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冷玻璃片呼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D.将鸡蛋壳放入白醋中
2.(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3.(2分)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四氧化三铁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
4.(2分)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5.(2分)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2分)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石墨C.水D.氯化钠
7.(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8.(2分)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

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9.(2分)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10.(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11.(2分)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
12.(2分)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13.(2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4.(2分)蔗糖是储藏在甘蔗、甜菜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蔗糖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
C.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15.(2分)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g C和1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B.27C.44D.56
二、完成下列各题(共45分)
16.(4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的意义:
(1)2个氮原子、5个钠离子;
(2)6SO42﹣、ClO2(只要求写出一种意义).
17.(1分)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4C3H5N3O912CO2↑+10H2O↑+6X↑+O2↑,推断X的化学式为,做出这种推测的依据是.
18.(5分)有经验的鱼民在进行长途运输鲜鱼的过程中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钙固体.已知过氧化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K2O2,则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若过氧化钾与水反应的方程式表示为2K2O2+2H2O═4KOH+O2↑,则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方程式.请说出使用过氧化钙可以使鱼长期存活的理由:.
19.(5分)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煮沸C.蒸馏D.吸附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0.(7分)如图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装有点燃高低蜡烛的烧杯.
(1)我们将看到的现象是.
(2)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性质是a b.
(3)根据上述性质可知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是,此外你还知道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是.
(4)在蜡烛熄灭前测得蜡烛燃烧的产物是H2O和CO2由此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元素(填元素名称).
21.(7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放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
22.(8分)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原因是.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23.(8分)三明市民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反应后
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
量150g12g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求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克.(2)求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3)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D;3.D;4.C;5.C;6.D;7.C;8.C;9.D;10.C;11.A;12.A;13.D;14.B;15.B;
二、完成下列各题(共45分)
16.2N;5Na+;6个硫酸根离子;二氧化氯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7.N2;质量守恒定律;18.﹣1;CaO2;2CaO2+2H2O═2Ca(OH)2+O2↑;过氧化钙跟水反应有氧气生成,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19.A;C;+4;Ca(HCO3)2H2O+CaCO3↓+CO2↑;20.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温室的肥料等;碳;氢;21.酒精灯;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fdbeca;BE;22.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2=CaCO3↓+H2O;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二;方案二的实验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保证瓶内气体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A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二氧化碳部分溶于水了;23.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