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革命
一.阶段特征:辛亥革命失败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 4年国共合作,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进行了国民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和中共斗争
经验的缺乏,大革命失败了。
分为两个阶段:
1919年5月——1923年6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3年6月——1927年7月,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革命的打击目标主要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革命的力量是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结成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组织国民革命军;党的主要力量用在发动工农群众运动方面;工作重心在城市,革命道路是由城市到乡村;这一时期我党处于幼年,缺乏理论修养和革命实践;蒋,汪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二.知识结构
三.历史现象分析
1.从洪秀全到孙中山,探求的救国救民道路,都未能成功,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只有无产阶级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成立了中共,我们才从失败走向胜利。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2.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与条件:双方都在挫折建立同盟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①经过“二七惨案”,中共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同盟者,最大限度的分化和孤立敌人。
②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有威信,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因而成为中共首先考虑合作的对象;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屡遭挫折,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③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双方都为合作做了大量工作:①中共召开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派李大钊等帮助孙中山建立联合工农群众的政党和革命武装。
②孙中山也真诚欢迎中共与他合作,接受了中共的政治主张和苏联的建议,并着手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③苏联的帮助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也为国共合作起了桥梁作用。
3.新文化运动是在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文化上反封建的继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基础。
三者的共性是都反封建,也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 5.新文化运动的分期和特点:以俄国十月革命为界,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的。
后期:有了新的发展,以介绍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倡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四.历史现象比较:
2.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革命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大力宣扬封建复古 D陈独秀等人的积极推动 2.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维新思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都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都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都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 3.五四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在
于
() A迫使政府撤消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B迫使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促使中国人民新觉醒,唤起国人的爱国热忱 D促使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4.下列事件不属于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的
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5.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重要的依据是() A.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不包
括(
) A.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妄想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锻炼了中国工人阶级 D。
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是() A革命的领导阶级 B 革命的性质 C革命的任务 D 革命的发展前途 8.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B青年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C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9.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A 日美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外国侵略势力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加剧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1.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中心问题是()
A革命与保皇 B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 C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 D爱国与卖国 1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 A主张反对封建专制 B提出了明确的反封建目
标 C主张实现共产主
义 D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13.北伐战争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或胜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首创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式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长江流域的统治 C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 D在中国彻底清除了封建势力 1 4.与以外的革命运动相比,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A以革命统一战线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B以反帝反封为革命任务 C以国内的反动军阀为革命对象 D以国内革命战争为主要手段 15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
() A国民党右派发动叛变 B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C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D共产党领导人革命的领导权,运动转入低潮16.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的性质
是() A无产阶级政党 B资产阶级政
党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
D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17.国共两党能够合作的前提
是
() A最终奋斗目标一致 B各自保持独立 C经济利益一致 D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一致 18.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具体是
指() A北京学生总罢
课 B上海工人罢工,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C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D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19.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由激进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其主要社会因素是() A民主思想的传
播B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C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 D李大钊的帮助 20.国民革命的失败,说明中共三大的哪一项内容具有前瞻性,预见性() A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B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提出要保持中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D决定建立统一战线二.材料题 1.(湖北黄冈中考题)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据材料一,二完成下表。
(2)结合所学知识,从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二,第三阶段中任选一名领袖式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说明他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了改正中国的“不足”做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
材料二: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要求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执行委员会曾感到有必要遵行此决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党在当时的斗争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取得的最主要的革命成果是什么?三.问题题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三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们的主张和作用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