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析与三维分析
已知:云阳-巫山段 滑坡205条, DEM 数据,地质图 求:研究区内的滑坡危险性分布
X (
X ( Ú X ( X (
X (
X ( X (
XX (( XX( (( X
X X ( ( X (
X 巫山县 ( X ( X ( XX( X ( 云安厂 X ( XX( X X (( ( ( X ( X ( X X ( X XX(X (( ( X ( X XX(X ( (( ( X XXX XXX X 白 帝 城 X ( ((( ((( ( X ( ( X ( XX X (( ( X ( X ( X( ( X X X ( ( ( X X ( X XXXX(X X XX X (((( ( ( (( ( X XXX X X ( ((( ( ( 碉村 X ( (( ( ( (((((( X X ( ( 奉 节 县 XXX X X X XXXXXX ( X X X ( ( ( X ( ( 安 坪 XX X X X ( X X ( ( X ( ( ( ( X XX( (( XXXXXXXXX X((( XX 新 津 口 ((((((((( (XX (( XX XX XX X X (( (( (( ( ( X X XX ( ( (( X ( X XX X ( (( ( X ( 铜鼓堡 X ( X ( 观武镇 X XXX X ((( ( ( X( X (( XX ( X ( X ( 云阳老城 故陵镇 官渡河 X X ( ( X X XX ( ( (( X ( XX (( X ( X ( X ( 庙宇镇 X ( X ( X ( X XXX ( ((( X XX ( (( X ( X ( ( 凤鸣镇X 马鞍山
数字地面模型是描述地面诸特性空间分布的有序数 值阵列,所记地面特性是高程z,它的空间分布由x,y 水平坐标系统来描述
数字地面模型可以包括除高程以外的诸如地价、土地权属、
土壤类型、岩层深度以及土地利用等其他地面特性信息的数
字数据.
数字地面模型与空间分析、三维分析
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 字表达,是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高程是地理空间中的第三维坐标。DEM通常用地表 规则网格单元构成的高程矩阵表示,广义的DEM还包括 等高线、三角网等所有表达地面高程的数字表示。在地理 信息系统中,DEM是建立DTM的基础数据,其它的地形 要素可由DEM直接或间接导出,称为“派生数据”,如 坡度、坡向。
•可视性分析 •谷脊线分析 •水文分析
表面积计算
C
A
B h3 h1 h2 B’ D C’
h4
a
A’
D’
剖面分析
(h0,vn+1)
P1
vn (xk’,vk’)
P4
P(xP,yP,zP)
Z
Δy
v2 (hk,yk) v1 O(xO,yO,z (h0,vO) h1 0) Δx h2 (a)
P3
P2 hm (hm+1,v0) O h1 h2 h3 (b) hm P3
坡度的几何表达
(i-1,j-1)
(i,j-1)
(i-1,j) (i,j)
(i-1,j+1) (i,j+1)
(i+1,j-1)
(i+1,j) (i+1,j+1)
Z 2 Z 2 1/ 2 tana [( ) ( ) ] x y
zi 1, j zi 1, j zi , j 1 zi , j 1 z z ( ) ( ) y 2 y x 2 x
2
S Wr e
易产生滑坡的坡度(g0)
环境因子组合三:临空面与岩性对滑 坡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临空面l 越高滑坡危险度就越大, 但临空面对滑坡的影响与岩性有关,所以对 不同的岩性加权(Wr)应不同
S Wr e
( l 0 l ) 0.5477 L
2
S Ws Wr e
研究区精细滑坡危险度的空间分布图
研究区滑坡危险度分级图
低危险度 中危险度
高危险度 极高危险度
统计检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0 T S n
式中,X是已观测到滑坡地段的模糊危险度的平 均值,0 是整个地区的模糊危险度的平均值,S 是已观测到滑坡地段的模糊危险度的标准方差, n 是已观测到的滑坡个数。现有的205个滑坡地 段的平均模糊值是2.05,标准方差为0.62,而整 个地区的平均值是1.67。计算所得的T值是8.75, 此值远远大于检验水平为0.05的临界值2.6。由 此可见,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推翻无差异假设。即, 计算所得的滑坡模糊值可用来反映滑坡的危险度。
数字地面模型及其应用
先求mKED(u),再求R(u),ZKED(u)=m(u)+R(u)
直接求ZKED(u)
n (u ) KED m (u ) R (u u ) u0KED (u ) u1KED (u ) y (u ) 0 m m n(1u ) KED (u ) 1 1,...... (u ) 求m(u) n m 1 n (u ) KED m (u ) y (u ) y (u ) 1
2
环境组合四:坡形与岩性对滑坡 的影响
六种坡形对滑坡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所以加权 (Ws)也不一样。平坡(0类坡)和凹坡(1 类坡)为0.1,上凹下凸坡(2类坡)为0.3, 直线坡(3类坡)为0.5,凸坡(4类坡)为0.7, 上凸下凹坡(5类坡)滑坡危险度最大,为1。
