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投影教案
重点与 难点 Βιβλιοθήκη 点 授课 形式 授课时间讲授 学练相结合 2014 年 4 月 16 日 一、旧知识回顾
◆ 三视图是怎么形成的?都形成了哪些视图?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 三视图中有怎样的投影关系? (请同学来说明其含义)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的相应投影长度相等,并且对正; 教 学 内 容 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的相应投影高度相等,并且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的相应投影宽度相等。 二、引入 以长方体为例看一个形体由无数个面、线最终简化到点构成,画出三视图找出某顶 点的投影,后面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引出概念——点的投影。 三、新知识点的讲解 ◆ 点的三面投影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投影用小写表示(各投影面用上标区别对待) A H:a V:a’ W: a’’
课 题
点的投影
1、知识与能力: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两点相对位置关系及重影点的可 见性。
教 学 目 的与 要 求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点的投影规律,理解点的坐标与三投影面的关系,能 熟练运用“三等关系”绘制点的三投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作图,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 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 1、正投影法中点的投影规律根据点坐标求其投影与位置判别。 2、两点位置比较以及重影点 三视图中不同点的投影之间的关系。 教具 授课班级 模型 三角板 13 春化工七班
b‘
b'‘
o X
Y
W
b
Y
H
板书设计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 A H :a V:a’ 二、点的投影规律 三、点的坐标与空间位置 1.点的坐标 A(x,y,z) a(x,y) a’(x,z) a’’(y,z) W:a’’ aa’⊥OX a’a’’ ⊥OZ
A:点到 W 面的距离,左右,大左 Y:点到 V 面的距离:前后,大前 Z;点到 H 面的距离:上下,大上 2.点的空间位置 四、两点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上下 1.根据坐标判别 2.根据投影图判别 课后 作业 课后 小结 做完习题册上的相应练习。
a’(x,z)
Z
a’’(y,z)
X
Y
2.点的空间位置(由学生归纳总结,化繁为简) (1)空间点:由于 X,Y,Z 均不为零,对三个投影面都有一定距离,所以点的三 个投影都不在轴上。 (2)投影面上的点:由于点在投影面上,点对该投影面的距离为零。所以,点在 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与空间点重合,另两投影在该投影面的两根投影轴上 (3)投影轴上的点: 例题:已知 A 点的坐标值 A(12,10,15),求作 A 点的三面投影图。
aa’⊥OX 轴
a’a’’垂直 OZ 轴
◆ 点的投影规律:以乒乓球为例进行讲解,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 点的投影点的投影仍是点,且在过该点垂直于投影面的投摄线的垂足处。 ◆点的坐标与点的空间位置 1.点的坐标由直角坐标值来确定,一般采用下列的书写形式:A(x,y,z)。 X:空间点到 W 面的距离;Y:空间点到 V 面的距离;Z:空间点到 H 面的距离。 a(x,y);a’(x,z) a’’(y,z)
小结课堂内容, 并总结重难点, 重点强调特殊点和重影点的投影。 引出直线的投影。
例题:已知点 A(15,20,15)点 B(5,25,10)比较两点的位置关系。 解:B 点在 A 点的左、前、上方 例题:试比较点 AB 的位置关系
a' b' X a b O
Z
a'' b'' YW
YH
B 点在 A 点的左、下、前方。 3.重影点 当空间两点到两个投影面的距离都分别对应相等时,该两点处于同一投射线上,它 们在该投射线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在一起,这两点称为对该投影面的重影 点。 重影点需要判断其可见性,将不可见点的投影用括号括起来,以示区别。 例 4:已知 A 点在 B 点左方 5mm,下方 10mm,前方 8mm,试作 A 点的三面投影。
例 2:已知 B 点距 H 面距离为 15、距 V 面距离为 5、距 W 面距离为 10, 求作 A 点的三面投影 图。
练习 1:已知各点的坐标值,作点的正投影(单位 mm) z A(15,5,20) B(15,10,15) C(8,12,13) X o Y
W
Y
H
◆两点的相对位置——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 前后、 左右位置关系。 判断方法: 1.根据坐标判别 x 坐标大的在左;y 坐标大的在前;z 坐标大的在上。 2.根据投影图判别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