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没有体现;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体现不够;没有让学生感悟到笔算方法的优越性。
)
70卫星运行时间
作者:张玉红指导教师:郭秀敏电子邮箱:手机:
作者单位名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
通讯地址:政六街9号邮编:45000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33--34页。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理解运算的意义。
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今天的两、三位数乘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积累。
学生很容易探究出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提供学生探究、质疑的机会。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让学生了解一些卫星知识,进行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两、三位数乘法,乘数中间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情景图。
猜一猜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师:对,这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情景。
当时,很多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
包括万里之外的外国人,它们离我们那么远?怎能接受到我们这里的电视信号呢?其实卫星在这里起到传
输信号的作用。
2、课件出示,教师介绍: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就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了。
直到现在,这颗人造地球卫星仍然在太空中翱翔,日夜不停地为我们服务。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研究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情景图,介绍东方红一号,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卫星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需要多少时间?等问题。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大家提出了那么多数学问题,老师非常的羡慕你们,我来提个问题吧。
2、教师提出: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齐读题。
指名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提问:“谁能列出算式”板书:114×21=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为本节课新知的探究提供了机会。
】
3、你们能估计出“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
学生估计后,指名说一说。
可能出现:①把114看作100, 21不变,100×21=21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100。
②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③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400。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估算的结果不同,但是方法都是正确的。
那么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4、教师巡视,观察并指导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追问1怎么来)
②114×21
= 114×7×3
= 798×3
= 2394 (把三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行计算。
)
③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④21
× 114
——————————
84
21
21
——————————
2394
让学生对比③、④,发现一般把数位多的数写在第一排比较方便
重点交流③的算法:先用第二个乘数(两位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0,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
114+2280=2394。
学生进行复述、质疑。
师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弄清算理:8为什么在十位上?第一步的114是几乘几得来的?第二步的2280是几乘几得来的?板书:
1 1 4
× 2 1
1 1 4 ………114×1表示114个1
2 2 8 …………114×20表示228个10
2 3 9 4
刚才用四种方法计算出了得数。
(板书:得数)
全体一起口答,教师书写。
谁最接近准确数?为什么?
5、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讨论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讨论要求:①采用4人小组方式进行讨论。
②讨论完之后,每组选择一个发言人汇报。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1、数位对齐。
2、从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依次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
3、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依次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
4、最后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
说说乘法竖式还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第一步的末尾要与个位对齐、第二步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
)
【设计意图:开启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估算、探究、交流、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乐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
三、分层设计,巩固应用。
刚才我们只是了解到了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
老师还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卫星的其它知识。
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进入老师设计的闯关练习吧!
第一关:列竖式计算,找到答案方可拿到走进“卫星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135×45= 54×312=
巡视并选择出这样列竖式的:
3 1 2
× 5 4
1 2 4 8
1 5 6 0
1 6 8 4 8
追问:为什么把312写在上面?
师小结:为了方便,列竖式时我们往往把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
第二关:解答了这个问题,就能获取到密码。
出示:如果通往大门的路上放了18个立体花架,一个花架需要201株鲜花,一共需要多少株鲜花?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择这样出错的:
2 0 1
× 1 8
1 6 8
2 1
3 7 8
让学生观察讨论怎么出错了?
3、第三关:你有勇往直前的毅力吗?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408×25= 47×210=
巡视,选择两个同学的不同做法让大家观察:
4 7
× 2 1 0
0 0
4 7
9 4
9 8 7 0
4 7
× 2 1 0
4 7
9 4
9 8 7 0
为什么第二个竖式的7不对着0?
师小结:当乘数末尾有0是,可以像上面一样简便的写,但是最后0不要忘写。
4、课件出示有关卫星的图片、卫星种类的知识,让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把枯燥的计算变成有意义的闯关活动,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巩固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把典型的易错点和方便的写法融入其中,更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学生谈后。
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并且还了解了一些卫星知识。
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技本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价值观】
五、作业设计
P34练一练第3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
六、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估计①114→100 114×21= 2 3 9 4 (分)
100×21=2100 1 1 4
②114→110 21→20 × 2 1
110×20=2200 1 1 4 ………114×1表示114个1
③114→120 21→20 2 2 8 …………114×20表示228个10
120×20=2400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 3 9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