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

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

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北京京友联工程建设监理公司XXXXX项目监理部2009年9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华能玉环电厂1号机组除尘提效(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改造混凝土支架加固工程2、建设单位:上海菱菱建筑工程加固技术有限公司3、工程地点:浙江省玉环县大麦屿开发区环能玉环电厂内4、工程内容:本项目工程为改造加固工程,改造内容为:1、在框架柱间增加斜向交叉钢支撑;2、框架柱加大截面加固;3、一、二层梁加大截面加固。

二、编制依据1. 设计图纸2.加固工程施工方案3.监理规划;4.相关规范、标准1)《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 25:9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3)《混凝土结构后锚技术规程》 JGJ145--2004;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5)《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10)其他现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程规范。

三、监理控制要点1.加固范围及措施1.1在框架柱之间增加斜向交叉钢支撑,二层增加四根水平钢支撑,钢支撑与混凝土梁柱节点部位加腋连接;现场设备、管道及烟道对钢支撑的安装有较大影响,需充分做好计划及防护才能施工;1.2局部框架柱表面粉刷凿除,外粘钢加固;1.3将原框架柱、梁表面的已加固的碳纤维去除,钢板凿出并打磨后,对柱、梁进行截面加大施工;原加固的去除剂打磨工作要认真仔细,以保证新老砼的有效连接;1.4加固过程中大量的植筋工作,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保证植筋的质量,是加固工作的重点。

2.本加固工程主要材料2.1钢筋2.1.1植筋钻孔深度及孔径见表2.2.1.2植筋后做抗拉拔试验,按规范每种钢筋现场随机抽样一组做拉拔试验,抗拉拔承载力设计值见表1.2.1.3进场钢筋原材经过见证取样送检。

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场检验的钢筋以及再生钢筋。

2.2送钢材合格证并进行抽样复验(抗拉、抗弯),钢材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的规定;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场检验的钢材。

2.3植筋锚固胶鉴于本工程加固部位为承重部位,选用胶水均要求为A级胶。

根据业主单位要求及设计单位建议,本工程植筋胶采用进口胶水,植筋胶送法定检测机构复检。

植筋胶要求达到A级胶标准。

其复检指标见表3.2.4.1焊条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 5117 和《低合金钢焊条》GB 5118 的规定;2.4.2焊接工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或《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 81 的规定;2.4.3焊缝连接的设计原则及计算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的规定。

2.5灌浆料2.5.1灌浆材料中粗骨料宜用坚硬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对于厚度小于100mm的混凝土,采用高流动性灌浆材料;2.5.2为了新浇灌浆料的强度和新、旧结合面的粘结,应控制新浇灌浆料的稠密度,一般塌落度以40~60mm为宜。

3.加固工程施工工艺3.1植筋主要工艺流程:剔除需植筋部位保护层——确定钻孔位置——进行钻孔——清理孔道——清洗钢筋——植入钢筋(锚筋)——胶体固化——检验——绑扎钢筋(拧紧螺栓)3.1.1剔除需植筋面的保护层后,根据设计图纸在预备钻孔的位置弹墨线、打点,经监理检查验收后再进行钻孔;3.1.2用钢刷和吹风机等对孔道进行清理,直至孔道清洁干净为止,清洁过的孔道要注意保护,避免二次污染;3.1.3对被植钢筋进行清洁,直至钢筋表面无污物、锈蚀为止;3.1.4把预先准备好的植筋胶注入孔道,植入钢筋,植筋时孔道内不应有气泡(听气泡声判断),钢筋完全插入后,胶液应挤出孔道;3.1.5已植入的钢筋要注意成品保护,在未达到强度之前,不允许摇动、拉拔、弯折钢筋。

3.1.6现场检验可以对照施工图检查植筋位置、尺寸、垂直(水平)度及胶浆外观固化情况等;用铁钉刻划检查胶浆固化程度,以手拔摇方式初步体验被连接件是否锚牢锚实等;合格后可以继续其他部位的植筋。

3.1.7全部钢筋植完后,由施工单位组织检测单位、甲方、监理,对植筋进行现场随机抽样做拉拔试验。

3.1.8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绑扎好钢筋)。

3.2加大柱截面主要工艺流程:材料进场验收——钢筋制作——剔除需植筋部位保护层——钻孔锚固钢筋——拉拔试验——原加固柱表面凿毛——清洗柱表面——绑扎钢筋——钢筋验收——浇水湿润——在柱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支模——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继续养护——验收4.各分项工程监理控制要点4.1模板工程监理控制要点4.1.1本工程中加大截面现浇梁柱采用木模。

