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理解并记忆
布置任务:利用英特网完成三
学生自主探究
个问题, ①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
探究学习
是? ② 中国哪一年正式接入因 特网的 ?③中 国四大 骨干网
是?并引出 IP 地址概念
讲解 IP 地址并布置习题
学生理解并完成习题
提高:学件中关于 IP 地址的更
多知识
领域 1) 培养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 和研究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 1、IP 地址 2、域名的含义、组成结构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利用幻灯片展示诗句“九度附
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
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下册
第十章“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的内容。主要学习 的是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常见应用, 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 内容也比较 抽象。本课内容属于新授课, 1 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 经过第一学期的 学习,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 网络以及网络的应用 一直是学生特别有兴趣的, 特别期待的, 他们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及应 用已不是从零开始, 特别是对因特网的使用已相当的熟悉, 对电子邮 件的使用已不陌生。 然而网络知识模块的内容理论知识偏多, 学生不 容易理解和接受,对网络系统知识了解少之甚少,让学生了解、熟悉 这些相关网络设备并培养对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三)教学设计思想
导入
提问表述了什么现象?(信息
学生思考回答
传递方面)
引入网络信息
讲解网络概念
理解
布置任务:在我们学习的机房
学生完成任务
中哪些设备将我们的计算机连
成网络?
教师总结并实物展示基础网络
学生加深认识
设备
提问:我们曾经利用网络做哪
学生思考回答
些事情?网络能够为我们做哪
些事情?
总结:网络的功能
结合机房讲解网络的分类
常见网站,引出域名概念,并
详细解释其结构、组成以及常
见机构名和顶级域名
布置任务:写出以下网站的域
学生自主探究
名并访问①南京市政府网站②
北京大 学网站 ③西祠 胡同④
ibm 公司网站⑤美国白宫网站
设计意图 络概念,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参 与到学习过程中,并通过 探究活动加深网络概念以 及网络设备的认识 利用学生参与或生活中的 网络服务,了解计算机网 络的功能 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利用掌握新的知识, 理解、 消化和深化 知识点提升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加深 域名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⑥ google 台湾网站
布置任务:查找刚刚访问的网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加深
站的域名及其对应的 IP 地址, 任务
IP 与域名的理解和消化
填入书上表格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
学生回忆
布置探究作业:调查你或者你
利用任务驱动法, 采用技能掌握 —应用的教学模式, 通过呈现一 系列的具体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掌握新的知识, 并通 过技能应用达到理解、消化和深化知识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 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功能以及分类 2) 掌握网络的 IP 地址知识 3) 掌握域名基础知识
2、技能领域 1) 初步认识基础网络设备 2) 学会判别正确的 IP 地址 3) 能够依据网站名称拼写出域名
本教学设计的特色: ①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到 学习活动中, 将新知识和身边的事物联系, 把枯燥的知识蕴藏于任务 中,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②利用网页作为学件,通过有效 组织和呈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于分层次教学,有助于学生知 识拓展。
探究学习,填入书中 通过课后探究作业,加深
总结
的家人(包括单位)使用的计
表格
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
算机如何接入因特网
消化,拓展知识点,并预
习新课
(七)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通过诗句引入网络, 较好的抓住了学生的吸引力, 调
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在内容设计上环环相扣,通 过布置详细、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利用技能掌握 ---- 应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消化新知识,教 学效果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