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由来
市情简介
• 保山,世外之桃源也,四季气候温暖湿 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保山 气候甲天下”的美称。人杰地灵,人才 辈出。古有哀牢王九隆、 柳貌,户部 侍郎张志淳、“永半朝”王宏祚,曾先 后担任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故名。今有梁金山、李根源、艾思奇等 爱国华侨及名人名家。
海拔
• 保山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 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 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 右。最高点为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大 脑子峰,海拔3780.9米。最低点为龙陵 县西南与潞西市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 拔535米。
保山年均气温14.9°C-17°C,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土地、森林、矿藏、水能、地热、天然气、旅游 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42.5%,地上植物2200多 种,其中高等植物1400多种,地下有储量大、品位高、 易开采的铁矿、铅锌矿、硅藻土、硅灰石等矿藏,褐 煤探明储量3.1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260亿立方米。 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穿境而过,水能理论蕴藏量为 489万千瓦。有170多个地热泉田,为全国第二大热 气田,热能储量250万千瓦。市内有以"世界动植物南 北交汇走廊"、"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名扬世界的高黎贡 山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神奇壮观的腾冲火山热海(已 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的怒 江大峡谷,国家级保护区北海湿地,记载中国抗日军 民丰碑和日军罪行的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的松山抗
保山由来
• 山,原保名永昌。永昌一名之前原呼为哀牢,后为不韦(因秦 时吕不韦后裔迁居保山金鸡,后人因“彰其先人之恶”,故名)。 自东汉以后,始为永昌,其名称延续的历史较为漫长。当时古人 将哀牢更名为永昌,可能是取其“永远昌盛”之意。虽然自明嘉 靖年间以后更名为保山,但民间(特别是老一代保山人)口语中 仍在继续沿用着“永昌”这一名称。那么,“保山”之名是由何 而来的呢? • 保山俯瞰
发展。
谢谢!
制作人:陈子君
战遗址,南方丝绸古道等众多名今 800万年至400万年间的混沌岁月,这方土 就已是尚在进化中的人类祖先赖以生存的 一个家园,而至迟在七八干年前的人类童 蒙时期,保山的先民就作为后来崛起的中 华民族的一个原始支系在这里生息和奋斗, 并创造了璀璨夺目且独具区域特色的史前 人类文明“塘子沟文化”—迄今所见的考 古成果尤其是“保山古猿”化石和“蒲缥 人”化石的发现充分表明:保山既是人类 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
• “保山”一名起始的根源,在史料中没有准确而详细的记载。但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名称的来源跟保山城西的太保山有着必然的 联系。对该名称根源的追溯,后来地方史料的研究与民间的传说 有着不同的说法。
保山
保山市,古称永昌,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市 府所在地距省会昆明486公里,外与缅甸山 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 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 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施甸、腾冲、 龙陵、昌宁一区四县,总人口246.8万人, 有世居少数民族13种,少数民族人口有24 万人,有华侨、侨眷、归侨28.9万人,华 侨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主要 的侨乡。
保山作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展示了新的风貌,经济社 会得到长足发展。国民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2004年国内生产总 值可达980830 万元。初步建成了以制糖、冶金、食品加工、制药、 木材加工、电力等为主的工业产业群体,金属硅、电锌、白砂糖、 实木门、腾药深受市场青睐;粮食、油菜、甘蔗、烤烟、香料烟、 茶叶、咖啡、核桃、畜产品已形成优势和拳头产品,是国家和云南 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及工业原料基地,保山小粒咖啡以其独特的品质 享誉海内外,保山香料烟创"产量、出口量、质量"三个全国第一, 为全国最大的晾晒烟基地。全市公路四通八达,320国道和中印公 路即"史迪威公路"纵贯全境,公路通车里程达9936公里,昆明到 保山的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保山到龙陵的高速公路已于2004年6 月开工建设,保山国家二级机场通航昆明,航线距离370公里,腾 冲机场建设、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公路改建工程已经开工。苏帕河流 域、槟榔江流域电力开发加快,2005年发电装机容量可达40万千 瓦。邮电通信联通国际,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已开通程控及移动电 话。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千米。
水文 保山市境内江河分属澜沧江、 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澜沧江 在境内流程116.5千米,径流面积 3164平方千米;怒江在境内流程 252千米,径流面积1.05万平方 千米;大盈江(伊洛瓦底江上游) 在境内流程101千米,径流面积 1070平方千米。可开发利用水资 源89万千瓦
祥地之一。
保山为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公元前21世纪,保山的先民就在这里建 立了哀牢国,西汉置不韦县,东汉永平 12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为当时 全国第二大郡。是古代著名的"南方丝 绸之路"的要冲,中国通往南亚、东南 亚陆路大通道的重要连接点和历代中缅 贸易的集散地。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孕育了蜀汉时期云南郡太守吕凯、清代 人称"王半朝"的三部尚书王宏柞、清末 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辛亥革命元老、 北洋政府代总理李根源、当代马克思主 义哲学家艾思奇等先贤圣哲。
化中心,也是历代郡、府、司、署所在地。
地势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 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 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 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最高点 为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 3780.9米。最低点为龙陵县西南与潞西市 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拔535米。在群山 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 山正在加快实施工业化、城镇化、科教兴 保、全方位开放、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 于以新的思路、新的机制、新的举措,实 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丰富的资源和相对 优越的地缘,使保山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我们热忱欢迎八方贤士、四海宾朋前来保 山参观考察,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谋
方位
保山政区及其周边地区地图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经 98°25′~100°02′和北纬24°08′~25°51′之 间。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 江傈僳族自治州、西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毗 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67.78 千米。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其中:坝区占 8.21%,山区占91.79%。市政府所在地隆阳区, 距省会昆明市593千米,是滇西政治、经济、文
人口
• 保山市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全市总人口 246.8万,有少数民族36个,其中世居少数民 族13个,少数民族人口24万。 • 保山市还是云南省华侨最多的一个政区, 保山籍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有28.9多万人,分 布于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90%居住在缅 甸和泰国,有归侨、侨眷102760人,旅居海 外的华侨、华人168000人,港澳台同胞及眷 属19200人,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全国著名 的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