4.1.2采用普通脚手架作模板支撑。

4.1.3模板安装4.1.3.1模板的支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

4.1.3.2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4.1.3.3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表4),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4.1.3.4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考虑一定留量调整。

4.1.3.5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表4 模板安装允许误差4.1.4模板拆除4.1.4.1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斜拉杆或斜支撑,然后拆掉柱箍及对拉螺栓,接着拆连接模板的U型卡或插销,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灌浆料脱离。

4.1.4.2梁模板拆除●拆模时不得用铁撬撬开模板,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混凝土边角。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灌浆料;●拆除模板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楞角时,方可拆模;●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4.2钢筋工程监理控制要点4.2.1原材料质量要求4.2.1.1本工程钢筋翻样由现场专人负责,均在施工现场钢筋车间内加工,运至各绑扎点进行安装;4.2.1.2钢筋原材料:钢筋原材进场必须取样且必需符合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4.2.1.3进入本工程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查,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为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2.1.4钢筋的外观检查。

检查内容:直径、标牌、外形、长度;4.2.1.5钢筋试验的力学性能中,屈服点(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四项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4.2.1.6虽有出厂力学性能指标,但外观质量缺陷严重的,不予使用;4.2.1.7钢筋表面要清洁,无油污,锈蚀的钢筋禁止使用,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对弯曲的钢筋使用前必须作调直处理;4.2.1.8在使用中如发现有异常时(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时)应停止使用,并作化学成份等检测项目的进一步检测。

检测不合格不得使用,作出标识并退货;钢筋规格不齐,需用其他规格代换时,必须经设计及监理同意,并作好技术核定单,方可代换;4.2.1.9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作好标识;4.2.1.10扎丝:可采用20—22号扎丝;4.2.1.11柱、剪力墙垫块采用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

4.2.2钢筋加工、焊接和运输4.2.2.1采用连续配筋方法,尽量不丢短节,节约钢筋;4.2.2.2所有钢筋接长:钢筋连接采用搭接双面焊,长度为5d,焊点距灌浆料大于≥15d;4.2.2.3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得大于50%;4.2.2.4钢筋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梁、柱箍筋弯钩135o,直段长度≥10d且≥75 mm,钢筋的搭接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2.2.5钢筋加工在现场进行,因属加固工程,在室内施工,无法使用大型运输设备,主筋、箍筋采用手推车水平运输,放置于相应加固施工位置平台供扎筋使用;4.2.2.6加固钢筋焊接采用E43、E50型焊条。

4.2.3质量监理控制要点4.2.3.1进场的每批钢筋,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统计台帐注明该批钢筋所用于加固的部位,确保工程质量;4.2.3.2采用焊接的接头,其焊接工艺和质量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钢筋的锚固、接头位置均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钢筋制作必须按照钢筋牌上的规格、数量、形状进行,其制作工艺和质量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制作好的成型钢筋要分规格、分部位进行挂牌堆放;4.2.3.3采用连续配料法,同时满足施工规范错开接头的要求;4.2.3.4剪力墙的钢筋,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4.2.3.5钢筋绑扎完毕,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后,会同监理部门到场抽检合格办理隐蔽验收记录后,方能浇灌浆料;4.2.3.6钢筋在接头区段内的允许面积:绑扎接头≤25%,焊接接头≤50%;4.2.3.7各部位钢筋的保护层采用灌浆料强度等级相同的灌浆料预制垫块,按600—1000mm的间距绑扎于钢筋上,不允许采用碎砖和卵石垫钢筋;4.2.3.8浇筑灌浆料时,应尽量避免操作人员踩踏钢筋。

同时,设专人负责钢筋的保修工作;4.2.4安全监理控制要点4.2.4.1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4.2.4.2使用手推车倾倒混凝土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4.2.4.3使用溜槽时,严禁操作人员直接站在溜槽邦上操作;4.2.4.4浇筑单梁、柱混凝土时,应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而坠落;4.2.4.5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四、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监理质量控制原则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单位按合同文件、技术规范、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热情服务”的原则。

2、监理质量控制阶段2.1、施工准备阶段2.1.1、在设计交底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