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一高大事记1961年6月平顶山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平顶山市一中的高中部与初中部实行分设,把平顶山市一中的高中部从学校析出,另将设立在平顶山市二中的两个高中班并入,建立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当时宝丰县与平顶山市合并,原宝丰县高中定名为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并于 1961年6月19日开始启用公章。
9月新校址的基建工程刚刚开始,学校暂借平顶山煤校的教学楼以保证12个班的正常教学,食堂和宿舍暂时安排在现平顶山市六中院内。
1962年10月宝丰县建制恢复,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市高级中学。
是年秋,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竣工,并配备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学生从煤校搬到新校舍上课。
1963年9月开展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运动。
1964年3月确定以二(2)班和一(1)班两个班为解放军工作经验试验的重点班是月组织评比“四好教师”“五好职工”。
是年春平顶山市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改称平顶山特区,学校随之更名为平顶山特区高级中学。
6月组织评比“四好教师”“五好职工”和“三好学生”。
暑期教学楼经过修缮和改造,面积扩大为3600平方米,又在教学楼后建成了两栋实验楼,并添置了必要的教学设备。
9月在特区广播操比赛中学校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10月在特区运动会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其中有27人打破特区九项纪录,学校被评为“五好单位”。
1965年3月开展小“四清”运动,继续进行革命教育。
6月被评为特区“卫生先进单位”。
是年 100余名毕业生,80%考上大专院校,创造了建校史上的辉煌。
1966年1月确定“五好集体”和“五好教师”的评选条件。
6月根据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平顶山特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决定全区中等以上学校,一律停课两周,进行集中学习,参加文化大革命。
1968年3月平顶山恢复了原来的体制,学校又更名为平顶山市高级中学。
是月成立平顶山市高级中学革命委员会,韦学礼同志任主任。
10月根据当时“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精神,改3年制为2年制,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
1969年3月韦学礼同志调市革委会主持文教卫生工作,学校革委会工作暂时由工宣队负责人主持。
5月学校开始创办校办工厂,在平顶山二矿西建起了炼焦厂。
9月市革委会任命李茂初同志任校革委会主任。
1971年是年春平顶山市把全市中学初、高中分设的体制都改成了完全中学的体制。
当年春季招生时,在招收6个高中班的同时,还招收了两个初中班,学校的体制由单一的高级中学变成了完全中学。
10月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市第七中学。
1972年3月随着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市第七中学,中共平顶山市文教局党委同意成立平顶山市第七中学临时支部委员会,后成立正式支部,程思棠同志任书记。
是年学校调进了李孝婷、王永平、杨祖训等6人,调出了24人。
是年炼焦厂停办,开始办机械厂。
1973年是年开始执行《河南省全日制中学(二、二分段)教学计划》,停开工业基础知识(机械、电工、化工),恢复物理、化学课,并增开历史、生理卫生课程。
8月王建业、苗百顺同志任教导处副主任,黄志远同志任总务处主任,邵凤岭同志任总务处副主任。
1977年是年因学校规模需要扩大,在教学楼东建成了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
1978年10月教导处组织班级工作经验交流会。
是月请老工人、老贫农和老红军作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11月进行校广播操比赛。
12月举行全校文娱汇演。
1979年2月学校工会组织恢复,安晓凤同志任工会主席。
5月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
6月中共平顶山市教育局核心小组决定给胡世瑚、胡春萱、王景汉等同志平反。
9月市革委会决定把原七中的初中班分别并入三中、六中,把三校高中部集中到七中,并取消平顶山市七中的建制,恢复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这一名称。
1980年10月学校组织教工团员和群众有计划地学习《准则》和新党章草案。
是年高考有17人被重点院校录取,占全市录取重点院校人数的三分之一。
1981年1月学校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引导师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3月对学生集中进行纪律教育和思想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四美教育。
9月经与田庄洗煤厂洽谈,双方合资,在七中东南角建一栋四层拐角综合服务楼。
是月与河南省电建一处、电建三处联办高中职业班。
是年建成了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三层单身职工宿舍。
1982年4月开展“学女排、爱祖国、比学习、见行动”的竞赛活动。
是年学校恢复3年制学制。
1983年3月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全校组织开展学习共产党员模范赵春娥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
12月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冬季爬山活动。
是年高招成绩优异:108名学生进入大专线,其中武巍同学以58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07名学生进入中专线,合计约占考生人数的80%。
1984年3月按照市教育局安排,学校停课一天,师生参加“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校共青团员到矿工路新华路口至平马路口打扫街道卫生。
8月顺利实施家属院煤气安装工程。
9月变三中心的教学体系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是月成立校学生会。
10月在学生中进行“中学生学习心理学”实验。
是年开放教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
是年实验楼建成,物理、化学、生物七个实验室建设规范,设备完善,实验员配备齐全。
1986年10月举行校田径运动会。
是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校党支部被评为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先进党支部”,穆林中、安晓风两位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7年5月王国峰、李占军、岳亚萍被评为平顶山市中学“优秀学生干部”。
王丹明、吴济民等10名同学获得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9月马炳顺同志被评为平顶山市“优秀教师”。
12月乔妙杰同学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
