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训练学练习题1

运动训练学练习题1

1、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2、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编排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3、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4、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5、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6、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7、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8、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9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训练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10、运动素质:是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

11、力量素质: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13、相对力量: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14、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的肌收缩能力。

15、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即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和快速做出运动反应的能力。

16、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是技术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17、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打扰运动素质之一。

18、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19、动作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里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

12、最大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在随意收缩中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大用力的能力。

14、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17、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

2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22、灵敏素质: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敏捷、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

23、身体姿势: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分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

25、动作力量:是指在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所用力的大小,是人体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26、虚拟现实训练法:运用高科技设备,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比赛场景提前在电脑屏幕上“虚拟”出来,从而帮助运动员提前预见能力及在各种情况下灵活有效地运用战术的能力的训练方法。

27、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28、单周期: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年度单周期安排。

29、多周期:按3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的过程,称多周期训练安排。

30、负荷强度: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

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速度,练习的间歇时间,负重的重量,投掷的距离。

31、负荷量:完成练习的数量,次数,组数,时间,距离等。

32、运动员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本够成部分。

填空:1、2、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三个方面(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有(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功利性)。

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训练目标的专一性)(实现途径的多元性)(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各能力的互补性)(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异向性)。

4、5、运动训练学体系的三个层次是(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有(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6、运动训练中信息传递方式有(同步传递)(快速传递)(滞后传递)。

7、增加负荷的四种基本形式有(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

8、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有(水浴)(蒸气浴)(旋涡浴)(氮水浴)(苏打碳酸浴)(盐浴)(珍珠浴)(含氮、腐殖酸浴)(按摩)。

9、分解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

10、重复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短时间重复训练法)(中时间重复训练法)(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11、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发展性间歇训练法)。

12、持续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短时间持续训练法)(中时间持续训练法)(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13、变换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负荷变换训练法)(内容变换训练法)(形式变换训练法)。

14、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循环重复训练法)(循环间歇训练法)(循环持续训练法)。

15、力量素质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相对力量)四类。

16、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17、动作的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率)(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节奏)。

18、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有(直观法与语言法)(完整法与分解法)(想象法与表象法)(减难法与加难法)。

19、竞技战术由(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等构成。

20、战术训练法有(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想象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实战法)。

21、年度训练过程的周期划分,通常有(单周期)(双周期)(多周期)等不同类型。

22、按比赛的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适应性比赛)四中基本类型。

4、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味)(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地区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情绪)。

8、9、运动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有(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有(竞技需要原则)(动力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12、运动员疲劳程度的判别方法有(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

20、比赛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教学性比赛方法)(检查性比赛方法)(模拟性比赛方法)(适应性比赛方法)。

22、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有(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法)(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法)(等动收缩训练法)(超等长收缩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30、训练的周型可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

31、训练课可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及测验)(检验和比赛课)。

问答题:一、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哪些问题?答:⑴提高动作速度应以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⑵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⑶在使用反复做某一个规定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变换练习的速度⑷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⑸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是由练习的强度所决定的练习的强度大,需要的间歇时间就应长些二、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有哪些?答:⑴必须快速的完成练习⑵应选择专项动作或专项动作结构、用力形式相似的练习⑶应选择熟练完成的最好是已可自动化完成的练习⑷采用助力法进行练习⑸采用预先加难法进行练习⑹练习的次数或持续的时间应以能保持最大动作速度为标准⑺重复练习时,每两次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以保证工作肌肉中消耗的ATP得到重新合成补充的时间,同时以神经系统仍保持必要的兴奋程序为标准⑻练习前肌肉须做女子准备活动三、速度训练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答:㈠反应速度训练手段:信息刺激法训练手段。

⑴固定信号源单一信号的练习。

⑵移动信号源单一信号手段。

⑶固定信号源选择信号的练习。

⑷移动信号源选择信号练习㈡动作速度练习手段:⑴大强度分解技术练习;⑵助力练习;⑶减少负荷练习;⑷预先加难练习㈢移动速度训练手段:⑴径赛运动员的快速小步跑,原地快速交换踏脚,原地高抬腿跑;⑵游泳运动员快速打腿,快速划臂练习⑶自行车运动员快速踏蹬练习⑷在外部有利条件下完成的高频率练习⑸短距离折返跑练习四、提高移动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有哪些?184答:(1)径赛运动员的快速小步怕,原地快速变换踏脚,原地高抬腿练习等,(2)游泳运动员的快速打腿,快速划臂练习⑶自行车运动员快速踏蹬练习⑷在外部有利条件下完成的高频率练习,如下坡跑,顺风跑,缩短步长的高频率跑,陆上划臂练习等⑸短距离折返跑练习五、体能训练有哪些基本要求?164答:⑴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⑵体能训练应以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需要根据项目,训练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妥善安排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

(3)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4)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十一、耐力素质可分为几大类?189答:(1)根据运动中氧代谢特征分为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有氧-无氧混合耐力(2)根据肌肉工作的力学特征可分为静力性耐力和动力性耐力(3)根据竞赛及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分为短时间耐力、中等时间耐力和长时间耐力(4)根据耐力素质对竞技能力的作用分为一般耐力、专项耐力(5)根据器官系统的机能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6)根据参加主要工作的肌群可分为局部耐力和全身耐力。

十二、采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怎样确定负荷量度?194答:(1)负荷强度(2)负荷量(3)间歇时间(4)休息方式(5)练习持续时间十三、怎样确定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负荷?194答:(1)负荷强度(2)重复练习的次数与组数(3)间歇时间十五、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00答:(1)耐力训练应与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思想作风的培养和心理方面的训练与调控结合起来(2)耐力训练要注意针对专项的特点,从专项的需要去发展专项耐力,如摔跤,柔道运动员需要发展力量耐力和心血管耐力;长跑运动员着重发展有氧耐力;中跑运动员发展有氧-无氧混合耐力和无氧耐力;游泳运动员要注意无氧耐力训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