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情感
3.情绪智力
4.心境
5.激情
6.应激
7.
二、填空题
1.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反应。

3.情绪情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信号功能、感染功能、动机功能。

4.表情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5.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

6.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趋势是:以外显为主向以内隐为主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冲动为主向以自制为主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社会性需要为主转变,从情绪体验的时间和内容上看,情绪体验的持续性延长,体验丰富。

7.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则,即:以诚相待、互助互利、待人如待己、相互理解、具有宽容精神、不可轻信别人,也不应该猜疑所有的人。

三、判断题
1.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
2.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

(√)
3.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在总体上是平静而愉快的。

(√)
4.儿童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了量变与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
5.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儿童道德情感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转折年龄主要集中在约8 – 9岁之间。

(√)
6.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发生,但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中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增强,情绪
1
发生的频率降低,情绪发生的延后时间增长,情绪具有来得快、去得慢的特点。

(√)
7.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他们在违反自己所接受的行为准则时,就会引起痛苦的过失感。

(√)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大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四、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影响人身心活动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其功能表现在:( ABC )
A 信号功能
B 感染功能
C 动机功能 D迁移功能
2.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D )
A 快感度 B紧张度 C 强度 D 激动水平
3.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BCD )
A 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
C 消化系统
D 腺体活动
4.情绪的外部表现可分三个方面:( ABC )
A 面部表情
B 体态表情
C 言语表情
D 精神状态
5.情绪状态主要有三种,即:( ABC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冲动
6.情感的种类有三种:( ABC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责任感
7.小学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BCD )
A 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B 内容不断丰富
C 深刻性逐步增加
D 稳定性增强
8.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一向特点表现在:( ABCD )
A 情绪体验迅速
B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
C 外露性和内隐性并行
D 体验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特点
9.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BC )
A 自尊心强烈而敏感
B 情感的社会性增强
C 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
D 责任感进一步发展
10.情绪智力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 认识自身情绪
B 妥善管理情绪
C 自我激励
2
D 认识他人情绪
E 人际关系管理
五、简答题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情绪与情感有哪些种类?不同种类的情绪积极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4.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情绪发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5.中小学生应该怎么样自我调控情绪?
6.简述情绪活动中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

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答题要点:
(1)《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2)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例如,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烂、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

积极而正常德情绪体验尸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