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病毒以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前一章学习的两大微生物,然后引入还有一大微生物病毒。
提问大家对于病毒的了解有哪些?学生回答很多的病毒,例如艾滋病毒,复习艾滋病毒它的危害性。
展示艾滋病的图片初步总结病毒个体的大小。
然后在展示一张有细胞和病毒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病毒它比细胞小。
进一步提问它个体那么小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危害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并分配这节课我们分成四个任务来完成对于病毒的认识。
(三)首先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任务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的资料分析,并在课本上勾画出病毒发现的相关人物和过程。
采取先自读再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精讲点拨病毒发现过程是先提出问题在推测然后再证明。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希望学生要善于发现。
还有细胞它非常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
相关练习
(四)任务二了解了病毒的大小那么我们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呢依据什么样的特点来分类呢?通过展示图片,给大家提示可以从形状以及寄主的不同进行分类。
教师精讲点拨:病毒根据性状分类为球状杆状和蝌蚪状。
根据寄主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相应练习
(五)任务三课件展示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指导学生总结病毒的结构。
然后指导学生与动植物细胞结构进行对比总结病毒她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
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为什么属于生物?
展示课件: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过程。
提问:说出病毒的繁殖过程。
评价学生的回答,介绍病毒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复制,组装,释放。
强调遗传物质是DNA 不是蛋白质。
相应练习:导学案最后一题
(六)任务四出示课件: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让学生总结病毒对我们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然后进相应的情感教育。
(七)相应导学案练习
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