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锦瑟》教学设计--优质课定稿

《锦瑟》教学设计--优质课定稿

《锦瑟》教学设计
导入:
在晚唐的落日余晖中,有一位踏步而来的歌者--李商隐。

他一生陷入党派之争: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受李党王茂元厚爱而招为女婿。

由此陷入了牛、李两党斗争的政治漩涡,在夹缝中求生存,再也未能有机会施展抱负,人生失意,抑郁终生。

他一生情路坎坷。

婚前与柳枝有过无疾而终的初恋,与随公主修道的宫女宋华阳有过一段不为世俗所容的恋情。

婚后与王氏琴瑟和鸣,感情深厚,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

其妻王氏病死前,夫妻俩竟未来得及见上一面。

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最喜欢弹奏瑟,他写诗追忆亡妻:“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他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锦瑟》这首诗作于诗人46岁罢官后回郑州闲居之时,写完这首诗后就在第二年(47岁)就病故。

【学习目标】
1. 结合注释讲述诗歌内容。

2. 品味诗歌丰富的意蕴。

3. 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一、初步感知
导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3、本文取诗歌开篇两字为题,如果另从诗中摘取词语重新拟题,你会怎么选择?
有的同学一边看一边勾画,圈点勾画应该是我们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涵泳品味
(一)品读首尾两联:
1、在首联当中作者为什么看到“锦瑟”而“思华年”?
(1)这个五十和什么联系起来呢?他的年龄,你怎么跟我年龄那么巧合呢?
(2)锦瑟-悲,触发了回忆。

在史记封禅书里,太帝就是黄帝的苏子,使素女谈瑟,太帝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悲,他就想控制住这种悲,你猜怎么着?可他控制不住,于是他就把这个五十弦的瑟改成了二十五弦。

你看从瑟的历史渊源来说,它的确传达出一种悲。

下面这句话同学们来说,你的五十弦呀每一根都---接着我的话说,你的每一根弦弹奏出来的声音都引起来了我心灵地拨动和震颤。

2、诗人主观上想“思华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
无端,责怪。

可待追忆,追忆是主观上去回忆,有刻意回忆的意思。

为什么主观上不想“思年华”,我们还得从中间两联入手。

3、诗人的惘然之情持续多久了?
有一个时间的问题,他说此情可待成追忆指的是什么?是现在,只是当时已惘然指的是哪一个时间?过去,现在过去,过去是惘然的,这样的惘然之情现在更加惘然,在我心里藏了很久了。

有时间问题:“现在——当时——”谁来补充?应该补上“现在”,意思是现在回忆起来就更加悲伤,比原来还要悲伤,这种悲伤已经在我心中几十年了,所以每一次回忆起来都无限悲伤,哪里是现在才有呢?
(二)品读中间两联
1、中间两联每句意在表达什么?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颈联的意境(画面)。

品读建议:
1、找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进而把握典故的用意和诗人情感。

2、运用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画面),体会诗人情感。

3、反复诵读,读出情感。

•颔联品读展示:
1、“庄生晓梦迷蝴蝶”运用了什么典故?你把握了哪个关键字?
2、“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了什么典故?作者意在表达什么?你把握了哪个关键字?
晓梦-短暂美好虚幻
先看上联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个典故原意是什么?原意是什么呢?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叫物化,事物之间没有界限,比如生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在这里是人与物之间没有界限,人就物化了,那李商隐是用这个意思吗?
对,不是用的原意,那他的用意是什么?怎么去猜测他的用意呢这个句子有一个关键字是?迷。

第二句也是用典吧,这个典故原意是什么?上联关键字是迷,下联是?托,读诗要找关键字。

这两个关键字表达什么情感呢?交流一下。

上联迷茫,下联凄凉,伤春之心死而不已,托杜鹃用啼叫来表达,杜鹃是怎么叫的?杜鹃啼血。

•颈联品读展示:
1、“沧海月明珠有泪”运用了什么典故?作者意在表达什么?你把握了哪个关键字?
2、“蓝田日暖玉生烟”运用了什么典故?作者意在表达什么?你把握了哪个关键字?
3、这一联很有画面,请同学们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颈联的画面。

