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pptx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pptx


2 个人原因
办学方向的偏差
大部分本科生迫于无奈在经过毕业后再次考研,以使自己在 找工作时处于更好的位置。在研究生阶段,做了一些课题 会获得一些实践经验,但由于学生只是想找到一份好工作, 对于理论前沿的探讨不会太热心,相反对与未来工作方向 相关的知识却非常热衷。这种三心二意的态度使得学生的 自身素质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许多学生不清楚未来的发 展方向,不清楚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是看到大 家考,于是自己也考。对于未来职业方向并没有很好的规 划。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学术创新 能力
据某报刊报道,武汉某大学博士生考试, 竟然附上得分要点。这引起舆论哗然。而 这所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却回答说:“随题 印发的并非答案,而是得分要点。此举在允 许范围内。”这种说法和解释比事情本身更
不可思议。
当教育诚信,教育质量等重要问题发生时 教育主管部门见怪不怪,反而习以为常。
现象三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10万。由于金 融危机的持续影响,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 比往年更显严重,国家为此采取了诸多有效措 施。但是,据官方了解,就在很多招聘单位放 宽条件的情况下,仍有很多大学生不符合用人 单位的招聘条件。相关人士指出,目前大学生 面临的就业难题除了经济环境压力之外,更重 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高。近几年,招聘单 位已经从单纯的看学历,转向了重视应聘者的 能力。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应用和社会工作能 力差的整体现状凸显出来。能力缺陷成为如今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绊脚石。
办学方向 教育理念
体制的弊端 教育发展的不公平
四方面
1 学校原因
办学方向的偏差
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重点中 小学、重点大学,而很少重视职业中学以及职业教育。近 些年来考研热又持续升温,相形之下职业培训却不够发达。 大部分人考大学以及考研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除了 研究所外,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知识。学生学 习了过多的理论知识,却不具备工作技能。这种学非所用 的现象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求 职时遇到很大困难。 当前高级技工的缺乏,以及本科生求 职难都说明了这种不重视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害处。
由这些现象可以分析出我们中国教育存在的 一些弊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 展,一方面使得国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另 一方面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可 以说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在改革开放后,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 我国的教育日益显露出许多弊端,已经与当 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了,许多方面 急需改革、提高。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着 重讨论一下中国教育的问题。
如果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再来学习 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可 惜我们的教育无视教育规律,一心想尽快使学生成 为可用之材。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拔苗助长的做 法。
教育体制的弊端
教育垄断化
我国的教育水平不够高,从体制上的原因来说就是 官办教育处于垄断地位,以及教育的计划经济成分 过重。这种情况使得教育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教育不是向学生负责,也不是向市场负责,而是向 上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花了十多年培养出来的 学生也会出现求职难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话题: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
陈小丽 4号(总结) 邓丹婷 7号(材料) 李秋婷 15号(主讲) 林镇瑶 20号(总结) 余康凤 41号 (材料)
现象一
北京2007年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有 过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24所在京 高校,3366名教师、16591名学生。 调查结果表明,部属和市属高校中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比例分别为 42.7%和60.3%。再看一个与此相呼 应的报道,浙江一所学生规模达两 万人的大学,开学补考人数高达 9400多人次。
教育理念的弊端
当前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为主,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很不活 跃。在课程设置上,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设置过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过于强调记忆的扎实牢靠以及解题 方法的精妙,却对逻辑思维不够重视,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在的教育仍然是知识灌输,而不是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最突出 的问题 另外,在校期间,学生所学课程设置过难。其难度明显超过了国外同龄学 生的课程难度。我们曾经很得意,自认为比外国人聪明。殊不知,这正是我们的 小聪明之处。因为在学校中,所学的课程设置过难,同时这些课程与实践过于脱 节,这会使得只有少部分人能获得名次靠前的成就感,而大多数人难以从学习中 体会到什么乐趣。从而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严重的压抑,以至于许多人在大 学毕业后长长出了口气“再也不必学习了”。
现象五
改革开放前,中国有一句流行的口号是“学好数 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那个时候个人的出身 几乎决定了一切,有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并不是 那么的重要。
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重新开始重视教育,慢 慢地那句流行语变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 都不怕”。只要有大学学历,总能找到自己的用 武之地。
但是形势变化得很快,今天的情形已经是“学好 数理化,还得有个好爸爸”。没有大学文凭是肯 定不行的,有了大学文凭也还得有个“好爸爸” 才能找到好工作。
我们的教育不但没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反而将其压抑殆尽。不去考虑将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出来,只是一位劝学生苦学,这种不注重教学规律 的做法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后果。
课程设置过难,本科阶段专业设置也过早。学生在 未接触社会前,志趣还没有相对稳定下来,未来从 事什么行业会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过早地将学生 纳入到某一专业领域,而很多学生日后未必会从事 这一行业的工作,这会造成相当大的浪费。 其实,
现象四
青岛高级技工学校近日开设了“大学生技 师 班”,首批学员41名。他们大都有 着关方那样的想法: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 术,以便更好地就业。“大学生技师班” 分设电气自动化与控制和物流管理两个专 业。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山东、山西、陕西、 安徽、辽宁、河南6个省份,其中青岛籍学 生14人。从学历来看,有7人是大学本科生, 其他是大专生。其中应届毕业生18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