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管理学基础
第7章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管理学基础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护理生产力、护理质 量、护理服务道德、护理成本消耗,甚至影响护理人 员的流动及流失率。 护理人才的储备、培养直接影响到护理队伍的发展和 护理专业的发展。
第二节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及岗位设置
一、医院护理人员配臵依据: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各地卫生部门的要求 医疗卫生的业务服务范围 护理单元承担护理工作量的大小 护理群体素质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组织支持系统及资源保障情况
现有护理人员存量 护士离岗培训人数
3、护理人力供给分析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分析:通过观察和研究,对某岗位性质进行 全面评价获得确切信息的过程。
准备阶段 信息收集阶段 分析阶段 提出报告阶段
工作描述:对岗位的性质、任务、责任、工作内 容、处理方法等与工作相关的环节所做的书面记 录。包括:工作名称、工作活动和程序(工作任 务、职责、工作流程、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等)、 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如同事的特征 和相互关系)。 岗位标准
护理管理学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学 习 目 标
识记: 1、阐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1、描述护理人员招聘的主要程序和内容
3、陈述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依据、原则和方法
4、阐述护理人员培训功能、原则和方法 5、概括医院护理岗位人类及职责 6、描述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原则及途径
理解: 1、说明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2、解释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原则和方法 3、区别不同薪酬类别的定义及功能 4、理解薪酬管理功能及确定医院护士薪酬的因素 5、概括职业发展理论要点 应用 1、掌握医院护理工作模式,并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应用
护理人员绩效评价的作用
1、人事决策 2、诊断
3、教育和管理作用
4、激励作用
护理人员绩效评价基本原则
1、标准基于工作的原则 2、标准公开化原则
3、标准化原则
4、评价激励原则
5、评价结果公开化原则
6、面谈反馈原则
绩效管理工具
1、绩效评价表 2、排序法
护理人员培训的形式
1、岗前培训 2、在职培训 3、脱产培训 4、继续教育 5、其他
护理人员绩效评价
绩效:员工在组织中所做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 可测量的和具有评价要素的行为。是工作效果、 效率、效益及其相关能力和态度的总称。 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工作行为 与工作结果达成一致,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相 互沟通的过程。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卫生部规定各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一级医院 ≥ 60%;二级医院 85%~90%;三级医院 93%。 每名护士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 8 小时( 480 分 钟)。 机动数一般按17%~25%计算。是对全年法定 假日、护士的产假、病假等缺勤的补充。
护理岗位分类及职责
一、护理岗位管理 护理管理岗位: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 岗位说明书 二、临床护理岗位 病房护士岗位 专科护士岗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力资源的可塑性
3、人力资源的组合性
4、人力资源闲臵过程的消耗性
5、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人员与岗位的匹配 2、人与人的科学匹配 3、人的贡献与工作报酬的匹配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1、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2、护理人员招聘 3、护理人员培训 4、护理人员绩效评价 5、护士开发及职业生涯发展管理 6、护理人员薪酬管理及劳动保护
排班方法
排班种类目前常用有三种,即传统式排班、电脑资迅系统 排班、周期性排班。 1、传统式排班:是目前病房普遍采用的方法,护士长根 据本部门的工作需要,每周或每月安排工作时间表。
2、电脑资迅系统排班:
是运用电脑,将原有的本单位或本部门的护理人力、护理 形态、排班规则、上班时数等信息输入电脑,通过电脑制 订每周或每月一次进行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表。 采用此种方法,可充分发挥电脑的储存、计算、分析便捷 等作用。
2、工时测量法
1、确定被测量者 2、列出测定项目的所有操作步骤
3、测定工时
4、计算护理工时和人员编制 护士人数=(各级护理所需时间+间接护理时数) /8(护士日工作时间)+机动数
目前对病人直接护理的分级护理是根据其病情危 重程度与生活自理程度而定,一般分为特别护理、 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四大类。 一级护理病人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数为 4.5小时; 二级护理病人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数为 2.5小时; 三级护理病人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数为 0.5小时。 间接护理40张床位每日平均护理时数为 13.3小时。
优点:
