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症的治疗及争议问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问题三:DKA是否需要补碱,补碱标准是 什么?
解答: 依据ADA2002指南 1、血气分析pH <7.2可考虑补碱 2、血气分析pH <7.0绝对补碱 3、常用的碱性药物为5%碳酸氢钠250~
500ml,以后根据病情,再决定是否需要补 充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LA)
5
乳酸酸中毒
2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处理原则: 1、积极补液 2、胰岛素的应用 3、补钾 4、并发症的治疗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治疗: 1、积极补液
补液量的估计 • 按体重的12~15%为第一天补充的液体量,约69L/d • 头5h补充脱水的一半,第1h至少补充10002000ml ;8~12h内输入全天量1/2+尿量
问题二: DKA酮体无法消除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 策
解答: 1,输液量不足:这是纠正DKA最重要的措施 2,液体种类不合理:最常见的误区是大量输
盐,这样做一方面会在纠正DKA后发生体液潴 症所必需的。
3,血糖控制不理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酮 症的治疗
分类: 1、低血糖症 2、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乳酸酸中毒
糖尿病性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
定义:低血糖症是指人体内血糖低于正常
低限(50mg/dl [2.8mmol/L])引起相应症 状与体征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状况。
概念区别:
低血糖症:血糖低,有症状 低血糖:血糖低,有或无症状 低血糖反应:有症状,有或无血糖低
输液注意事项 • 补液途径为静脉输注和/或胃肠道补液 • 心、肾功能 • 每日保持糖分在200g左右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2、胰岛素的应用
z 首先静脉推注10U短效胰岛素 z 此后以2-5u/h的速度静脉点滴 z 当血糖降至13.9-16.7mmol/L后,开始输入5%
葡萄糖250-500ml/h,加胰岛素1-2u/h z 将血糖维持在11.1mmol/L z 纠正后坚持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 z 为避免复发,应尽量避免使用利尿药,并且禁
快、血压偏高、肌张力增高,应警惕脑水肿,可给予 脱水及利尿治疗 ¾ 肾衰竭----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¾ 胃肠道表现----可用1.25%碳酸氢钠洗胃,清除残留 物,预防吸入性肺炎,并可减轻病情和改善休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有争议问题:
1、DKA是否有必要禁食 ? 2、DKA酮体无法消除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策 3、DKA是否需要补碱,补碱标准是什么?
有意识障碍
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100ml 胰高糖素1mg静脉或皮下注射
每30分钟监测一次血糖水平,确定低血糖恢复情况
低血糖已恢复
了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 教育患者有关低血糖的知识
避免低血糖的再次发生
低血糖未恢复
静脉滴注5%或10%的葡萄糖液 有必要时加用糖类皮质激素
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 糖尿病昏迷
(HHNDC)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流行病学 1、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为50-70岁 2、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3、糖尿病非酮体高渗性综合症占由高血糖 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30%。糖尿病非 酮体高渗性综合症的死亡率为31%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诊断要点:
1、血糖≥600mg/dl(33.3mmol/L) 2、血浆有效渗透压≥320mOsm/L 3、血清Na+≥150mmol/L 4、动脉血气分析pH ≤ 7.30 5、尿糖强阳性 6、尿酮体阴性
1、胰岛素瘤 2、药源性低血糖 3、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4、反应性低血糖 5、伴瘤的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
诊断标准: Whipple三联征: 1、低血糖症状 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处理原则: 1、纠正低血糖 2、查明潜在原因
低血糖的治疗
无意识障碍
经口给予糖水 食物补充糖分
低血糖症
病理生理:
1、交感神经
• 儿茶酚胺↑→胰升糖素↑→血糖↑ • β肾上腺能受体→产生症状
2、脑组织→缺少葡萄糖
• 早期充血、多发性血性淤斑 • 脑细胞膜Na+-K+泵受损,Na+大量入脑细胞,导致脑水
肿及点状坏死 • 晚期发生脑神经细胞坏死,产生脑组织软化
1
低血糖症
临床常见低血糖原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问题一: DKA是否有必要禁食 ? 解答:由下图可见,葡萄糖→丙酮酸→草酰乙酸是酮体进入
三羧酸循环的重要基础: 葡萄糖→丙酮酸→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 脂肪酸→乙酰COA————→┛
