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9 电源、防雷与接地
4.9.1 电源容量要选择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满足最大负载的要求。

工作电压不应超过50V。

4.9.2 当电源故障时无须考虑安全及安防问题的情况下,可通过变压器直接使用市电,对于电气干扰较严重的环境,须考虑净化电源。

4.9.3 供电电源位置应放置于受控区内并有门控防护。

4.9.4 电源必须是通过保险永久性连接而不是通过接插件连接。

4.9.5 低压电缆不能与供电线缆在同一入口处进入供电电源箱内。

4.9.6 当供电电源故障时,如果要求系统要连续工作,则需选用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容量应不小于使系统连续工作的用户要求的时间数量。

4.9.7 当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备或线缆有暴露在建筑物室外的情况下,应设计防雷保护。

4.9.8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

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

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0.1防雷:
1.根据建筑环境的防雷措施合理设计系统防雷措施,户外设
备的电源信号传输应设置防雷设施;
2.系统防雷电侵入的措施应符合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要求;
3.系统宜设置电源避雷装置和信号线路防护器。

1.0.2控制台等操作设备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并采用一个总的共用接地装置:
1.0.
2.1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1.0.
2.2系统的接地宜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

接地端子应有符号标记;
1.0.
2.3电视监控系统的接地可区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本系统可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接地装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土壤干、湿、冻结等季节变化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严禁利用电力网中的中性线或零线作为接地线。

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1电源、防雷及接地
1.1.1电视监控系统的主电源宜按一级或二级负荷来考虑。

安装电视监控系统的场所均为重要建筑或场所,因此要确保正常供电。

当发生停电或意外事故时要能启用备用电源,并自动切换。

本条是对电源的基本要求。

1.1.2由于电视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安装在高处(特别是户外),而且雷电可以通过设备(摄像机、前端解码驱动盒等)引入,不但易击毁设备,也可能通过线路引入控制室击毁控制设备以至造成人身伤亡,所以应将防雷措施列为重点考虑的问题。

“接地”系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的电气连接。

本条规定了电视监控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要求,这些规定也符合国家有关接地规范中接地的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8.2 防雷与接地
1 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并应符合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国家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 系统宜采用等电位接地,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

严禁利用电力网中的中性线或零线作为接地线。

3 设计入侵报警系统时,选用的设备应优先考虑符合GB745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的产品。

4 入侵报警系统应有防雷击措施。

应设置电源避雷装置,宜设
置信号避雷装置。

5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6 室外线路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符合GBJ120(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和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7 信号线、电源经过两个不同接地体的建筑物或两个不同的防雷区时,应在进线、出线的设备端安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

8 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m。

9 不得直接在两建筑物屋顶之间敷设电缆,应将电缆沿墙降至防雷保护区以内,并不得妨碍车辆的运行;其吊线应作接地处理。

报警系统防雷与接地除应符合GA/T36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4.9 线缆的选型
4.9.1 系统线缆应按系统的传输特性、额定电压、负荷、敷设环境及其与附近电气装置、设施之间能否产生有害的电磁感应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截面,其线径应根据传输距离而定,且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4.9.2 信号传输线路耐压应采用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多芯电线。

线芯截面积除应满足系统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4.9.3 当系统采用分线制时,应采用4芯通信电缆(RVV),每芯截
面积不低于0.5mm,宜采用4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

4.9.4 当系统采用总线制时,应采用4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每芯截面积不低于1.0mm。

4.9.5 当室外线缆不采用穿管敷设时,必须选用铠装电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13.3 电源、防雷、接地、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检测
13.3.1 系统电源检测要求
1 系统电源的供电方式、供电质量、备用电源容量等应符合GBXXXX-200X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中第3章及工程合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 电源供电检测要求
1) 电源供电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供电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备用电源的配备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电源转换检测要求
1) 对于有备用电源的系统,当主电源断电时,应自动转换到
备用电源。

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

电源转换
时,系统应正常工作;
2) 对于双路供电的系统,主备电源应能自动切换;
3) 对于配置UPS电源装置的供电系统,主备电源应能自动切换。

4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检测要求
主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不需要调整系统(或设备)仍能正常工作。

5 备用电源检测要求
1) 检测入侵报警控制设备备用电源容量,系统在设防状态
下,满负载连续工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测防盗报警控制设备的备用电源是否有欠压指示,欠压
指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保证系统在设防状态下,满负载连续
工作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13.3.2 防雷检测要求
1 系统防雷设计应符合GA XX-200X 《安全防范系统防雷设计规范》中第3章的要求。

2 系统中所有设备应安装在有防雷保护的范围内,以防止直接雷击;室外装置和线路应有防直击雷、球形雷的措施;
3 系统应有防雷设计,并根据设计要求不同的防护级别进行不同的布线及安装电源避雷装置、天馈线避雷装置、信号线避雷装置等;
4 供电系统应采取电源线感应过电压防雷保护措施;信号传输线路应采取信号线感应过电压防雷保护措施;馈线应采取馈线感应过电压防雷保护措施。

5 中央控制室或管理中心内应设置截面积不小于35mm2多股裸铜线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接地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2。

13.3.3 接地检测要求
1 中央监控室或管理中心应采用等电位联结。

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接地系统采用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 接地检测时,可使用工程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弱电系统接地电阻测试监理报告。

13.3.4 系统安全性检测要求
1 控制台设备的安全适应性应符合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要求;
2 控制台设备绝缘电阻:控制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不应小于20MΩ;
3 控制台设备抗电强度:控制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1.5kV,50Hz交流电压的抗电强度试验,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4 控制台设备泄漏电流:控制台设备动泄、静泄泄漏电流均应小于5mA。

13.3.5 电磁兼容检测要求
1 无线电骚扰测试:根据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进行测试。

2 无线电抗扰度测试:根据GB/T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方法进行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