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连续介质假设意味着。
(A) 流体分子互相紧连 (B) 流体的物理量是连续函数(C) 流体分子间有间隙 (D) 流体不可压缩2.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度。
(A) 变小(B)变大 (C) 不变3.水的体积弹性模量空气的体积弹性模量。
((A) < (B)近似等于 (C) >8.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A) 速度很小(B)速度很大 (C) 忽略粘性力(D)密度不变9.的流体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A) 速度很小(B)速度很大 (C) 忽略粘性力(D)密度不变10.静止流体的点压强值与无关。
(A) 位置(B)方向 (C) 流体种类(D)重力加速度11.油的密度为800kg/m3,油处于静止状态,油面与大气接触,则油面下处的表压强为kPa。
—(A) (B) (C) (D)12.在定常管流中,如果两个截面的直径比为d1/d2= 3,则这两个截面上的速度之比V1/ V2 = 。
(A) 3 (B)1/3 (C) 9 (D)1/913.流量为Q,速度为V的射流冲击一块与流向垂直的平板,则平板受到的冲击力为。
(A) QV (B)QV2(C) ρQV (D)ρQV214.圆管流动中,层流的临界雷诺数等于。
(A) 2320 (B)400 (C) 1200 (D)5000015.超音速气流在收缩管道中作运动。
>(A) 加速(B)减速 (C) 等速16.速度势只存在于(A) 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中(B)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中(C) 无旋流动中(D)二维流动中17.流函数存在于(B) 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中(B)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中(C) 不可压缩流体的轴对称流动中(D)任意二维流动中18.水的粘性随温度升高而,A .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9.气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
20.理想流体的特征是A. 粘度是常数;B. 不可压缩;C. 无粘性; D. 符合pV=RT。
21.静止液体中存在A. 压应力;B. 压应力和拉应力;C. 压应力和切应力;D. 压应力、切应力和拉应力;22.用U形水银差压计测量水管内A、B两点的压强差,水银面高差h p=10cm ,p A-p B为…A ;B. ;C. 8kpa 。
23.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1)变大 (2) 变小 (3) 不变 (4)不一定24.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1)变大 (2) 变小 (3) 不变 (4) 不一定25.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1)变大 (2)变小 (3) 不变 (4) 不一定26. 飞机的升力()。
(1),(2)垂直于飞机纵轴(3)垂直于相对气流(4)垂直于机翼翼弦(5)垂直于重力27.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
(1)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2)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3)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4)~(5)平行于地平线28. 飞机的升力主要由()产生。
(1)增大机翼下表面的压强(2)减小机翼下表面的压强(3)减小机翼上表面的压强(4)增大机翼上表面的压强29.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
(1)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2)!(3)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4)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5)平行于地平线30. 飞机的迎角是()。
(1)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2)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3)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4)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31. 飞机的()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1)机翼面积 (2) 展弦比 (3) 弯度 (4) 翼弦32. 低速飞行性能最好的机翼是()。
(1)梯形翼 (2) 三角翼 (3) 后掠翼 (4) 平直机翼33. 飞机迎角小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飞机迎角大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
(1)减小、增大 (2)增大、减小 (3) 增大、增大 (4) 减小、减小34. 临界迎角是()。
(1)最大上升率对应的迎角(2)*(3)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4)最大上升角对应的迎角(5)最大升阻比对应的迎角35. 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升力增加为原来的()。
(1)一倍 (2) 二倍 (3) 三倍 (4) 四倍36. 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
(1)减小 (2) 先减小后增加 (3) 不变 (4) 增大37. 放下襟翼,飞机的阻力将()。
(1))(2)不变 (2) 增大 (3) 减小 (4) 先增大后减小38. 要保持相同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减小时,飞机迎角应()。
(1)增大 (2) 减小 (3) 不变 (4) 不一定39. 简单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1)增大机翼面积(2)增大机翼临界迎角(3)增大机翼弯度(4)延缓上表面气流分离#40. 飞机的压力中心是()。
(1)附加升力着力点(2)压力最低的点(3)压力最高的点(4)升力的着力点41. 飞机迎角增大,压力中心的位置会()。
(1)前移 (2) 后移 (3) 保持不变 (4) 先前移再后移42. 摩擦阻力是由于()产生的。
(1)\(2)空气的粘性和飞机表面不绝对光滑(3)飞行速度太快而使空气压缩(4)附面层气流分离(5)翼型前后压力差产生43.翼型升力系数的意义主要表示()。
(1)相对气流方向对升力的影响(2)迎角和翼型等因素对升力的综合影响(3)机翼面积对升力的影响(4)@(5)速度对升力的影响44. 有利迎角是()。
(1)最大气动效率对应的迎角(2)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3)最小阻力系数对应的迎角(4)最大升阻比对应的迎角45. 前缘缝翼用来()。
