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E七大手法介绍培训讲学

IE七大手法介绍培训讲学

IE专业知识培训教材
IE精神:永远有更好的方法
IE目标:提升效率
IE四宝:简化;分割;组合;剔除.
IE七大手法:
1.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将生产工程和作业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来掌握问题点的手法,是从原材料至完成品为止,顺沿工程的流动把各工程用记号(图一)表示之,作成作业流程图(图二).再集全工程的总括表,经分析结果予以定量化(数据化),就可以找出问题点. 工程分析的记号分为如下三大类:
(1)稼动.
(2),现状的方式是可避免,改善可以免除的作业.
(3)非稼动, 不产生附加价值的作业.
改善步骤,首先把非稼动率除去,其次是如何避免准稼动的系统改善,至于稼动率须要下工夫,利用种种努力使工时数减少,这样才能提高效果.
工程记号(图一)
工程分析(图二)
机种:
2.稼动分析
Working Sampling是人和机械的稼动状态,以瞬间观测(瞬时看到状况来观测,得到结果加以分类,记录)周而复始的采取抽样方式.列入对象的发生率作为实用上可以满足信赖度和精度,以统计来推定之方法.
3.生产线平衡分析
依照流动生产的工程顺序,从生产目标算出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结合,使各
工站(工程)的负荷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叫做生产线平衡(Line Balancing)
1.生产线作业编成三种状况
1 2 1 2 1 1
公式:
生产线编成损失率=(1-作业编成率)×100%
2.生产线平衡的推行步骤
(1)将工程分为单位作业测定
(2)工程分析表(pitch diagram)的作成
(3)计算balance效率和balance loss
(4)实施line balancing,则时间长的工程分配到时间短的工程
(5)改善后的作成(pitch diagram)
(6)改善后balance效果和balance loss计算
(7)结果比较
3. pitch diagram(从减少式时数改变为减少工程数的范例)
将可分解的动作分至其它工位,使各工位时间平均.
4.时间分析
时间研究(time study)就是作业内容的时间经过,利用任何的测时机或记录设备抽观测的方法,时间研究是泰勒创始的,制度为了将一天的公平工作量也就是作业任务设定最合理最好的标准时间的手法.
1.观测器材
马表,摄影机
2.时间研究的实施步骤
(1)明确目的
有改善现行的工作方法,设定标准时间,检讨现行标准时间的妥当性等
(2)选定观测对象的作业
通常选定反复性较高的作业,优其就重视在制造成本中比重较大的作业
(3)选定观测对象的作业员
通常依时间研究的目的不同,对选定对象作业员也有差异,如以改善工作
为目的时,应以熟练工为之,如以设定标准工时为目的时,则以普通或稍
高技术水准的作业员为之.
(4)获得有关人员(现场负责人,作业员)的理解与协助
(5)检讨作业方法
(6)预备调查
(7)将作业分割为单位作业的单位
(8)决定观测次数
(9)实施马表观测
(10)观测结果的整理与检讨
(11)发表整理所得的结果
标准工时的构成:
作业时间+宽放时间=标准工时
宽放种类:
5.动作分析(Therblig)
Therblig是动作研究,由吉伯莱夫妇(F.B GLIBRETH,1869-1924)开发的,有18种基本动作要素的分析方法,它是用目视观察,将各种动作要素组合,因此也称为目视动作分析.
1.动作分析的意义
从作业者的动作顺序来观察要素动作,不产生附加值的作业(不合理,不平衡,不需要=3不)或作业者周边的治工具配置等.作为改善检讨之眼点的手法,叫做动作分析
2.动作分析的范围和IE手法
区分工程单位作业要素动作
手法工程分析单位作业的时间分动作分析PTS法观测手段探听到资料码表VRT目视
例切断溶接刀具研磨材料安装手伸出
刀具安装4点锁紧材料压住
切断加工电源寻找
电源操作3.动作分析的种类
目视动作分析----------Therblig分析
胶卷分析---------------Memo Motion Study
PTS法------------------WF法
4.Therblig基本要素内容大体分三大类
第一类:推行工作时必要的动作(要素)
虽然不能免掉,唯看动作顺序,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改善.
