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南新区管委会,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重庆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8‟79号)要求,结合万州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规范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审批制度改革。

(二)推动部门间的数据交换、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和综合管理。

(三)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全面规范政府行政审批行为。

(四)实行与市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交换管理。

(五)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全区信息化及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二、建设原则
在区政府的领导下,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工协作。

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组织推进和工作协调,明确镇乡街道、区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中的任务。

(二)循序渐进,分布实施。

结合全区现有电子政务资源现状,合理确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阶段目标。

先将建设领域并联审批事项和电子政务建设相对成熟的行政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然后逐步扩展。

(三)技术实用,制度配套。

在充分运用各部门原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注重升级及
功能扩展,确保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高性能、高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同步建立相关配套制度。

(四)依法依纪,强化监督。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要与深化“创新服务、促进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执行行政审批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行政首长问责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相结合,强化对行政审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拓展源头治理腐败工作领域,促使行政权力运行廉洁高效。

三、建设内容
(一)系统基本构成
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依托市政务外网及互联网,实现“两纵一横”。

一横:实现区电子监察中心横向对区级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进行监察;
第一纵:实现市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中心与我区电子监察中心之间建立数据集中和垂直监管关系;
第二纵:实现市级行政审批部门对我区对口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批进行垂直监管。

(二)系统建设任务
1.制定相关制度。

制定《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标准与规范》、《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绩效评估指标》等制度,作为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实用手册。

2.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数据采集交换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全区统一建设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区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把各自的行政审批系统过程数据接入全区电子监察系统,构建区行政审批数据采集交换体系,建设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数据库。

通过万州区建设领域并联审批平台,实现对并联审批过程数据的采集、监控。

3.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核心软件移植和研发。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核心软件是系统建设的中心,充分利用、移植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合理板块进行应用研发。

4.电子监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以万州区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为网络平台,采用IP监控技术在区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审批大厅内布放针对服务窗口的一对一监控点,建成点对点监控体系。

5.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从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网络间的访问控制等五个方面全方位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

(三)系统体系架构
1.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包含两大综合系统,一是视频监控综合系统,二是数据监控综合系统。

2.视频监控综合系统由区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审批
大厅各服务窗口的监控点构成,监控数据信息连接到区电子政务骨干网上的桌面终端,供相关部门及人员调用查看。

3.数据监控综合系统由审批系统和监察系统组成。

审批系统由一系列的审批子系统构成。

该系统通过行政审批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及交换。

监察系统由审批子系统一对一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统一的监察数据库子系统、审批数据监察子系统构成。

其中,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把各审批系统的有关数据采集到统一的监察数据库中,审批数据监察子系统对该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监察,实现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整体功能。

4.网上行政审批系统。

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内网上使用的审批系统,二是在外网(互联网或门户网站)上使用的审批系统。

要求这两个系统的业务数据时事相互交换。

(四)系统主要功能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具有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辅助决策功能。

四、建设步骤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先易后难、逐步扩展、分步实施”的工作步骤进行。

(一)部署准备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1月)
1.完成前期调研。

制定《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
统建设工作方案》和《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技术规划》,部署系统建设任务,委托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报告和经费预算,完成立项审查,并进行详细系统方案设计,编写项目招标书,确定集成开发商。

2.完成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程序优化,制定《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标准与规范》、《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绩效评估指标》等制度。

(二)全面实施阶段(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
1.一期工程(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
(1)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中心;构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数据交换体系、建设区级部门行政审批数据监察系统;安装统一视频监控系统;对国内较为成熟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进行移植和研发;完成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技术开发和设备采购、安装。

(2)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已相对成熟和具备运行能力的区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行政审批项目试点运行。

2.二期工程(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
在一期工程试点运行基础上,逐步扩充到全区所有具有行政审批项目的区政府各部门,完成我区电子监察中心和市级电子监察中心的联网;实现市级行政审批部门对我区对口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批联网。

(三)拓展功能阶段(2010年2月以后)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其它领域。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实现预期目标,成立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白文农任组长,区政府副秘书长张文,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局局长戚万红任副组长,区委副秘书长、区机要保密局局长毛天伦,区政府副秘书长、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管委办主任牟东安,区政府副秘书长、区政府法制办主任刘道平,区发改委主任谭俊英,区财政局局长赵昌辉,区公安局副局长沈立新,区信息中心主任李春,电信万州分公司总经理徐和明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监察局,负责领导小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日常工作,戚万红兼任办公室主任,区纪委常委、区纪委(监察局)办公室主任吴凯峰,区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周友兴,区财政局纪检组长周宗琼,电信万州分公司副总经理何大明任办公室副主任,并从区纪委(监察局)、区信息中心、区政府法制办、区财政局、电信万州分公司各抽调1名工作人员。

(二)明确职责分工
区监察局会同区信息中心负责系统建设总体目标推进;
区政府法制办、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管委办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和规范,并对系统建设的有关规范性文件作备案或审查;区信息中心会同电信万州分公司负责系统规划建设、网络技术和安全保障工作,协助区监察局制定万州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规范,对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移植、改造及系统运行进行指导;区发改委负责项目审批和投资概算审查;区财政局负责系统建设的资金预算和落实;区公安局负责对电子监察项目安全性进行审查;区机要保密局负责对电子监察项目的保密性进行审查;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区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