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统计一词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统计学。
2、统计是认识现象 ________方面的实质性工作。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活动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
4、凡是 ________的,在 ________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总体。
5、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作__________,它是组成总体的 __________。
6、统计学研究的特点是 __________ 、总体性和 __________ 。
7、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__________ 、统计整理和 _____________ 四阶段。
8、指标是说明 ______________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____ 特征的。
9、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分,可把变量分为________变量和 ____________变量。
10、按变量的性质分有 ______________变量和 ________________ 变量。
11、按总体单位数量是否可以计数(或总体单位数的有限性)进行区分,总体有_______________ 总体和 ________________ 总体。
12、我们研究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全部居民户便构成________,而每户居民则是 _________。
13、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价值,属于 _____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种类属于_____标志。
14、在全市的工业普查中,机器台数是____________指标,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是______________指标,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所有工业企业是总体。
15、工厂的设备台数、工厂的人数属于_______变量,而人的身高、体重属于_______变量。
16、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17、了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龄构成进行的统计调查,其统计总体是____ ,总体单位是 ______。
18、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有_________________ 标志和 _____________ 标志。
19、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有_______________ 指标和 ____________指标两类。
20、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_________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 _________特征。
21、统计学是一门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统计数据的 ___________科学。
22、统计学的分科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第二章与第三章统计调查与整理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 与 _________。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
3、统计调查的主要组织形式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4、统计调查可采用____________表和 __________ 表两种形式。
5、调查单位是 _____________ 的承担者,而 ____________ 则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6、数据整理通常包括数据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7、审核数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8、次数分布由两个要素构成: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
9、对于连续变量,组限可以采取 ______的方法,根据“ ________”的规定解决不重的问题。
10、为消除组距不同对频数分布的影响,需要计算________________ 。
11、常见的频数分布曲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12、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13、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 _________ 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_______ 的过程。
14、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是统计调查的两项基本要求。
15、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
16、工业企业职工普查中,调查对象为工业企业全部职工,调查单位为____ ,填报单位为____。
17、按调查范围不同,统计报表分为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
18、普查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__ 全面调查。
19、抽样调查是以______________指标数值来推算________________ 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
20、人口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由于它涉及范围广,所以需要用 _______________ 资料加以修正。
资料多层汇总,往往会产生__________ ,21、次数分布的要素主要有和。
22、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 称为,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则称为。
23、在市场经济中,对某项事业的投资随着利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的分布就是分布,而人口总体按年龄大小分布,一般是因此投资额按利润大小分布。
24、在次数分布数列中,称为。
表示各组单位数的次数,又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相比25、组距数列按各组组距是否相等分为_________和。
26、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 各组一般包括变量值的单位,这叫做“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
单位,而不包括变量值的27、是各组变量值的中点数值,计算公式是28、用组中值来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假定各组的变量值在本组范围内呈。
29、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按标志分组,也可按标志分组。
30、统计分组同时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的过程;对总体单位而言,是的过程。
31、统计表从内容上来看,由和两大部分构成。
第四章与第五章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与分布的数值特征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是计算和的基础。
2、强度相对指标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称之为,反之称为。
3、检查考核中长期计划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
4、保持相对指标的可比性,主要是指计算指标的基础数据所包含的内容、、和方面的可比。
5、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3( A),积累率为25%( B),这里( A)为相对指标;( B)为相对指标。
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______和。
7、成数是将对比的基数定为而得到的相对数;系数和倍数是将对比的基数定为而计算的相对数。
8、统计中的变量数列是以为中心而左右波动,所以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9、利用组中值计算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分配的,计算结果只是一个值。
10、标志值次数多少对平均数的影响有的作用,所以又称为。
11、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它是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平均数。
12、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和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都可以用几何平均数计算13、中位数是为于数列的那个标志值,众数则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标志值。
14、标志变动度指标是衡量的尺度,它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成的关系。
15、某厂生产某种产品30000 件,其中一等品27000 件,一等品率为,其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
第六章动态数列1.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和。
2.在时间数列中,是基本数列,和是派生数列。
3.绝对数时间数列按其指标性质不同,分为和。
4.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和。
5.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的数量差异,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则是社会经济现象在的数量差异。
6.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7.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8.在使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若现象的变化存在着周期性,则时间数列间隔以为逐项移动的时间长度。
9.增长速度有两种:⑴⑵。
10.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是一种平均数。
11.测量季节变动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2.动态数列的总变动 Y 可以分解为以下四种变动形式:T、 S、C、I 。
当四种变动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Y=,当四种变动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关系,Y=。
第七章统计指数1.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
2.统计指数中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和。
3.编制拉氏数量指标指数,一般以为同度量因素;编制派氏质量指标指数,一般为同度量因素。
4.指数因素分析可以从和两方面分析。
5.平均数指数的基本形式有和。
6.可变构成指数分解为和。
7.物价上涨以后,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少买15%的商品,则物价指数为,物价上涨了。
8.某企业某产品2004 年产量比2003 年增长了14.7%,生产总成本增长了9.8%,则该厂 2004年的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为,下降了。
9.劳动生产率的可变构成指数为119.6%,结构影响指数为 110.2%,则劳动生产率的固定构成指数为,这是以形式进行平均指标指数因素分析的方法。
10.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等于指数的乘积;总变动指数的绝对增减量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减量的。
11.反映一种产品的数量变动的指数称为,综合反映多种产品数量的变动程度的指数为。
12.在加权调和平均价格指数中,使用的权数是,在一定条件下,这是综合指数公式变形。
13.在计算综合指数过程中,同度量因素除了起到的作用外,还起到的作用。
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按相关的方向,相关关系可分为和。
2.判定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
3.相关系数等于1,表明两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等于—1,表明两变量之间。
4.在由积差法测定相关系数时,相关系数r 取正或负只决定于,r 的符号与的符号保持一致。
5.在线性相关中,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则称为;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则称为。
6.用于描述变量之间关系形态的图形称为;用于度量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称为。
7.相关系数 r 的取植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