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操纵与避碰实验报告

船舶操纵与避碰实验报告

实验(实践)1 船舶操纵性试验
1.实践内容(1)(选做):
旋回试验(满载、压载),实践要求:完成操作、记录、绘图,求出旋回要素。

1)试验方法:
(1)保持船舶直线定常航速;
(2)旋回之前一个船长时,记录初始船速、航向角、及推进器转速等;
(3)发令,迅速转舵到指定的舵角,并维持该舵角;
(4)随着船舶的转向,每隔不超过20秒的时间间隔,记录轨迹、航速、横倾角、及螺旋桨转数等数据。

(5)在整个船舶旋回中,保持舵角、转速不变,直至船舶航向角旋回360º以上。

2)实验报告内容
(1)初始状态:船舶首、尾吃水、排水量,初始船速、主机转速。

(2)环境条件:水深、波浪(浪级,涌浪的周期及方向)、流向流速、风向风速。

旋回轨迹和旋回要素绘图
离、超越角。

1)试验方法:
以10º/10º(分子表示舵角,分母表示进行反向操舵时的航向角)Z形操纵试验为例:(1)保持船舶直线定常航速;发令之前记录初始船速、航向角、及推进器转速等;
(2)发令,迅速转右舵到指定的舵角(10º),并维持该舵角;
(3)船舶开始右转,当船舶航向变化量与所操舵角相等时,迅速将舵转为左舵到指定的舵角(10º),并维持该舵角;
(4)当船舶航向改变量与所操左舵角相等时,迅速将舵转为右舵到指定的舵角(10º),并维持该舵角;
(5)如此反复进行,操舵达5次时,可结束一次试验。

除上述10º/10ºZ形操纵试验之外,根据需要,还可进行20º/20º、5º/5ºZ形操纵试验。

2)实验报告内容
(1)初始状态:船舶首、尾吃水、排水量,初始船速、主机转速。

(2)环境条件:水深、波浪(浪级,涌浪的周期及方向)、流向流速、风向风速。

Z型试验绘图
1)试验方法
(1)保持船舶直线定常航速;发令之前记录初始船速、航向角及推进器转速等;(2)发令,将主机由全速进车改为全速倒车;
(3)船舶开始减速,当船舶对水速度为0时,可结束一次试验。

2)实验报告内容
(1)初始状态:船舶首、尾吃水、排水量,初始船速、主机转速。

(2)环境条件:水深、波浪(浪级,涌浪的周期及方向)、流向流速、风向风速。

(3)试验数据,绘图,求出冲程等要素
停船轨迹绘图
实验(实践)2 船舶靠离泊操纵
1.实践内容(1)(选做)
靠泊操纵,实践要求:制定靠泊计划、航道航行及减速、拖轮的正确配置、靠泊操纵(包括满载顶流靠泊、压载顺流掉头靠泊)。

1)实验方法和主要事项
(1)事先做好计划:
在有流港口,船舶多采用顶流靠泊方式,静水港或流较弱时则考虑顶风靠泊。

根据船舶和环境情况考虑是否使用拖轮或抛锚靠泊。

(2)带缆顺序:
一般先带头缆,并迅速收紧挽牢。

待船体靠岸并就位之后,再带前倒缆、前横缆。

尾部先带尾倒缆,然后带尾缆和横缆。

有较强吹开风或吹拢风影响时,一般先带首横缆,也可将头缆和前倒缆同时带上,并迅速收紧。

2)实验报告内容
(1)记录航行操纵过程,内容包括时间、船位、车舵命令和缆绳、拖轮或锚操纵行动过程
(2)操纵过程(示意图)与心得体会
2.实践内容(2)(选做)
船舶离泊操纵,实践要求:制定离泊计划、拖轮的正确配置、离泊操纵(包括满、压载顶流离泊、离泊掉头)。

1)实验方法和主要事项
(1)事先做好计划:
为防止车舵触碰码头,一般采取尾先离,根据船舶和环境情况考虑是否使用拖轮,锚的使用取决于靠泊时是否抛锚抛锚。

(2)解缆顺序:
先单绑,根据操纵需要使用倒缆,船尾清爽后才可以用车。

2)实验报告内容
(1)记录航行操纵过程,内容包括时间、船位、车舵命令和缆绳、拖轮或锚操纵行动过程
实操和观测记录
(2)操纵过程(示意图)与心得体会
实验(实践)3 人员落水的应急船舶操纵
1.实践内容(1)(选做)
完成WILLIAMSON TURN,接近落水者。

1)实验方法
Williamson 旋回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驶近落水者的位置较为精确,在夜间或能见度
不良时是有效的接近落水者的操船方法,多数船舶的人员落水操纵试验均采用这种方法。

它最适用于上述的“延迟行动”。

对于“立即行动”和“人员失踪”也适用。

但该法的所需时间较长。

操纵要点如下。

(1)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
(2)当转向角达到45º~60º时操相反一舷满舵;
(3)船首距原初始航向的相反方向相差20º时回正舵;
(4)待船舶航向变为初始航向的相反方向时把定,发现落水者适时进行停船接近落水者。

2)注意事项
落水者难以发现,必须仔细寻找。

2.实践内容(2)(选做)
完成SCHARNOW TURN,找到落水者。

Scharnow 旋回法的特点是耗时比Williamson 旋回法要少,并可节省1~2 海里的航程。

它适用于上述的“人员失踪”的搜寻,但不适用于“立即行动”和“延迟行动”。

操纵要点如下:
(1)向任一舷操满舵;
(2)当船舶改向达2400 时操另一舷满舵;
(3)船首距原初始航向的相反航向差200 时回舵;
(4)待船舶航向变为初始航向的相反方向时把定,发现落水者适时进行停船接近落水者。

2)注意事项
落水者难以发现,尤其是落水位置位置,必须仔细寻找。

3.实践内容(3)(选做)
完成单旋回、或双半旋回操纵,接近落水者。

1)实验方法
单选回适用立即行动,不适用人员失踪。

操纵要点如下:
发现落水者时立即停车,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接近落水者后适时停船,放艇施救。

双半旋回适用立即行动或延迟行动,不适用于人员失踪。

操纵要点如下:发现落水者时立即停车,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驶过落水者后加速,船首转过180度时把定,沿返航向航行,落水者处于正横后30度时在此满舵旋回,接近落水者适时停船,放艇施救。

2)注意事项
必须保持瞭望,盯紧落水者,如果丢失目标,操纵难以完成。

实验报告内容:
(1)记录航行操纵过程,内容包括时间、船位、车舵命令
实操和观测记录
(2)绘出操纵过程航迹图
实验(实践)4 互见中基本避碰训练
1.实践内容
(1)碰撞危险、会遇局面的判断(包括号灯号型的识别)
(2)追越局面的识别与行动;
(3)船舶种类(船舶之间的责任条款)与让路责任的识别及避碰行动
(4)机动船对遇、交叉相遇局面的识别与行动;
(5)让路船与直航船的行动。

2.实践要求:
(1)根据规则要求,使用有效手段(视觉、雷达),正确判断碰撞危险;
(2)根据他船显示的号灯号型,识别他船的种类、动态,根据规则判断会遇局面,确定适用的规则条款和让路责任。

(3)根据避碰规则采取相应行动,让路船的行动达到早、大、宽、清要求,注意转向方向。

(4)直航船注意保向保速、独自采取避碰行动、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的时机。

3.实验报告内容
记录航行避碰过程,内容包括时间、船位、他船方位距离以及号灯号型、本船的车舵命令、最后驶过的距离,恢复航向航速的时间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