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交通需求管理_TDM_理论及应用实例
交通需求管理_TDM_理论及应用实例
费制, 节假日提高收费标准 ( 2 ) 悉 尼 — —— 奥 运 会 交 通 管 理 经 验
悉 尼 奥 运 会 期 间 , 各 赛 场 接 待 观 众 615 万 人 次 , 通 过 强 有 力 的 需 求 管理和系统管理措施, 悉尼市确保了奥运期间的交通顺畅, 成为大 型活动交通管理的典范。
● 事 前 宣 传 , 赛 前 发 放 交 通 宣 传 单 200 万 份 , 并 通 过 媒 体 、网 络 广泛宣传奥运出行知识
1 、概 述 TDM 是 一 种 主 动 控 制 交 通 需 求 发 生 量 , 主 动 引 导 需 求 时 空 分 布 状态, 主动寻找交通供需关系平衡点的交通管理理念与思路, 相比 于传统以扩大道路供应追赶交通量增长的被动管理方法, 在土地和 空 间 资 源 日 益 紧 缺 的 时 代 背 景 下 , TDM 的 “三 个 主 动 ”对 缓 解 城 市 交 通拥堵问题具有更为现实的指导意义。 TDM 的 研 究 , 不 局 限 于 一 般 意 义 上 的 道 路 交 通 需 求 管 理 , 而 赋 予 其 新 的 理 念 与 内 涵 , TDM 研 究 涉 及 到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 道 路 使 用 效 率 、车 辆 拥 有 与 使 用 、出 行 方 式 替 代 与 优 化 、交 通 拥 挤 价 格 政 策 以 及 交 通 供 需 平 衡 等 方 面 、从 需 求 发 生 和 供 需 矛 盾 产 生 的 机 理 中 , 寻 找 需求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TDM 包 括 三 个 优 化 第一, 规划优化。 通 过 优 化 用 地 规 划 , 优 化 居 住 、工 作 岗 位 配 给 , 控 制 出 行 需 求 。 第二, 结构优化。 通 过 鼓 励 、引 导 高 效 交 通 方 式 , 控 制 低 效 交 通 方 式 的 使 用 , 提 高 道路资源利用率。 第三, 系统优化。 通过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的组织与管理, 提升系统运转效率。 2 、深 圳 大 小 梅 沙 景 区 交 通 需 求 管 理 理 论 的 运 用 大 小 梅 沙 景 区 是 深 圳 是 著 名 的 海 滨 旅 游 胜 地 , 每 年 “黄 金 周 ”期 间, 景区交通拥堵问题突出。 根 据 “黄 金 周 ”的 相 关 统 计 , 上 午 9 点 , 罗 芳 立 交 - 梧 桐 山 隧 道 段 出 现 拥 堵 ; 10 - 12 点 , 深 盐 路 出 现 严 重 的 排 队 现 象 , 西 山 吓 出 现 局 部 拥堵; 下午, 景区主要停车场已满, 大批车辆占道停车, 景区交通严 重拥堵, 公交车辆无法进入, 返城客流大量滞留。 ( 1) 问题分析 对城市知名旅游景点, 其假日交通的特征可归纳为一下几点: 第一, 突发性特征。 假日休闲是一种短时交通需求, 维持时间不过数日, 一旦出现 短时间即可达到高锋。 第二, 多源单汇特征。 需求产生的源头众多, 而目的地单一。 第 三 , “潮 汐 ”特 征 。 多数旅客在相同时段集中前往, 也在相同时段集中返回。 第四, 不具备平衡配流的条件。 假日客流的临时出行活动对路途中的路径、路况、交通管理措 施不熟悉, 不具备自行实现配流平衡的条件。 ( 2) 问题成因分析 根据以上特征, 在不实施需求管理的情况下, 景区交通问题的 周而复始有其必然性。 第一, 从经济角度出发, 为短时突发性交通流预备充分资源不 可行, 同时景区的地形条件, 也不可能配建高容量的道路系统, 而在 不实施需求管理的情况下, 游客对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 使得产生 的交通量无法控制, 供需矛盾难以避免。