护士能全面、细致、高质量地进行护理。 能及时解决病人身心方面的问题,护患关系好。 加强护士责任感。
缺点:
成本高,所需人力多、花费大,不适合所有病人。 护士换班而造成病人缺乏连续性护理。 对护士的业务要求较高。
功能制护理
是指以护理工作为中心的护理方法。 是将护理工作分为主班、治疗班、护理组、大小夜班等, 由护士长分配给每个护士固定的工作,病人所需要的全部 护理是由各班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各班职责是根据各医院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护士培训:通过对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指导、教 育和业务技能训练,使其在职业素质、知识水平、 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护士培训的目的
1、 实现医院和护士个人发展目标 2、 改善护士行为,提高护理劳动生产力
3、 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4、 维持稳定的工作标准
5、 完善护理组织文化
三、招聘测试:初筛、考核、招聘面试、岗位能 力测试
四、录用决策
五、招聘工作评估
第四节 医院护理人员使用
医院工作模式 1、个案护理
2、功能制护理
3、整体护理
4、临床路径
个案护理
由一名护理人员负责对一名病人实施其所需要的全 部护理。也称为“特别护理”或“专人护理”。 常在病人大手术后或危重病人抢救时采用,如ICU、 CCU病房,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对护理需 要量大,护士需24小时守侯,当班护士完成对指 定病人的全部护理。
2、应用培训原则和方法制定护理培训计划
3、应用理论、原则、方法设计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第一节 概 述
资源:是指组织或社会用来进行价值增值的财富, 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 广义上说,凡正常智力的人都属于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是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实现 组织目标的过程。 包括两个内容:
3、周期性排班:
将24小时各科班次时间作出规定,再将各班固定轮回, 根据单位或部门的人力资源配臵情况,决定周期的时 间长短。 周期性排班可加强护理人员间的默契。
有规律的循环排班,有利于工作人员个人安排,并为 病人提供连续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第五节 护士培训
培训:指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对组织成员进行培 养训练,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的管理活动。
临床护理教学岗位
三、其他护理岗位 供应室、院感科
第三节 护士招聘
分5个步骤: 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分析
招聘测试
录用决策
招聘工作
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1、护理人力整体状况分析 2、护理人力需求预测
医院发展目标和规划
医院护理业务服务拓展情况 医院现有护理人员短缺情况
医院内部护理人力流失和流动情况
护理人员排班
一、排班原则 1、满足需求原则
2、结构合理原则
3、效率原则
4、公平原则
5、分层使用原则
护理人员排班方法
1、周排班法 2、周期性排班法 3、自我排班法
4、功能制护理排班
5、整体护理排班
6、弹性排班
7、小时制排班 8、APN连续排班
1、吸引、开发和保持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 伍 2、通过高素质的员工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
护理人力资源: 指经职业注册取得护士职业证书,依照护 士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的护士,以及未 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经过岗位培训考核合 格,协助注册护士承担病人生活护理等职 责的护士和护理员。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是人力资源的微观管 理。 是管理部门以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 理服务目标为核心,以经济学角度来指导 和实施护理人力与护理岗位匹配的管理活 动过程。
2)人力投入较多,经费需要较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综合护理(modular nursing)
是将责任制护理和小组护理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护理分工方 式,即有一组护理人员,其各种技术职务者均按比例组合, 负责完成一组病人的护理。这样的分工方式即具有责任制 护理的自主性,组长为责任护士,负责一组病人的整体护 理计划的制订,组内成员负责执行计划。 护士长全面负责咨询、协调和激励工作,病房内各小组以 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相互协作,各尽其责,共同完成一 组病人的护理工作。 这样的分工方式即能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又能 避免因责任制护理投入人力和经费多的欠缺。
优点:效率高、可以能力来分配工作,任务明确。
缺点:
未将病人视为整体。 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 护士长要负全责,导致与病人直接接触时间减少了。
整体护理
是指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一位护士全面负责, 提供整体的连续的护理。 护士通过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作 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计划, 达到整体的护理。 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一位责任护士负责全部护 理活动的计划、实施到评价,达到连续性。 护士是 8 小时上班, 24 小时负责,责任护士不上 班时,护理计划由其他责任护士代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