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随之加强。
记得我刚走出校门步入工作的岗位,那时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每天都是对着语文和数学俩本书不放,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对待学习变成一种毫无兴趣的学习。
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后,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那么,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又有哪些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时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
1、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
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如我在教学“找规律”这节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
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设计了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形式让学生说。
我说:“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第一个出来的会是谁呢?接着第
二个,第三个,”的游戏逐个出现一只羊,一只狼,一只羊,一只狼,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出现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出现。
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
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先出现的是什么还要说明理由。
这样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氛围。
2、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
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用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二、让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学生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或让教师自己动都不能是一个完整的课堂,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首先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真正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创设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勇于把课堂“让位”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兴趣,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数学思想的衍生、数学矛盾的化解、数学结论的内涵,进而体验数学的真情真味,领略“无限”课堂,才会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
三、精心设计好一节课,让学生爱上课堂。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种理念给我们的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的备课理清了思路。
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
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点拨学生;不仅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更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只有这样,才能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激励。
在听课时,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其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直至解决问题,可见,正
确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也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