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森林狂想曲》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森林狂想曲》教案

音乐欣赏课《森林狂想曲》教案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欣赏曲,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奏出的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其中既有电声乐器,又有陶笛演奏,更有在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的录音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乐曲中现了几十种动物的叫声,在柔和的月光下,蟋蟀、青蛙、蝉、鸟等如舞动的精灵,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演出了一曲浪漫的森林狂想曲,是一部有现代意味的狂想曲。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感受真实的音效。

教学难点:对主旋律的哼唱与情感体会。

教具:幻灯片课件,电子琴,能制造音效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到过原始大森林吗?(集体回答)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原始大森林的神奇,亲耳倾听大森林的美妙声
响,那该多好啊!可是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

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它的名字叫《森林狂想曲》。

这首美妙的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

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带来一种身处原始大森林的神奇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
在欣赏之前,老师要提出三个问题,需要大家认真思考。

(出示小黑板)
第一:乐曲的情绪怎样?
第二:乐曲中录制了很多动物的叫声,也就是“音效”。

请大家把你听到的动物的叫声记下来,看谁听到得最多,而且最好能模仿其中的一种。

第三:要认真听一下这首乐曲都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主旋律,也把它记下来,好吗?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欣赏中认真思考,正确的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大家有信心吗?
2、提问:
(1)老师从每位同学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认真倾听。

看看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你是否找出来了。

第一:乐曲的情绪怎么样?(板书:欢快、优美)
(2)那么你都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呢?(提问4-5名学生,并请学生模仿其中青蛙、知了的叫声。

师根据生答依次贴出蟋蟀、青蛙、小鸟、
知了、猫头鹰,并适时给予鼓励)刚才这两位同学模仿得不错。

老师把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单独录制了下来,想不想听听?每听完一种,你要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

(播放录音)同学们听得认真,回答的也不错。

我看有的同学已经在偷偷的模仿呢。

(3)乐曲简介:你的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

所以我再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有关《森林狂想曲》的简介,想不想听?这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它的曲作者吴金黛来自我国的宝岛——台湾。

大家知道吗?台湾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位于北回归线的鸟类集聚地,森林的生态资源相当丰富。

这部以《森林狂想曲》命名的专辑共包括8首乐曲。

我们刚才欣赏的是第一首,也是最好听的一首。

这部音乐作品中动物的叫声是录音师花费5年的时间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

乐曲中共出现了一百多种动物的叫声。

确实,这部音乐作品来之不易呀!
(4)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没回答。

回忆一下,这首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参加了演奏?(提问1-2名学生。

有竹笛、小提琴、吉他。

)我们都知道乐器可以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那上面的乐器各属
于哪一类呢?竹笛是属于(中国民族乐器)那小提琴、吉他呢?(西洋乐器)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有没有给人一种特别不和谐感觉呢?(没有)反而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学习主旋律A、B、C。

好,请同学们坐好,刚才我们欣赏的过程中,你是否听出这首曲子有几个乐段组成?(3个)这么欢快、优美,令人陶醉的乐曲,想不想学会?
那好,我们现在就采用学习歌曲的四部曲来学习,不过乐曲没有歌词,就剩下几步?三步。

哪三步呢?我们一起复习一下。

第一步:打节奏。

第二步:模唱旋律。

第三步:唱旋律。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学唱ABC各段的旋律。

先来看A段的旋律。

a首先师指旋律,生打节奏。

b接着,生用la音模唱旋律。

c最后,演唱旋律。

d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
(只有结尾的音不同,其余完全相同。

)对,演唱的时候大家注意。

(2)自学B段的旋律。

a:大家演唱的非常好,看来A段难不住大家,那好,下面大家运用学习A段旋律的方法来自学B段,看谁学的又快又好。

b生按照学习A段的方法演唱B段旋律。

C检查自学情况。

(3)自学C段的旋律。

a简介弱起小节。

b既然AB两个乐句大家这么快就掌握了,相信C段也难不住大家。

下面大家按照学习AB段的方法演唱C段的旋律。

4、用手势巩固ABC各段的旋律。

刚才每位同学学习的都很认真,老师为大家高兴。

那么究竟谁学习的最认真呢?下面我们来一个小小的过关测试。

看谁能顺利通过。

老师分别用不同的乐器演奏A、B、C各段旋律,请你仔细听辨一下。

(生用手势表示)A用1个手指,B用2个手指,C用3个手指。

看谁能全部答对,有没有信心。

(1)首先,用吉他音色演奏B 段旋律。

(2)接着,用电子琴音色演奏A段的旋律。

(3)最后,用笛子演奏C段的旋律。

5、完成练习:
a看来,大家都通过了过关测试。

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打开课本,看一下课后有这么一道题。

这次测验如果谁能通过就说明你是最棒的!
b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填充)。

(全部填写的A的同学请举手)
音效—A—A—B—A—B—C—A—音效—A—B—A—B—C—A—音效
三、模仿、创编。

a没想到有这么多同学表现这么棒!下面来训练一下我们的合作、创编的能力。

分小组按照这个顺序即音效—A—音效—B—音效—A—音效。

共同探讨、创造分工,模仿森林中你想到的各种声音,看哪位同学模仿的最逼真。

b师生合奏,班级《森林狂想曲》。

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依次抽查了。

下面我们师生按照这个顺序ABC三段可以演唱,音效部分可以任意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大家准备好了吗?同学们表演得很好,这是我们“班级
版本”的《森林狂想曲》,大家还可以在文娱委员的带领下把C段也学会,就可以按录音里的顺序奏出全部的《森林狂想曲》了。

课后,可要加油呀!
四、课堂小结
如果我们人类能每天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大森林里,那该多好呀!可是,如今,森林被乱砍乱伐的现象很严重,我们美丽的地球逐年被破坏。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动植物更是我们的朋友。

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园,音乐工作者以他们的方式赞颂着自然、呼吁着人类保护自然,而我们能够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呢?(不伤害小动物、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摘花、不打鸟)同学们说的真好,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片绿,珍爱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小生灵,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人类就能生活在这样美丽、神奇的大森林里;我们的的地球将会变得越来越美丽、和谐。

我们共同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