接着往下看,看颈联。

颈联的典故是什么意思?上联关键字是泪,下联关键字是烟,你语言的敏感很好。

不是一个典故,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①沧海遗珠,在沧海里遗漏了一颗美丽的珠子,没有人去采它。

说明这个珠子无人赏识。

②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就是说海里面的珠,在月亮最亮的时候最饱满,当月亮不亮的时候它也就最虚亏。

③珠有泪,鲛人泣泪,颗颗成珠。

就是说南海有一种鲛人,这个鲛人流下的泪水能变成珍珠。

李商隐把三个典故柔和在一起,又把重点放在了泪上,你们说,这个意思清楚不清楚?好,你来说,清楚什么了?下联也糅合了三个典故这句诗也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①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②玉生烟,产玉的地方,上空往往会有一层烟,说明地下有宝贝(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③玉生烟又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爱慕韩重,并想嫁给他,但没有成功,因此抑郁而死。

韩重从外地游学回来,前往她的墓上哀悼。

忽然紫玉出现,赠送明珠给韩重,并对他唱歌。

韩重想抱住她,紫玉却像轻烟随风而去。

好,同学们,李商隐又把三个典故,,放在烟上,说明白了?对烟的敏感度有待提高,在中国诗文中,烟这个字经常出现,有一本书,叫往事并不如烟。

烟--虚无,飘渺。

联系前文如梦如烟。

总起来看,中间两联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感受:梦幻——凄厉——寂寥——飘渺。

这些特点暗合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于是诗人选择了相关典象,营造了动人的意境,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这就是《锦瑟》一诗的中间两联含义,我们这样把他破译了。

加上首联和尾联,整体意思就很清楚听瑟引发华年之思的感受:梦幻——凄厉——寂寥——飘渺,从而更加惘然伤感。

让我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来朗读这首诗,品味这种美。

我们推荐一位同学,好吗?
三、主旨解读: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师总结:一曲锦瑟解人难,那么,这首诗中,他追忆“此情”到底是什么情感?自宋元以来,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古人讲,诵其诗,读其书,知其人。

(展示幻灯片)找学生读作者背景
再让学生交流发言。

师:李商隐一生是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的一生!PPT王蒙先生就曾说:“”一曲《锦瑟》弹罢,一个憔悴的背影消逝于凄婉的琴韵,留给读者无尽的怅惘。

在大师的面前,我们的探究虽然渺小,但是我们依然用最虔诚的心去聆听和感受。

《锦瑟》这个诗是当时李商隐和一个宫女,他们两个有过一段很美好的故事,但是他们后来分开了,这是首是用来怀念这段故事的。

但是也有人说他是自伤身世。

后来又有人说不对,“锦瑟”是一种乐器的名字,是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最喜欢弹奏的。

明白什么了?这首诗是表达怀念,追悼亡妻的。

又有人说,这首诗既不是爱情主题,也不是追悼亡妻,他表达的是自己诗歌创作的特点。

说这首诗是李商隐整个600多首诗的“序”。

现在李商隐诗比较好的版本就是这本《李商隐诗歌集解》,说《锦瑟》是他的一篇序文,这个观点是钱钟书学者提出来的。

又有人说,《锦瑟》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所表达的是自己一生当中不得志。

还有人说,这首诗不能用具体的内容概括它,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也有政治不得志的怅然若失,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把它定为某个具体的意思。

所以,“一篇《锦瑟》解人难”啊!同学们,你们希望是哪一个?这里涉及到一个读诗的规律问题,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呢?(眼神充满期盼)李商隐这首诗有作者的意义,而读者在读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读者意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常见的几种对《锦瑟》的解读: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

(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恋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

(自伤身世)
……
斯人已逝,其诗永存。

让我们再次一起诵读这首唯美、伤感的千古绝唱。

以此向李商隐致敬,向唐诗的美妙致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