|h|0.5477 H
地区滑坡危险度的空间分布
精细滑坡评价方法的实施技术路线
环境因子组合一:坡度与岩层倾角之差和坡向 与岩层倾向之差对滑坡的影响。 当坡面坡度(v)小于岩层倾角(v0)时,危险度为 零。当坡度等于或略大于岩层的倾角时,滑坡危 险度大。随着坡度与倾角的角度差增大到一定程 度时(D),滑坡的危险度又逐渐减小。这种关系 同时还受岩层倾向a0与坡向a之差的影响,随着 这种差距的增大危险度减小。
DEM和DTM的应用
4)土地管理: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 合理规划
5)灾情监控应用:洪水险情预报、滑坡与 泥石流监测、土壤侵蚀等;
6)在军事上的应用:可用于导航及导弹制 导、作战电子沙盘等;
Ew洪水位
D淹没水深
Eg地面高程
辽河流域DEM
辽河流域1960年洪水模拟结果
实例:三峡地区滑坡危险性分析
规则格网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可以很容易地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缺点:
在地形平坦的地方,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 在不改变格网大小的情况下,难以表达复杂 地形的突变现象;
2)等高线模型
等高线通常可以用二维的链表来存 储。另外的一种方法是用图来表示 等高线的拓扑关系,将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表示成图的节点,用边表示 等高线本身。
S e
| v v 0 |0.5477 D
2
cosa a0
环境因子组合二:坡度与岩性 对滑坡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坡度越大滑坡危险度就 越大,但坡度g对滑坡的影响与岩性 有关。所以对不同的岩性加权(Wr) 应不同.
( g 0 g ) 0.5477 G
2、坡向分析
坡向——变化比率最大值的方向。坡向按 从正北方向起算的角度测量。
z f ( x, y ) 切平面方程: z Ax By C f(x0 , y0)x f(x0 , y0)y C x y 坡向:
=arctan A / B) (
•表面积计算 •体积计算
•剖面分析
TIN的存储方式
TIN和格网DEM:
不规则三角网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 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或节点的位置和密 度。不规则三角网与高程矩阵方法不同之处是随地形起伏 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点的密度和决定采样点的位置, 因而它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 点如山脊、山谷线、地形变化线等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TIN的数据存储方式比格网DEM复杂,它不仅要存储 每个点的高程,还要存储其平面坐标、节点连接的拓扑关 系,三角形及邻接三角形等关系。TIN模型在概念上类似 于多边形网络的矢量拓扑结构,只是TIN模型不需要定义 “岛”和“洞”的拓扑关系。
Ú
Ú 乾溪口
X (
X ( X ( X ( X X( ( X (
X X ( ( X (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滑坡危险度精细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
家 获 从专家获取的知识
模糊滑坡区划图 模糊滑坡 区划图
滑坡形成 与 周 围环 条 关 滑坡形成与周围环境条件间的关系
S <= f E()E ) f (
2) 图形方法
点模式 不规则三角网、规则栅格等;也可以有选择性 地采样,采集山峰、洼坑、隘口、边界等重要 特征点。
线模式 等高线、山脊线、谷底线及坡度变换线等。
3 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规则格网模型 等高线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1)规则格网模型
规则网格,通常是正方形,也可以是矩形、 三角形等规则网格。规则网格将区域空间切 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 个数值。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在计 算机实现中则是一个二维数组。每个格网单 元或数组的一个元素,对应一个高程值.
4、 DEM的产生方法
地面测量 现有地图数字化 空间传感器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结合雷达和激 光测高仪等进行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