是年面积为2170平方米的四层实验楼竣工。
1987年11月组织校职务评审工作。
(至1988年9月基本结束)1988年3月王耀中同志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特级教师。
10月由周丕显老师指导、李永杰撰写的政治小论文《成钢应先是块铁》获得河南省优秀论文奖。
是月平顶山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建三栋职工住宅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11月韩晓东、王秋生同学在第五届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分获省二、三等奖。
是月肖爱民同学在西安交通大学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获得“三好学生”奖学金。
是年学校被卫东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卫生先进单位”。
1989年4月学校教导处被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5月河南省教委拟将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确定为市属重点中学。
8月家属楼主体工程完工。
9月铁路工人村委员会归还了1977年以来借用一高校园西南角的一块地皮。
1990年4月全体师生为亚运会捐款4426.41元。
5月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周健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同时与郭亚辉并获市级一等奖。
是月在河南省第十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校男子组成绩优异,王国欣110米栏第一名,刘涛铅球第二名。
是月徐永进、李强、周健三名同学在河南省中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平顶山赛区二等奖。
6月在当年全国数学竞赛预选赛中,学校荣获市区学校团体总分第一名,张勇、褚松茂获得市二等奖,赵国辉获得市三等奖。
1991年8月19日市委刘仲轩同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研究决定: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明确为副县级规格,学校的正职由市委管理,副职由市教委管理。
8月24日市政府党组、市教委党委研究决定:林清同志任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92年4月15日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被评为市教育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10月27—28日学校召开了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由七人组成。
1993年9月2日王学明市长到校检查,肯定了学校的工作。
9月14日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学校深化改革方案。
是月穆林中同志当选为市六届人大代表。
1994年9月高级教师郭彤同志任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是年高级教师王敬献同志任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是年面积为4400平方米的5层教学楼落成,学校将办机械厂转为办门窗厂。
1995年3月16日孙玉萍同志任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
10月20日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
1996年1月6日市委书记张振河、市教委主任张玉婷来学校视察。
3月学校被平顶山市教育委员会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是年校办门窗厂荣获市优秀校办企业光荣称号。
1997年5月4日学校举行“五四”青年节成人宣誓仪式暨迎香港回归演讲比赛。
12月宛建中同志任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12月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是年学校开始举办特困宏志班;学校设立了伙食管理处,赵贤峰同志任主任。
1998年2月钮春黎同志任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
7月学校被中共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10月学校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10月被评为高考目标管理先进学校。
11月连新年同志任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1999年4月学校邀请老红军战士钟飞同志作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报告。
5月3日学校聘请钟飞同志为校外辅导员,并举行“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报告会。
7月24日学校高考成绩进步明显,上线人数共114人,其中重点10人,本科53人,专科25人。
8月3日学校教师代表参加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并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节目在8月15日播出。
10月举办迎接澳门回归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
12月13日邀请校外辅导员钟飞同志来校作迎接澳门回归报告。
12月学校被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学校。
2000年1月学校被评为市级治安模范单位。
2月16日校长办公室通过《举办建校四十周年校庆活动决定》。
是月,学校80届毕业生、旅美校友李惠民回校作报告。
3月4日 82届毕业生、旅美博士胡冰回校座谈。
5月19日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并举行“省级文明学校”挂牌仪式。
6月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7月17日组织80名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的两期节目(“e网情深”和“读书时代”)和北京大学组织的“中学生爱科学”夏令营活动。
7月24日高考上线人数共183人,其中重点线以上29人,本科77人,专科45人,体育5人,艺术27人。
全校共录取421人,升学率达57%,学校被评为特色教育先进学校。
8月学校投入使用了7000平方米,可供1700名学生住宿的七层公寓楼。
9月学校被评为省级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9月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举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集体班会,并向全市青少年发出《校园拒绝法轮功》的倡议书。
是月开设了美术和音乐课,设置了美术、音乐等方面的专任教师,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艺术课。
11月6日学校62届毕业生、现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汉民教授回校作报告,并为学校四十年校庆题词。
11月学校召开了第七届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