道路的经济性一般用道路线密度和道路面积密度来表示。根据 专家统计分析, 一般来说正方形的小区比长方形的经济一些, 居住 小 区 面 积 的 大 小 对 内 部 单 位 面 积 的 道 路 长 度 、面 积 和 造 价 没 有 大 的 影响, 但是道路网形式和布置手法对指标影响比较大, 所以采取均 匀布置的尽端式的道路, 各项指标会显著下降。
- 162-
和谐发展论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制 在应对景区拥堵问题必须有一个总体协调单位和一整套操作办
法 , 明 确 由 谁 、作 什 么 、怎 么 作 、何 时 作 等 一 系 列 问 题 , 保 障 对 景 区 交 通状况的实时把握并能够在出行突发状况时作出及时快速的响应。
3 、国 内 外 经 验 调 研 ( 1 ) 杭 州 — —— 西 湖 景 区 假 日 交 通 管 理 经 验 杭州西湖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景区旅游人数逐年递 增 。2005 年 “五 一 ”期 间 , 景 区 接 待 游 客 突 破 300 万 人 次 , 面 对 庞 大 的 客流需求, 景区通过强化公交服务, 引导游客驻车换乘以及提高假 日停车费等需求管理措施, 成功解决了景区假日交通的拥堵问题。 具体的办法包括: ●拓展景区公交覆盖范围, 开通景区临时公交专线并延长既有 线路 ● 枢 纽 集 中 换 乘 , 选 取 黄 龙 体 育 中 心 、吴 山 广 场 、龙 翔 桥 三 个 换 乘点, 依托三处枢纽大量的公交接驳线路, 引导市民集中换乘 ● P&R 换 乘 , 开 通 联 系 周 边 大 型 停 车 场 的 免 费 穿 梭 巴 士 , 鼓 励 驾车游客驻车换乘, 并从入市通道开始, 布设指示标志, 引导外地自 驾游旅客到指定地点驻车换乘 ●实施必要的限制措施, 景区道路禁止社会车辆停放 ●利用经济杠杆, 调节假日交通需求, 景区停车位实施浮动收
在经济适用住宅小区内部, 对于机动车停车位置的设置基本上 可以不予考虑, 只需要考虑内部临时停车的可能性, 所以机动车道 设置数量可以相对减少。减少轿车的停放场地, 可以腾出更多的用 地作为绿化等等, 改善小区的环境。
2.4 绿化 离开城市市中心一段距离, 给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提供了可能 性 。在 地 价 相 对 低 廉 的 地 区 比 较 适 合 建 设 公 园 、庭 院 、街 道 绿 化 和 各 种绿地等等, 使得低收入者的居住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环境 形 象 可 以 分 为 三 个 方 而 : 识 别 、结 构 和 意 义 。居 住 区 设 计 应 该 重 视 环 境的设计, 在城市中间尽可能使生活接近大自然, 美化生活, 提高生 活 的 质 量 。绿 色 植 物 可 以 吸 收 有 害 气 体 , 制 造 氧 气 , 使 物 散 发 出 来 的 物 质 具 有 杀 灭 细 菌 、净 化 空 气 的 作 用 。 住宅区内部应该设置基本绿化环境系统, 包括公共绿地、宅旁 绿 地 、配 套 公 建 所 属 绿 地 和 道 路 绿 地 等 。住 宅 区 内 的 绿 地 规 划 , 应 该 根 据 住 宅 区 的 规 划 组 织 结 构 类 型 、不 同 的 布 局 方 式 、环 境 特 点 以 及 用 地 的 具 体 条 件 , 采 用 集 中 与 分 散 相 结 合 , 点 、线 、而 相 结 合 的 绿 地
和谐发展论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交 通 需 求 管 理 ( TDM) 理 论 及 应 用 实 例
文 / 李远文
【摘 要 】 阐 述 交 通 需 求 管 理 ( TDM ) 理 论 方 法 , 提 出 缓 解 城 市 交 通 拥 堵 的 新 方 法 , 并 给 出 应 用 实 例 。 【关 键 词 】 TDM 理 论 ; 主 动 控 制 、主 动 引 导 、主 动 寻 找 ; 交 通 需 求 ; 缓 解 ; 交 通 拥 堵
