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咬文嚼字ppt_11

咬文嚼字ppt_11

既有文学性,又有理论性,既富有情趣,又富 含理趣,
朱光潜: (1897--1986)
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 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 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 一。
代表作:《谈美书简》 《文 艺心理学》《论诗》等
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学.科.网
咬文嚼字
褒义? 贬义? 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 上故意纠缠
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 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就是 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
“套板反应”。
5.误用:“套板反应”
• 弊端:套语滥 调,全无新奇。
➢ 美人:“柳腰桃面”
➢才子:“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离别:“柳岸灞桥” ➢印书:“付梓”“杀青”
避免套板 推陈出新 写美貌
1.那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2.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 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学.科.网
咬文嚼字的含义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 中 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 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 A)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 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一般认为:一、“敲”字将环境衬托得更为幽静,幽 然之境顿出,孤寂之心情也不言而喻。把诗人的心境 表现得更为透明。 二、诗题是“题李凝幽居”,所叙之事是访友,这个 “门”应是李凝幽居之门,而不是僧(贾岛)自家之门。
作者认为:
一、“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 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 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也就是说,“僧推月下门”, “推”的应是自家之门。他须自 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 的一个和尚。 二、“敲”的空气没有“推”的 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 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 和些。“推”可以无声,“敲” 不免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 寂静,平添了搅扰。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拓展延伸
读书“不要固执于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三: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 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 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 而独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 “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 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3.“推敲”说明的道理:
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 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 质,是推敲思想感情。
字眼不同,意境同
4.《惠山烹小龙团》三、 四句的剖析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联想不同,意蕴不同
联想训练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 义。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 义难用。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C )
学.科.网
跳读 理解“咬文嚼字”的新含
义?用文中语句回答。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想和感情。
学.科.网
提取画线每段(8段)的关键 语句,感受“理趣”
2、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有“你不 是”的讥刺意味。 (你是个好小子)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不 妥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举郭沫若的例子,为了说 明什么?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 切。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 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射之,终 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原句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 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马南邨(cūn)《不求甚解》
请思考:对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 应该怎样看?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讲的是不同的 问题。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 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主 要是说,写作时要“咬文嚼字”,或者说“在文 字上推敲”。
马南邨所说的“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是指博览群书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力求广博, 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不固执于个别字 词。只有这样,才能博览群书,获得渊博的知识。
将找到的观点句连在一起齐读, (压缩语段)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5段)
是什么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6—7段)为什么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三部分(第8段) 怎么样
结语: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
玩索,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
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避免套板 推陈出新
写眼睛
1.这个姑娘有着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 水汪汪的好像会说话。
2.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 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刘鹗《老残游记》)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 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 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 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 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 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 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这”字句:是坚决的判断,把必须有的 附带语省略。表现强烈的情感,但一般表 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不适宜。
“是”字句:1、表示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 多意义,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 在文字本身出现。
歇后语:小老鼠看书
(打一成语)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学.科.网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 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 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 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 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 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 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 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 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 性和艺术魅力。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5段)
是什么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6—7段)
为什么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三部分(第8段)
怎么样
结语: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
玩索,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
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学习本文你们收获了什么?说一说你得到的启示
师者传道寄语:
1、生活中,用最恰切的词语、句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 法。
2、诗歌鉴赏阅读中,反复揣摩精彩生动的语句,披文 悟情,披文入理。
3、写作中选出最能表达思想和观点的那“唯一”“关 键”的词句。(分论点)
4、当你的作文陷入了“一事一议”重复啰嗦的套板反 应时不妨借鉴本文的写作角度“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
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 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 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读 这几个实例时有什么感受?说明了 哪些“道理”?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富有趣 味性,生动形象,富含“情趣”
——王若虚改句
2.李广射虎的例子表明什么道 理?
说明: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