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栽培学2

水稻栽培学2


一般催芽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①高温破胸
一般要求在24h内达到破胸整齐。先将种谷在50~55℃温水中预热5~ 10min,再上包密封,保持35~38℃,以增加胚的呼吸强度,缩小种胚活动强 度之间的差异,使破胸露白迅速,温度偏低则破胸不齐。杂交稻种催芽温度 不宜过高,以30℃为宜; ②适温齐根芽
破胸后种谷呼吸强度剧烈,温度迅速增加。由于呼吸热的积累,温度可 上升达40℃以上,灼伤根芽,产生“烧芽”现象,这是催中的危险期 ( 适 温 催 芽 ) 。因此要求通气和降温,经常翻堆散热,并淋25℃温水,保持谷堆温度在 25℃左右,促进齐根芽(保湿促芽);
②幼苗期(扎根期 ) 指1叶展开至3叶期。此时秧苗通气组织尚未健全, 根系生长所需氧气主要依靠空气直接供应,故应采取露田与浅灌相结合的管水 方法,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后浅灌为主。早、中稻秧苗如遇寒潮低温,则应 灌深水护苗,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进入3叶期胚乳残存率已不足10%,第3 叶完全抽出时胚乳养分耗尽,故3叶期称为离乳期。此期幼苗能否顺利由异养 转为自养关键在于早施断奶肥。断奶肥应提早到1叶1心期施用为宜。及时补充 氮源,有利幼苗从异养转入自养。
第三章 水稻基本栽培技术
一、育秧 二、稻田耕整、种植密度与移栽 三、水稻营养与施肥 四、稻一)壮秧的标准及意义 (二)播种期、秧龄及播种量的确定 (三)种子处理与催芽
(四)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
(一)壮秧的标准及意义 1、秧苗的类型
①小苗:一般指3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秧苗。 ②中苗:一般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 ③大苗:一般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 ④多蘖壮秧:一般指6.5-9.0叶内移栽的秧苗。
(2)施足底肥 秧田施足底肥是培育壮秧的重要措施之一,应 注意有机肥和磷钾肥的配合施用。
(3)落谷稀 播种要按厢定量,均匀落谷,播后轻轻踏谷,使 种子陷入表层泥浆中,起保暖防冻,抗旱防冲,秧苗容易扎根立 苗的作用。
(4)秧田管理
①芽期(立苗期) 从播种到第1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此时秧苗耐低温 能力强,而对氧气反应敏感,供氧好坏是影响扎根立苗的关键,所以播后秧板 不宜上水,只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只在沟中灌水,保证充足氧气。如出现霜冻 、巨风、暴风等特殊天气,应暂时灌水护芽,风雨过后再排水晒芽。
杂交水稻为发挥杂种优势和节约种子,更把培育多蘖壮秧。以蘖代苗,作为 高产的重要关键。
(二)播种期、秧龄及播种量的确定
1、播种期
水稻播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
播种期应与当地种植制度相适宜,一年只种一季 水稻的,播种期不受前作限制,只要日平均温度达 到便可播种;一年二熟或三熟地区,稻田前作的收 获期限制着水稻的播种期。播种过早,秧龄过长, 会提早抽穗而减产;过迟,生育期短,产量低,而 且还影响后季作物的栽培。
③成苗(秧)期 指3叶期以后至移栽。秧苗体内通气组织已发育健 全,根部氧的供应可以由地上部下运,应保持秧田有水层,并利于秧 苗吸水、吸肥。因此在3叶期,稀播大秧应浅水灌溉,不断水,带土 秧要保持湿润,不留水层,以水控苗,防止徒长。4~5叶时,应施一 次接力(提苗)肥,同时每公顷用2.25~3.0kg多效唑混沙300kg或兑 水1125kg均匀撒喷于田内,以壮苗防徒长。以后视苗情酌量补施1~2 次肥。起身肥(送嫁肥)是指秧苗即将移栽时的追肥,它的作用在于秧 苗吸氮后,造成体内高氮高糖,以增强秧苗的发根力。一般在移栽前 3~5d,叶色褪淡的基础上施尿素30~45kg/hm2。
2、播种量 (1)播种量确定的原则
适宜播种量的标准,以掌握移栽前不出现秧苗群体因受光照不足而 影响个体生长为原则。 (2)影响播种量的因素 秧龄:秧龄短的中小苗播种量可稍大,秧龄长的大苗须减少播种量。 育秧季节温度:温度高少播,温度低可适当多播。 育秧方式:旱育秧一般要比湿润育秧播种量大。 杂交稻与常规稻:杂交稻用种量要少。
3、壮秧的意义
在南方稻区,特别是双季稻,水稻秧田期常占全生育期的1/4-1/3,营养生 长期则有1/2-2/3在秧田期度过,所以秧苗好坏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从生产实践看,壮秧栽培后返青快,起发早,生长整齐,容易形成大穗,在 同样栽培条件下,壮秧容易高产。
从秧苗生理看,壮秧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生长锥粗大,根、茎、蘖原基分 化数量多,质量好;大维管束数目多,水分、养分输导能力强,移栽大田后, 抗逆性和各器官出生的数量和生理功能都比弱秧好,一次枝梗和每穗粒数明显 增加,因而比弱秧增产。
(三)种子处理与催芽
水稻播种前除需要进行晒种和精选种子外,还必须进 行浸种与消毒。浸种是为了让种子吸水迅速充分,便于发 芽。消毒是为了避免种子带菌到大田侵然和传播。消毒与 浸种同时进行。消毒目前多用药剂或1%生石灰澄清液浸种, 对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的等有特效。 或用多功能专用浸种剂浸种,既消毒,又状根健苗。药剂 浸种后均需要用清水洗干净,如种子尚未吸足水分,还需 要继续浸种,待吸足水分后再催芽。
各类秧苗各有特点,大苗的个体发育好,易于调整穗粒结 构;中小苗便于调节季节,容易获得较多的穗数。但两者均有 不足之处,在生产中要根据具体条件,配套应用,相辅相成。
2、壮秧的标准
形态特征: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体、适当秧龄
生理特性: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 根力和抗逆性强等。
③摊晾炼芽
当谷芽和根达到播种要求长度时,催芽结束。为了 使芽谷能适应播种后的自然环境,催好的芽谷,一般要 求摊晾炼芽,置于室内摊放一段时间,再行播种。若天 气不好,可将芽谷摊薄,待天气转晴后再播种。
晚稻播种时的气温高,谷种经浸种消毒后放置室内 1~2d便自然发芽,或采用日浸夜露2~3d亦可发芽。
播种:按适宜播种将芽谷均匀撒于苗床 水稻播种机
(四)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
1、露地湿润育秧又称半旱秧田育秧,是应用最广的育秧方式。 其技术环节如下:
(1)整地作厢 秧田宜选择排灌方便,向阳背风,土质松软, 杂草少,肥力较高的田块,整地要求平整、细碎绒和,经澄实 1~3d后,排水晾底,再开沟作厢,一般厢宽1.3~1.5m,厢沟宽 0.25~0.30m,沟深1.5m,厢面平整,不渍水,无杂草及残茬外 露,使种子能嵌入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