第二类:有此动作就会延迟第一类动作尽量考虑排除它.
第三类:并没有推行工作的动作(要素)
既没有执行工作的物体,应该要排除它.
*第二类和第三类列为改善的对象.
5. Therblig分析方法
左手动作Therblig 右手动作改善着眼点
左眼睛右
向容器伸手把容器移动靠向身边抓住螺丝左右同时
拿过平抓住
装配握住
6. Therblig分析方法
(1)首先使用准备好的纸张
(2)左手的分析折写在左侧的纸张上,右手的分析写在右侧的纸张上,并
记录记号和说明
(3)分析之前务必要观察数次的动作作周期,并将顺序充分记在头脑里
即可
(4)分析的起点是从取拿新材料移动时算起
(5)全周期先作要素作业予以分开
(必要时将左手,右手的要素作业各别记述之
(6)从右手(经常动的手)开始分析
(7)左手同样的分析
与右手之Therblig的时间关系要弄清楚
(8)为了能够有良好的分析,其关键在于最初要素作业分开,务必切实去
执行
(9)时间的测定使用马表.
6.动作经济的原则
1.动作经济的概要
动作经济的原则,并要为了排除人的无谓(浪费)动作,利用人工学使其动作最经济而获得正确,快速,轻松,安全的工作,提高效率的一种动作改善方法.此为美国有名的动作研究家吉伯莱慈(F.B GILBRETH)所创始的.
2.动作经济的着眼睛点
(1)尽量利用东西的力量(惯性,重力)
(2)动作以最短距离为原则
(3)工具和材料尽量靠近作业者前面的配置
3.动作经济的四项基本想法
●不必要的动作要减少(免掉)
●动作时包含双手,双脚同时活用
●动作必须采用最小范围和最短距离
●动作就排除动作物和勉强的姿势而是轻轻松松
4.动作经济原则的三项分类之原则
除了基本之外
●有关使用身体的原则
●有关作业场所的原则
●有关工具,设备设计的原则
7.工厂布置的改善
1. 工厂布置(layout)改善的重要性
工厂在推行生产活动时,务必考虑到厂房内的设备,机械,治工具,物料搬运等,如何有系统的安排与布置,期使达到最经济,安全,有效率的活用而提高生产力.
1.改善的必要性
1.1 当生产系统发生变更时
销售方式(受订生产,计划生产),品种和生产量(少品种多量,多品种少量),流程方法(连续生产,批量生产).
1.2因应技术的进步和变化时
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材料,加工方法的技术进步和更新.
1.3设计变更时
随着设计变更而工程和作业方法必须变更
1.4现状的工厂布置生产力不佳时
依据稼动分析和工程分析,现场有很多浪费.
1.5生产量常有增减时
生产量常有巨大的增减,必须换装设备和工程变更.
1.6现场有必要移动时
全工厂门间变更.
1.7新产品投入时
新产品导入生产,必须增减机械,工程和加工方法的变更.
2. 七项改善的原则
1. 目的要明确化的原则
2.考虑生产要素(4m)的原则
3.提高水平的原则
4.最短移动与流程的原则
5.利用立体空间的原则
6.安全与满足的原则
7.具有弹性的原则
3. 工厂布置的关键性
1. 必须配合制程的需要(可行性)
2. 减少物料搬运(经济性)
3. 作业方式维持弹性调整性质(调整性)
4. 在制品保持高周转率(经济性)
5. 设备投资减少(经济性)
6. 充分利用空间(经济性)
7. 有效运用人力及设备产能(经济性)
8.维持良好作业环境(安全性及舒适性)
4. 工厂布置改善的五项基本要素
●P (Product):产品或材料
要生产甚么产品
●Q (Quantity):量
以品目别,要生产多少
●R (Route):(工程)经路
如何做,使它生产
●S (Service):补助服务
可做为生产补助的动力,补助设备
●T (Time or Timing):时间
到底是下个月或是几年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