想育人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规划、大国重器中关于力学的描述,潜移默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其研究报国的热情。
专业育人
由于中国制造2025要求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同时也对肩负培养生产、建设人才教育提出新要求,课程教学主动融入行业企业各种技术标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竞赛成绩
学生获得全国周培源力学大赛安徽省赛区若干奖项。
五、教学反思
1.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元素还需深挖;
课程思政评价标准需进一步规范。
2.改进思路
明确主体责任,发挥引领协同作用建立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持续创新、改进及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及形式;
把脉学生需求,找准学生思想需求真正深入学生思想领域,切实达到育人目标;
完善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过程通过网络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统计,纳入课程平时成绩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和价值引领。
审核:毛星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