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大联考(3月)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溃退佃农遗嘱锐不可当B . 轮廓诘责肃穆眼花瞭乱C . 滞留蒙昧凛洌藏污纳垢D . 畸形笼罩荧光颔手低眉2. (2分)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圆明园曾被称为“万园之园”,不仅有雄伟建筑,并且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
(将“并且”改为“还”)B . 2019年5月21日下午,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接受了国内近二十家媒体两个半小时的集体采访。
(将“两个半小时”调至“近二十家媒体”之前)C . “初始阶段的网络文学属于‘野蛮生长’,行业规范、监管、引导没有到位。
(将“行业规范、监管、引导”调整为“行业引导、规范、监管”)D . 黑龙江省林业公安局在全省林区范围内正在开展“绿卫2019”森林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现象,如果您发现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去掉“现象”)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客观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了深刻的批判。
C . 《红岩》中,叛徒甫志高假冒共产党员潜人刘公馆,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的情况。
刘思扬识破了他的伪装,亲手将他击毙。
D . 《创业史》中,梁生宝在解放前夕辛苦年的收获,全被地租高利贷压榨净了;解放后,他成了互助组和贫雇农的骨干带领大家起创业,终于取得了成功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
①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喧宾夺主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②只要你们不杀他,老百姓就不会闹乱子。
何苦为了一个夸大的诗人,③要烧毁这样一座庄严的东皇太一庙?④我实在有点儿不了解。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估计B . 谈情说爱C . 喧宾夺主D . 庄严(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5. (5分)古诗文默写。
(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6. (6分)班级开展《水浒传》知识竞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四位同学的发言,正确的是()A . 小明说:“鲁智深,绰号‘黑和尚’,豪爽仗义,粗中有细,为救助落难女子,大闹野猪林。
”B . 小丽说:“林冲,绰号‘豹子头’,误人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忍气吞声,怀怒未发;手刃陆虞候,雪夜上梁山,奋起反抗,英雄本色。
”C . 小方说:“石秀,绰号‘神行太保’,艺高胆大,舍生赴义,孤身劫法场,戚震大名府。
”D . 小强说:“李逵,纬号‘黑旋风’,杀泼皮牛二,尽显粗野鲁莽;义夺快活林,只因疾恶如仇。
”(2)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时思考和记忆。
请你按时问顺序梳理有关武松的情节,完成右侧的思维导图。
相关情节:A.景阳冈打虎 B.血溅鸳鸯楼 C.结拜宋江D.三山聚义上粱山(3)你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武松?五、小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综合性学习。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度过一年又一年的。
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________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节日:________(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3)(节日论坛)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西方节日很感兴趣,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掀起一波波热潮。
相反,中华传统节日却备受冷遇。
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呢?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那年花开钱海燕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
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
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
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
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
”我小心翼翼地说。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
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
”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
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
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喝杯茶吧。
”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
“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
”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
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
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
”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
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
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
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
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②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3)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4)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9. (20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腊味飘香胡玲①每逢寒冬,必定制作腊味。
这个节目在我家一直延续保留着,俨然成为一种习俗。
②虽然超市、商场里,各种腊味琳琅满目,在我家,还是喜欢自己制作腊味。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亲手制作的腊味风味更独特,口感更好,而且还能享受腊味制作过程中的趣味,还有腊味做成后的满足和幸福感。
③像许多家庭一样,母亲是制作腊味的灵魂人物,而我,只能帮她打打下手。
④母亲说,天气越冷,寒风越猛,太阳越大,做出来的腊味越好。
她看了几天的天气预报,说,最近天气好,做腊味最好不过了。
晚上,母亲把大蒜、生姜、花椒拿出来,这些都是制作腊肠的调料,有了它们,腊肠的口味不至于单调乏味,会变得麻辣鲜香。
我们剥好大蒜,把生姜清洗干净、晾干。
⑤第二天一早,我和母亲带着准备好的调料,赶往菜市场。
我们买了50多斤猪肉,五花的,一半做腊肠,一半做腊肉。
母亲说,制作腊味,必须是五花肉,太肥的吃起来过于油腻,而全瘦肉,吃起来太干太柴,只有五花肉做出的腊味,油而不腻,有韧劲有嚼头。
⑥一到冬天,菜市场就多了许多专门做腊肠的摊位。
我们把五花肉提到摊位,老板给肉去了皮,放进绞肉机的口里,然后加入我们自己备的调料,撒上盐。
机器的出口处,套上洗净的肠衣,在末端打好结。
肠衣一般选用猪小肠。
随着绞肉机“隆隆”的轰鸣声,红白相间的碎肉慢慢灌进肠衣里,干瘪的肠衣像吹了气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
很快,一条条肠衣里灌满了碎肉,饱满通透,油亮欲滴,煞是好看。
⑦到此阶段,腊肠已算做好,但母亲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她说,机器做的腊肠太松了,煮熟后刀切,容易碎掉。
于是,回家后我们又用手将肠衣里的肉慢慢挤紧实,每隔一段,用线再扎一下。
⑧然后是制作腊肉。
把肉切成小块,用干净的桶装好,每块抹上盐和酱油,盖上盖子。
经过一天一夜的腌制,盐和酱油慢慢渗入到肉中。
第二天就可以拿出来晾晒了。
⑨一串串腊肠,一块块腊肉,挂在阳台上,鲜艳喜庆,油亮诱人,它们耐心而安静地接受着阳光和寒风的洗礼。
经过半个多月的晾晒,逐渐枯萎缩水,冒出一层细细的油,淡淡的腊味清香在空气里萦绕,久久不散。
此时,腊味的制作算真正大功告成了。
⑩接下来的日子,腊味会成为餐桌上重要角色。
当腊味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味,总有回忆涌上心头。
儿时,每到生日,母亲总会给我蒸上两节腊肠,再炒一个腊肉炒青椒,挑食的我可以吃下两大碗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