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革命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革命
一.阶段特征:辛亥革命失败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 4年国共合作,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进行了国民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和中共斗争
经验的缺乏,大革命失败了。

分为两个阶段:
1919年5月——1923年6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3年6月——1927年7月,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革命的打击目标主要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革命的力量是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结成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组织国民革命军;党的主要力量用在发动工农群众运动方面;工作重心在城市,革命道路是由城市到乡村;这一时期我党处于幼年,缺乏理论修养和革命实践;蒋,汪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二.知识结构
三.历史现象分析
1.从洪秀全到孙中山,探求的救国救民道路,都未能成功,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只有无产阶级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成立了中共,我们才从失败走向胜利。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2.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与条件:双方都在挫折建立同盟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①经过“二七惨案”,中共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同盟者,最大限度的分化和孤立敌人。

②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有威信,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因而成为中共首先考虑合作的对象;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屡遭挫折,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③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双方都为合作做了大量工作:①中共召开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派李大钊等帮助孙中山建立联合工农群众的政党和革命武装。

②孙中山也真诚欢迎中共与他合作,接受了中共的政治主张和苏联的建议,并着手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③苏联的帮助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也为国共合作起了桥梁作用。

3.新文化运动是在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文化上反封建的继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基础。

三者的共性是都反封建,也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 5.新文化运动的分期和特点:以俄国十月革命为界,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的。

后期:有了新的发展,以介绍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倡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四.历史现象比较:
2.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革命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大力宣扬封建复古 D陈独秀等人的积极推动 2.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维新思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

() A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都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都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都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 3.五四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在

() A迫使政府撤消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B迫使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促使中国人民新觉醒,唤起国人的爱国热忱 D促使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4.下列事件不属于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的
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5.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重要的依据是() A.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不包
括(
) A.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妄想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锻炼了中国工人阶级 D。

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是() A革命的领导阶级 B 革命的性质 C革命的任务 D 革命的发展前途 8.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B青年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C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9.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A 日美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外国侵略势力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加剧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1.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中心问题是()
A革命与保皇 B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 C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 D爱国与卖国 1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 A主张反对封建专制 B提出了明确的反封建目
标 C主张实现共产主
义 D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13.北伐战争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或胜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首创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式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长江流域的统治 C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 D在中国彻底清除了封建势力 1 4.与以外的革命运动相比,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A以革命统一战线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B以反帝反封为革命任务 C以国内的反动军阀为革命对象 D以国内革命战争为主要手段 15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
() A国民党右派发动叛变 B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C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D共产党领导人革命的领导权,运动转入低潮16.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的性质
是() A无产阶级政党 B资产阶级政
党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
D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17.国共两党能够合作的前提

() A最终奋斗目标一致 B各自保持独立 C经济利益一致 D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一致 18.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具体是
指() A北京学生总罢
课 B上海工人罢工,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C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D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19.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由激进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其主要社会因素是() A民主思想的传
播B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C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 D李大钊的帮助 20.国民革命的失败,说明中共三大的哪一项内容具有前瞻性,预见性() A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B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提出要保持中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D决定建立统一战线二.材料题 1.(湖北黄冈中考题)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据材料一,二完成下表。

(2)结合所学知识,从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二,第三阶段中任选一名领袖式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说明他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了改正中国的“不足”做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

材料二: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要求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执行委员会曾感到有必要遵行此决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党在当时的斗争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取得的最主要的革命成果是什么?三.问题题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三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们的主张和作用各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