第二, 在不实施需求管理的情况下, 交通流密度过高, 交通事故 发生几率上升, 路面交通秩序异常脆弱, 路面车辆任何一次小的刮 碰, 甚至刹车, 都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拥堵。
第三, 在不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情况下, 假日交通的固有特征, 使得拥堵在路面上的车辆, 难以在路网中自行消散。
第四, 公交方式缺乏吸引力, 也是本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居民出行需求既有量的需求, 也有质的需求, 现状拥挤缓慢的 公交服务以及景区公交线路有限的覆盖范围, 使得乘坐公交成为不 得已而选择的方式, 而对于有选择的游客而言, 则几乎不会再选择 公交方式出行。 ( 3)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 大小梅沙的假日交通问题的本质是没有从源头 上引导客流利用更集约化的工具出行, 没有从源头上对可能产生的 假日交通需求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 游客对个体交通方式的无节 制使用, 超出了景区交通资源的承载能力, 进而产生了景区假日交 通拥堵问题。没有运用需求管理的解决思路, 也正是景区交通问题 周而复始的原因。 ( 4) 大小梅沙景区交通需求管理解决措施 受用地条件限制, 难以通过扩大设施供应来缓解景区交通问 题 , 景 区 拥 堵 问 题 的 解 决 应 按 照 以 需 求 管 理 为 主 、系 统 管 理 为 辅 的 思路, 通过合理调节交通需求总量, 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 来实现 景区交通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 实施策略与措施建议: 策略一: 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游客提供可接受 和乐于接受的公共交通方式。 具体措施包括: 增加公交运力, 开辟假日专线或延长公交线路, 增加景区既有线路的运力投入; 扩大景区公交覆盖, 加强公交线路 对大型换乘枢纽的覆盖, 借助其接驳网络, 扩大景区疏运线路的二 次覆盖范围; 实施公交快速化改造, 对部分有条件的线路可减少既 有停站数量, 假日专线提供直达服务; 强化公交路权保障, 开辟临时 公交专用道。 策略二: 采取适当的交通需求管理手段, 合理控制交通需求 按 照 “全 局 控 制 ”的 总 体 思 路 , 建 议 景 区 及 外 围 区 域 分 为 “引 导 区 、缓 冲 区 、核 心 区 ”三 个 层 次 , 采 取 差 别 管 理 、逐 层 强 化 的 需 求 管 理 办 法 , 保证景区交通需求处于可控的状态 A、引 导 区- - 盐 田 区 以 外 区 域 。 在 引 导 区 加 大 事 前 宣 传 引 导 力 度, 从源头上引导游客采用高效率的出行工具出行。 B、缓 冲 区 - - 盐 田 区 除 大 小 梅 沙 景 区 以 外 的 区 域 。该 区 域 作 为 外 部客流进入景区的缓冲带, 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缓和假日交通需 求对核心区的冲击。 C、核 心 区 - - 大 小 梅 沙 景 区 , 由 于 景 区 进 出 路 口 数 量 少 , 一 旦 发 生 拥 堵 , 区 内 客 流 很 难 疏 散 。为 确 保 景 区 人 员 安 全 , 景 区 内 的 交 通 状 况应确保绝对可控, 建议在核心区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 为景 区 营 造 怡 人 、悠 闲 的 旅 游 环 境 。 策略三: 制定由统一部门领导相关管理部门参与的应急协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