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企业经营中的税种•地税•1、印花税2、房产税3、土地使用税•4、车船税5、营业税6、城建税•7、教育附加费8、防洪堤围费•9、文化事业建设费10、价格调节基金•11、企业所得税12、个人所得税•国税•1、企业所得税2、增值税地税一、印花税:•印花税征收范围•1)合同: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双方都要交)•2)产权转移书据(立据人):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转移时所立的转移书据。
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五贴花.•3)营业帐簿(立帐):记载资金的帐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合计金额的万分之5贴花,以后增加的资金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其他帐簿按件贴花,每年5元。
•4)权利许可证照(每个5元);房屋产权证,工商执照,商标注册证,土地使用证•合同书立时贴花,书据立据时贴花,帐簿启用时贴花。
二、房产税•房产税 1.征税范围:用于经营的房屋• 2.计算方法:•自有:按原值*(1一30%)*1.2%•租用:按年租金*12%租的房屋在交房产税时还要交以下各税•营业税:服务业(租赁业)•营业税=年租金*5%•城建税=营业税*7%•教育附加费=营业税*4%•征纳:按年征收,分期缴纳,二、五、八、十一月的十五日前缴纳三、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征税对象:纳税区域范围内使用权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计税依据:土地使用面积•应交土地使用税=占用的土地面积*核定的单位土地税额四、车船税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书所记载日期的当月。
车船税按年申报缴纳,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代收代缴车船税。
五、营业税的核算:•交通运输业3%, 建筑业3%,•文化体育业3%, 邮电通信业3%•金融保险企业5%,服务业5%,•娱乐业5%-20%,•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5%•营业税=营业额*税率•营业额的确定大多是全额,个别是差额计税。
差额计税营业额的确定•1、运输业:营运输业务以其实际取得的营业收入为营业额,即以其收到的收入扣除支付给以后的承运者的运费、装卸费、换装费等费用后的余额。
•2、建筑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3、服务业•(1)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旅游,在境外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以全程旅费减去付给该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境内旅游以全部收费减去替旅游者付给其他单位的餐费、住宿费、交通费、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按照境外旅游的办法确营业额。
•(2)广告代理业的营业额为代理者向委托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付给广告发布者的广发布费后的余额。
•4、娱乐业•经营娱乐业向顾客收取的各项费用为营业额,包括门票收费、台位费、点歌费、烟酒和饮料费及其他收费。
注意混合销售与兼营非应税劳务的税务处理混合销售行为•特点:1、业务发生在一项销售行为中•2、价款从一个购买方取得•税务处理:依纳税人的营业主业判断,只缴纳一种税•1、主为纳纳增值税,混合缴纳增值税•2、主业缴纳营税,混合缴纳营业税兼营非应税劳务•特点:1、业务发生一一个纳税人中•2、价款从不同购买方取得•税务处理:依纳税人的核算情况,判定是分别纳税还是合关纳税•1、分别核算,分别缴纳增值税,营业税•2、未分别核算,只缴纳增值税,不交营业税六、消费税1、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征消费税的产品有以下几类:(以前11个税目,现在14个税目,2006年3月调整)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3、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义务人。
七、城建税•城建税=(应交的流转税:增、营、消)*7%八、教育附加费•教育附加费= (应交的流转税:增、营、消)*税率九、防洪保安费(防洪堤围费)•公式=营业收入*税率十、文化事业建设费•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缴纳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为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缴纳义务人。
•2、计费依据•应缴费额=应纳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的营业额×3%•3、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方税务局在征收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时一并征收。
十一、企业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季度预缴,年底汇算清缴。
•种类税率基本税率25%•两档优惠税率(1)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2)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l5%小型微利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的,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的,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
两种征收方式•核定征收:B类•收入*核定税率*所得税税率(如5%-20%)•成本费用*核定税率*所得税税率•查账征收:A类•应交的企业所得税=利润*25%查账征收年底汇算清缴的方法•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纳税调整项目:•(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企业依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3)企业承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4)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
•(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企业发生的劳动保护费用,准予扣除。
•(7)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款,不超过同期同类银行利率的部分可以扣除。
•(8)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9)税法规定不得扣除的项目:罚款支出滞纳金赞助支出•例:某企业生产毛巾,纳税年度生产经营情况为:•取得产品销售收入1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52万元,•产品销售费用5万元。
其中广告费3万元,•发生的管理费用12万元,其中招待费4万元,•发生的利息支出4万元,其中2万元向非金现融机构借款发生的利息,年利率5.5%,同时金融机构贷款的年利率为5%•应缴纳的增值税5万元,其他的销售税金及附加3万元.•营业外支出8万元,其中通过县政府向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捐款5万元,直接向受自然灾害的学校捐款2万元,税收滞纳金1万元. 要求:计算今年实际所得税•全年利润总额=收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营业外支出=100万-52万-5万-12万-4万—3万-8万=16万•1、广告费扣除限额=100万*15%=15万,•实际发生3万,未超标准,不调整•2、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00万*千分之五=0.5万•实际发生额的60%=4万*60%=2.4万•超标招待费=4万-0.5万=3.5万要纳税调整增加3.5万•3、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发生的利息扣除限额2万/5.5%*5%=1.82万元,实际发生利息2万,超标准利息=2万-1.82万=0.18万要纳税调整增加0.18万元.•4、公益性捐赠扣款=利润总额*12%=16*12%=1.92 实际捐款5万,•超标额=5万-1.92万=3.08万.•5、向某小学捐款2万元,不得扣除,要纳税调整增加2万元•6、税收滞纳金1万元,不得扣除,要纳税调整增加1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6+3.5+0.18+3.08+2+1=25.76万•应纳所得税额=25.76万*20%=5.16万十二、个人所得税•新税法工资薪金所得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了修订(2011年9月1日开始执行):1、是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2、是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几险一金-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个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3% 0 •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555元• 4.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1005元• 5.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2755元• 6.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5505元•7.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45% 13505元举例说明•某职工当月工资6000元,这个月交多少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6000-3500)*10%-105 =145元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一个人的年终奖金为24000元,当月工资为5100元。
以24000除以12,其商数2000对应的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年终奖金应纳税额为:24000×10%-105=2295(元),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5100-3500)×10%-105=55(元),该纳税人当月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2295+55=2350(元)。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