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剪力计算系数β
截 面位置
端支座 内侧Ain
离端第二支座
外侧Bex
内侧Bin
0.45
0.60
0.55
0.50
0.55
中间支座
外侧Cex
内侧Cin
0.55
0.55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的一般原则
控制支座和跨中截面配筋率
弯矩调幅不宜过大
使调整后跨中弯矩尽量接近原包络图 的弯矩值,调幅后仍能满足平衡条件
g/ g q, 4
q / 3q 4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求跨中最大正弯矩时 本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求跨中最大负弯矩时 邻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荷载取值 楼盖荷载
恒荷载 活荷载
板、次梁、主梁计算简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荷载取值
由于支承构件的抗扭刚 度,使被支承构件跨中弯矩 有所减小,设计中通过采用 增大恒荷载和减小活荷载的 办法来考虑
对于板:
g/
g
q 2
,
q/ q 2
对于次梁
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求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 邻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求支座截面最大剪力 邻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
将等跨连续梁、板在各种不同布置荷载 作用下的内力系数,制成计算表格,设计时 可直接从表中查内力系数计算截面内力。
均布荷载作用下
M 表中系数 ql 2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铰的概念
构件在塑性变形集中产生的区域形成
了一个能够转动的“铰”,一般称为塑性
塑性铰铰形成示意图
塑性铰特点:
塑性铰能承受弯矩 塑性铰有一定长度
塑性铰只能沿弯矩作 用的方向,绕中和轴 发生单向转动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计算跨数 跨数多于五跨的等跨度或相差不超过
10%、等刚度、等荷载的连续梁板,可近 似按五跨计算
简化为五 跨连续梁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板、梁的计算跨度是指在内力计算时 所采用的跨间长度
板和梁的计算跨度应根据其跨数、 支座情况及内力计算方法的不同按 《规范》的规定取用。(见表9-1)
板和主次梁可看作多跨连续梁或板, 计算简图要表示出:
跨数 计算跨度 支座特点 荷载形式、位置及大小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支座特点
板的支座是次梁 次梁支座是主梁
简化为
铰支座
梁抗弯刚度比柱 抗弯刚度大很多
主梁支座是柱
否则
主梁看作铰支 于柱的连续梁
框架梁设计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盖的设计步骤一般为:
结构平面布置(尺寸、位置) 确定计算简图
内力分析计算 配筋及构造要求
绘制施工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柱网布置: 应综合考虑房屋使用要求和梁的合理跨度确
定柱网尺寸 一般: 次梁的跨度取4~6m; 主梁的跨度取5~8m。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AⅠ
B
Ⅱ
C
Ⅲ
梁、板搁支在墙 上
0
1 二跨连续:
11
1
板
与梁整浇
1 16
梁
连接
1 24
10
1 三跨及以 14 上连续:
1 16
1 14
1 16
梁与柱整浇连接
1 16
1 14
1 11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支承情况
搁支在 墙上 与梁或柱 整体连接
梁格布置: 确定跨度,考虑主、次梁的方向和
间距并与柱网布置相协调
布置方向
横向布置 纵向布置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柱网与梁格布置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主要有三种:
主梁横向布置 次梁纵向布置
主梁纵向布置 次梁横向布置
只布置次梁 不设置主梁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调幅后,控制弯矩值不宜小于
M g ql02
次梁支座的剪力
V g qln
αβ分别为考虑塑性内力重分 布的弯矩、剪力计算系数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弯矩计算系数α
截面位置
支承情况
端支 边跨 离端第二 离端第二 中间 中间跨 座 跨中 支座 跨跨中 支座 跨中
集中荷载作用下
M 表中系数 Pl
V 表中系数 ql
V 表中系数 P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内力包络图 含义:把内力图叠画在同一坐标图上, 其外包线所形成的图形
五跨连续梁在均布荷 载作用下弯矩包络图
五跨连续梁在均布荷 载作用下剪力包络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塑性内力重分布需考虑的因素
塑性铰应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结构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斜截面承载能力
满足正常使用条件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板和次梁的跨中及支座弯矩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塑性铰出现后的加载过程中,结构的内力经
历了一个重新分布的过程称为塑性内力重分布
先在一个截面出现塑性铰
荷载的增加塑性铰陆续出现
最后一个塑性铰出现
整个结构形成几何可变体系
达到极限承载力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两跨连续梁在荷载P作用下的内力重分布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支座截面内力计算 支座截面内力取支座边缘截面 作为计算控制截面
MbMV0b 2VbVg
qb
2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是具有一定塑性性 能的超静定结构,构件的任一截面达到极限承 载力并不会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因此按弹性 理论方法计算求得的内力不能正确反映结构的 实际破坏内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考虑钢 筋混凝土构件的塑性性能,挖掘结构潜在承载 力,达到节省材料和改善配筋的目的,提出了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