↑↓ 乙酰乙酸 ↑↓ ↓ β—羟丁酸 丙酮 结论:DKA一般不应当也没有必要禁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流行病学:
美国及欧洲的研究结果表明: 1型糖尿病中,DKA的年发病率为1-5 %。西方国家, DKA的平均死亡率为5-10%,文献报道的最高死 亡率为19%
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因
13%
治疗错误
5% 其它原因
新诊断1型糖尿病
10%
感染
28%
43%
原因未知
1%
心肌梗塞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断标准 1、DKA的临床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糖>16.7-33.3mmol/L,甚至>55.5mmol/L 血酮体>4.8mmol/L 尿糖、酮体阳性 动脉血气分析:血pH <7.35,PaCO2降低
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3、补钾
z 本病体内失钾相当多,可达510mmol/L z 脱水及输液过程中可产生血钾过低 z 当血钾<4.5mmol/L时,在开始治疗的3-4小时
内静脉补钾可按20~40mmol/L/或10~ 15mmol/h z 口服钾者 z 4~6克氯化钾/d z 10%枸橼酸钾40~60ml/d
糖尿病急症的治疗及争议问题
北京军区总医院 周荣斌
糖尿病概述
定义: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 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流行病学特点: 1、发病率高
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 2、趋向低龄化 3、社会影响大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 大非传染疾病。
糖尿病急症概述
定义:糖尿病患者因血糖代谢功能紊乱, 而出现的一组危及生命的临床表现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 ¾ 休克----抗休克,并同时检查分析病因 ¾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调整液量和速度,视病情应
用利尿药和正性肌力药,并心电监护 ¾ 严重感染----DKA可引起低体温和白细胞升高,不能
依靠血象及发热来判断,积极处理 ¾ 脑水肿----昏迷加重或虽然一度清醒,但烦躁、心率
• 等渗1.3%碳酸氢钠100~150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总量500~1500ml/14h,pH≥7.25时可停止补碱性药 物
• 二氯醋酸(35~50mg/kg体重,≤4g/d) • 美蓝制剂(1~5mg/kg体重)
3、小剂量胰岛素的应用 4、必要时可做血液透析疗法 5、去除诱发因素
谢谢!
6
注意:1、已有低血压休克者---应输入胶体溶液并抗休克 2、年老或患有心脏疾病者---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整输液
速度及输液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每小时每公斤体重 0.1U),血清胰岛素浓度可恒定达到100-200μU/ml, 具有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的最大效应,且具有相当强 的降血糖作用。
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糖尿病患者血浆乳酸浓度超 过5mmol/L 而导致的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
分类: A型
组织缺氧 常见于休克、贫血、心力衰竭、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
B型
较少见,大多伴随着糖尿病以及其它一些系统性疾病 由系统性疾病、药物、毒素、先天性代谢异常(I型糖原累积
病、丙酮酸脱氢酶及羧化酶缺陷)等引起。
具体方法:
1、持续静脉输注:首次负荷量为10-20U,直到血 糖降至<13.9mmol/L。随后调整输注5%葡萄糖并加入 胰岛素 (按每3-4g葡萄糖加1单位胰岛素算)以使患者血糖 维持在5-10mmol/L,直到患者能进食为止
2、肌肉注射:首次负荷量为10-20U ,随后5-10单 位/小时,直到血糖降至10-15mmol/L。以后将胰岛素 剂量改为每6小时10单位皮下注射,直到患者可进食为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钾 除非血钾浓度<3.5mmol/L,否则在第一个1升液体
中,不需要加钾 根据以下血钾浓度,考虑补钾量
1、血钾<3.5mmol/L,加40mmol 氯化钾 (严重的 低钾血症有可能需要积极的补钾)
2、血钾3.5-5.5mmol/L,加氯化钾20mmol 3、血钾>5.5mmol/L,不需加氯化钾 注意:20mmol 氯化钾=1.5g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4、防治并发症 z 各种感染 z 预防褥疮 z 心肺功能的治疗 z 伴发和合并疾病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定义:由于糖尿病血糖控制极度不良所产生的一
种急症,患者血酮体水平(乙酰乙酸以及γ - 羟丁 酸) 超过5mmol/L,需要对患者采取积极的胰岛
素及静脉补液治疗。
乳酸酸中毒
诊断 临床表现: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有服用双胍类药物史 糖尿病患者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厌食或呕吐,呼吸深 大,嗜睡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z pH<7.35 z [HCO3-] <20mmol/L z 阴离子间隙>18mmol/L
z 血乳酸水平升高,一般≥5mmol/L
乳酸酸中毒
治疗 1、补液恢复血容量 2、补充碱性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