(1)增大着陆飞行时阻力(2)、(3)增大巡航飞行时的升阻比(4)增大巡航飞行时的升力(5)延迟大迎角飞行时的气流分离,增大临界迎角46.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1)翼型的厚度越大(2)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3)翼型外凸程度越大(4)翼型的弯度越大`47.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1)较尖 (2) 较圆钝 (3) 为楔形 (4) 以上都不对48.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2)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3)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4)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49. 操纵副翼时,飞机将绕)(1) 立轴的偏转运动(2) 纵轴的滚转运动(3) 横轴的俯仰运动(4) 立轴的滚转运动50. 操纵升降舵时,飞机将绕(1) 横轴的俯仰运动(2) 纵轴的滚转运动(3) 立轴的偏转运动…(4) 纵轴的俯仰运动51. 操纵方向舵时,飞机将绕(1) 横轴的俯仰运动(2) 纵轴的滚转运动(3) 立轴的偏转运动(4) 横轴的偏转运动52. 向前推杆,飞机的迎角(1) 先减小后增大 (2) 减小 (3) 增大 (4) 不变@53. 蹬左舵,飞机垂尾产生的空气动力。
(1) 向上 (2) 向右 (3) 向左 (4) 向下54. 具有正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1) 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2) 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3) 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4) 不一定55. 具有中立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1) 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2) 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3) 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的趋势(4) 不一定56. 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现出正动安定性。
(1) 飞机振荡的振幅减小使飞机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2) 飞机振荡的振幅持续增大(3) 飞机振荡的振幅不增大也不减小—(4) 不一定57. 常规布局的飞机,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的力矩。
(1) 上仰 (2) 下俯 (3) 偏转 (4) 滚转58. 常规布局的飞机,平尾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的力矩。
(1) 滚转 (2) 上仰 (3) 下俯 (4) 偏转59. 重心靠前,飞机的纵向安定性(1) 不受影响 (2) 减弱 (3) 变强 (4) 视情况而定60. 上反角使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的原因是。
(1) 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减小,阻力减小(2) 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减小,升力减小(3) 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增大,升力增大(4) 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另一侧机翼的迎角增大,升力增大61. 平均空气动力弦指(1) 机翼沿展向各个翼型剖面的翼弦的几何平均值(2) 与真实机翼面积相同的矩形机翼的翼弦(3) 假想的矩形机翼的翼弦,其面积、升力以及俯仰力矩特性都与原机翼相同)(4) 与真实机翼翼展相同的矩形机翼的翼弦62. 飞机的重心越靠前,相同飞机重量,相同飞机飞行速度的条件下,飞机的阻力(1) 越大 (2) 越小 (3) 不变 (4) 不能确定63. 在等速的平直飞行中,作用于飞机上的四个力的关系是(1) 升力等于阻力,拉力等于重力(2) 升力等于拉力,阻力等于重力(3) 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4) 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略大于阻力64. 飞行中为了省油,在巡航飞行时,(1) 应采用最大巡航速度巡航,以尽快到达目的地,减小巡航飞行时间以节约燃油(2) 应选择远程巡航方式或长航程巡航方式(3) 应该选择经济方式以节约燃油(4) 应选择最长续航时间方式65. 上升时,需要额外的来维持飞机的上升。
(1) 拉力 (2) 重力 (3) 升力 (4) 向心力66. 起飞后为了尽快到达某一指定的高度层,应该采用什么方式爬升"(1) 最大爬升率(2) 最大爬升角(3) 最大爬升速度(4) 最大升力系数方式67 飞机转弯的向心力是(1) 飞机升力的水平分力(2) 方向舵上产生的气动力(3) 飞机的拉力[(4) 飞机的重力第一分量68. 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垂直分量(1) 保持不变 (2) 减小 (3) 增大 (4) 先减后增69. 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水平分量(1) 保持不变(2) 减小(3) 增大(4) 先增后减》70. 载荷因数是(1) 飞机承受的载荷(除重力外)与重力的比值(2) 飞机升力与阻力的比值(3) 飞机拉力与阻力的比值(3) 重力与升力的比值71. 盘旋中,坡度增大,载荷因数(1) 保持不变(2) 增大;(3) 减小(4) 先减小后增大72. 相同速度飞行,转弯坡度越大,转弯半径(1) 越大(2) 越小(3) 不变(4) 不能确定73. 起飞距离是(1) 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15米(50英尺),速度不小于起飞安全速度所经过的水平距离(2) 从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所经过的距离(3) 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15米(50英尺)所经过的距离(4) 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30米(100英尺)所经过的距离74. 起飞重量越大,起飞距离(1) 越短(2) 越长(3) 与起飞重量无关{(4) 有关系,但不能确定75. 马赫数表指示什么信息(1) 飞机真空速与音速之比(2) 飞机当量空速与音速之比(3) 飞机指示空速与音速之比(4) 飞机地速与音速之比76. 从低速开始到超音速,迎角一定情况下,飞机的阻力系数会随马赫数增加而(1) 一直增大{(2) 先增大后减小(3) 先减小后增大(4) 保持不变(3) 后掠翼的高速升阻力特性77. 机翼的后掠角是为了(1) 增大升阻比(2) 增大临界迎角(3) 增大临界M数((4) 增大着陆速度以防止飞机失速二、名词解释(1)相对厚度(厚弦比)(2)相对弯度(中弧曲度)(3)展弦比(4)后掠角(5)最小阻力迎角(6)临界迎角(7)升阻比(8)静稳定性(9)动稳定性(10)焦点(11)侧滑(12)稳定力矩(13)阻尼力矩(14)平飞最大速度(15)平飞最小速度(16)最小阻力速度(17)剩余拉力(18)上升率(19)陡升速度(20)快升速度(21)着陆滑跑距离(22)着陆距离 (23)起飞滑跑距离 (24). 起飞距离(25)飞行M数(26)空气的可压缩性(27)升力系数(28)压力中心(29)阻力系数(30)分离点三、简答题1. 解释迎角的含义2. 利用连续性定理说明流管截面积变化与气流速度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