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南平一中自主招生理化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 物理试题(满分60分 考试时间约5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你坐在游乐场中的转椅上,当转椅快速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你看到的周围景物:A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B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C .静止不转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 .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
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
下列有关“蜡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熔化吸热B . 凝固放热C .凝华放热D .升华吸热4.为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方便可用的是:A .小灯泡及导线B .铁棒及细棉线C .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D .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5.在这次“马航370”的搜救过程中,我国派出了多艘军舰,军舰间可通过卫星来传递信息,假设甲乙两军舰到卫星的距离均为s ,某次甲军舰发现前方有漂浮物,随即通过卫星向乙军舰发出信息,则从甲军舰发出信息至收到乙军舰的回复,所需时间至少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A .cs B .c s 2 C . c s 3 D .c s 4 6.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
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kg ,根据图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可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g 取10N/kg ):A .30JB . 300JC .25JD .250J 7.在竖直井里安装的电梯顶棚上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物体自由下落至电梯地板所需时图1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从顶棚上脱离,到达电梯地板所需的时间为t2,则: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判断8.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如图2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甲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B.将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D.将丁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9.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重要仪器,为了观察悬挂的石英丝发生的微小扭转形变,卡文迪许采用了光放大的原理,如图3所示,图中悬挂在石英丝下端的T形架的竖直杆上装一块小平面镜M,M可将由光源S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弧形的刻度尺上(圆弧的圆心即在M处)。
已知尺子距离M为2m,若反射光斑在尺子上移动2 cm,则平面镜M转过的角度是:A.B.1.80 C.D.10.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而且比例系数(即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
对图4中的两个图像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A.图a中的比例系数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1.弹簧所受到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即F=kx,k为常量,如图5 所示,已知当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当拉力变为2F 图3 图4图2图5图7时,弹簧伸长量为:A .小于2xB .大于2xC .等于2xD .无法判断12.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6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 点自由下落,A 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
B 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 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 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A .从O 点至B 点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从B 点至C 点只有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C .从O 至A 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 至C 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D .从O 至B 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 至C 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2小题,共10分)13.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索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7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假设水的体积 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再次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
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________________越大。
14.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
C B A O图6(1)某同学根据图8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灯泡突然不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为0。
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可能的故障是____。
A .灯泡处断路B .滑片与变阻器电阻丝断开(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
某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2. 6V ,现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____V ,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
(3)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
三、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24分)15.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作用效果可等效为 图9所的两个分力F 1和F 2,,已知F 1=400N ,F 2=300N ,物体与斜面的接触面积为0.1m 2,现让物体以2m/s 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绳端的作用力是F =250N,则:(1)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多少?(2)利用动滑轮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16.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
如图10表示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
(g 取10N/kg )则: 图8图9(1)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多少?(2)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3)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17.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的额定电压为9V,灯泡的I-U关系如图11所示,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为400 。
求:(1)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工作,此时电压表、电流表A1读数分别为7V和0.07A,求:R0的电阻和电源电压。
(2)在电表的示数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下,求,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及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图11第二部分化学试题(40分考试时间约35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组内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Cu和稀盐酸B.Fe和ZnSO4溶液C .Ag 和稀硫酸D .Cu 和AgNO 3溶液2.下列配制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会导致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 .称量完固体NaCl 时天平指针略向右倾斜B .使用在空气中久置的NaCl 固体配制溶液C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碱性溶液的pH 都大于7,所以pH 大于7的溶液都是碱的溶液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 .氯化氢是纯净物,所以盐酸也是纯净物4.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 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 ,具有酸的性质)。
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B .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C .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D .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5.若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MgO+H 2SO 4 == MgSO 4+H 2OB .2CuO+C 2Cu+CO 2↑C .SO 3+H 2O == H 2SO 4D .ZnCO 3 ZnO+ CO 2↑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有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两烧杯中仍各含有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
现将温度从20℃升高到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少B .t ℃时两烧杯中甲固体和乙固体的质量相等C .两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减少,乙固体质量增加D .甲溶液质量变大,乙溶液质量变小,且一定都是饱和溶液7.高铁酸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消毒杀菌之外,还能使反应后的产物吸附杂质,制取高铁酸钠(M)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Fe(NO 3)3 + 16NaOH + 3C12 == 2M + 6NaNO 3 + 6NaCl + 8H 2O ,则M 的化学式为( )A .NaFe 2O 4B .NaFeO 4C .Na 2FeO 4D .Na 2Fe 2O 88.已知溶液显电中性是由于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现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SO 2-4、Cl -、Cu 2+、H +、X ,其物质的微粒个数之比为高温高温n (SO 2-4)∶n (Cl -)∶n (Cu 2+)∶n (H +)∶n (M)=3∶2∶3∶4∶2,则X 可能为( )A .CO 2-3B .OH -C .Mg 2+D .NO 3-9.在某密闭容器里放入以下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部分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20 30 4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4 22A .未测值为18 gB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 .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210.下表中“ ”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