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类,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二个类群,并且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都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关于节肢动物的内容在一开始就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节肢动物。
然后通过“观察与思考”提供的节肢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概括节肢动物的特征以及两种昆虫的相似点多。
之后教材以蝗虫为例介绍了它的形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于陆生生活的意义。
最后,教材通过正反两面简要介绍了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急切想要了解自己周边的一切生物。
因此教学中应当运用一切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
PPT以及蝗虫模型展示,直观性强,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但同时也会存才纪律问题。
因此在课前要给学生强调纪律以及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节肢动物的只要特征;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
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阅读、分析和综合
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关注并热爱大自然,关注野
生动物的保护。
四、教学重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六、教师准备:1.蝗虫结构模型
2.蝗虫、蜈蚣、七星瓢虫、蜘蛛、虾图片(PPT)
3.蝗虫标本
七、教学过程
八、反思:根据新课标,现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概念教学。
因此在此次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我对于本课中关于节肢动物和昆虫的概念重点进行了讲解。
尤其是在总结节肢动物概念的时候让学生先自己分组交流讨论,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念的总结。
最后快速回归课本,使学生把自己概括出来的概念和课本上的概念进行比较。
让学生明白概念应该用更简洁更科学的语言描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也对以后的概念教学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九、板书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观察与思考
二、昆虫主要特征
身体分节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和三对足。
三、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供人类食用(虾等)
2.工业原料(家蚕等)
3.鱼类饵料(红虫等)
4.完成植物传粉(蜜蜂等)
5.抑制害虫(七星瓢虫等)
6.制造药物(蝉蜕等)
7.传播疾病(蚊等)
8.危害农作物(蝗虫等)等等。
灵中.沈科
201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