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Z05第五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Z05第五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35
②合成M受体拮抗剂
A B C D
阿托品
药效基本结构:氨基乙醇酯 酰基上的大基团:阻断M受体功能 合成M受体拮抗剂 结构通式
A
B C
D
36
合成M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 R1和R2部分为较大基团,通过 疏水性力或范德华力与M受体结 合,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的接近 和结合。 • 当R1和R2为碳环或杂环时,可 产生强的拮抗活性,两个环不一 样时活性更好。 • R1和R2也可以稠合成三元氧蒽 环。但环状基团不能过大,如 R1和R2为萘基时则无活性。
N H OH H OH
N
椅式构象
船式构象
30
阿托品 Atropine
天然的阿托品为S-(-)-莨菪碱,碱 性条件水解为莨菪醇和消旋莨菪酸。 莨菪酸在分离提取过程中极易发生 消旋, 故Atropine为外消旋体。 左旋体抗M胆碱作用比消旋体强2 倍。 左旋体的中枢兴奋作用比右旋体强 8~50倍,毒性更大。 所以临床用更安全、也更易制备的 外消旋体。
• X是酯键-COO-, 氨基醇酯类 X是-O-, 氨基醚类 将X去掉且R3为OH, 氨基醇类 将X去掉且R3为H,R1为酚苯基 氨基酚类 X是酰胺或将X去掉且R3为甲酰胺,氨基酰胺类
39
合成M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 氨基部分通常为季铵盐或叔胺结构。R4、R5通常以 甲基、乙基或异丙基等较小的烷基为好。N上取代 基也可形成杂环。 • 环取代基到氨基氮原子之间的距离,以 n=2为最好, 碳链长度一般在2~4个碳原子之间,再延长碳链则 活性降低或消失。
32
阿托品的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
理化性质: • 阿托品碱性较强,水溶液能使酚酞显红色。 • 碱性条件下易水解,药用硫酸盐。 鉴别反应: Vitali反应:加入发烟硝酸加热,发生硝化反应; 加入氢氧化钾醇溶液和固体氢氧化钾,初显显深 紫色,后转暗红色,最后颜色消失。 阿托品与硫酸和重铬酸钾加热,水解成莨菪酸被 氧化为苯甲醛,具有苦杏仁味。 能与多数生物碱显色剂及沉淀剂反应。
40
溴丙胺太林
• 季铵化合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副作用小; • 外周抗M胆碱作用较强,神经节阻断作用弱。 • 特点是对胃肠道平滑肌有选择性,主要用于胃肠道 痉挛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41
二、N受体拮抗剂
N1 NE
传 出 神 经
N1 N2
M
42
根据受体亚型分类—N1/N2
神经节N1阻断剂 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选择
18
AChE催化ACh水解机制
ACh-AChE 可逆复合物
乙酰化胆碱酯酶
广义碱催化乙 酰化酶的水解
游离酶
19
AChE催化ACh水解机制
20
可逆性AChE抑制剂
生物碱类:毒扁豆碱
季铵类:溴新斯的明
21
溴新斯的明的发现
用芳香胺代 替三环结构 引入季铵离子, 增强与酶的结合, 降低中枢作用
第五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拟胆碱药 抗胆碱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局部麻醉药
1
反射弧
2
神经系统药物概述
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 中枢神经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
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局部麻醉药 外周神经 传出神经:本章主要内容
23
溴新斯的明结构特点
• 化学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 季铵碱阳离子 – 芳环 – 氨基甲酸酯 • 阴离子部分可以是Br-或CH3SO3-
24
溴新斯的明与AChE的相互作用过程
• 由于氮上孤对电子的参与,其水解释出原酶和二 甲氨基甲酸的速度很慢,需要几分钟,而乙酰化 酶的水解只需要几十毫秒。 25
溴新斯的明合成路线
37
格隆溴铵
合成M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苯 海 索
丙 环 定
• R3 可以是 H 、 OH 、 CH2OH 或 CONH2 。由于 R3 为 OH 或 CH2OH 时,可通过形成氢键使与受体结合 增强,比 R3 为 H 时抗胆碱活性强,所以大多数 M 受体强效拮抗剂的R3为OH。
38
合成M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十烃季铵
氯琥珀胆碱
45
神经肌肉阻断剂-非去极化型
非去极化型(nondepolarizing) 肌松药和乙酰胆碱竞
争,与N2受体结合,因无内在活性,不能激活受体,
但是又阻断了乙酰胆碱与N2受体的结合及去极化作 用,使骨骼肌松弛,因此又称为竞争性肌松药。 可给予抗胆碱酯酶药逆转。终板膜处乙酰胆碱水平 升高,可以使神经肌肉阻断作用逆转,使用中容易 控制,比较安全。
性拮抗N1受体,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节中的传 递,主要呈现降低血压的作用,现多被其他降 压药取代。
头处的运动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阻断神经 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导致骨骼肌松 弛。临床用作麻醉辅助药。
神经肌肉接头N2阻断剂 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
43
44
神经肌肉阻断剂-去极化型
去极化型(depolarizing) 肌松药与N2受体结合并激 动受体,使终板膜及邻近肌细胞膜长时间去极化, 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骨骼肌松弛。 不易被AChE破坏,作用类似过量ACh长时间作用 于受体。不可给予抗胆碱酯酶药逆转。 软药 设计
10
①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
名称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醋甲胆碱 Methacholine
结构式
临床应用
不作药物使用
口腔黏膜干燥症; 支气管哮喘 诊断剂 青光眼;缩瞳
腹气胀;尿潴留
11
卡巴胆碱 Carbachol
氯贝胆碱 Bethanechol
乙酰胆碱
为什么乙酰胆碱不能直接作为药用?
14
②生物碱类M受体激动剂
名称 结构式 临床应用 —
毒蕈碱 Muscarine
毛果芸香碱 Pilocarpine 槟榔碱 Arecoline
青光眼 驱绦虫药 泻药
15
毛果芸香碱
• 叔胺类化合物,但在体内仍以质子化的季铵正离子 为活性形式。 • 具有M胆碱受体激动作用,对汗腺、唾液腺的作用 强大,造成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 • 临床用其硝酸盐或盐酸盐制成滴眼液,用于治疗原 发性青光眼。
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s
49
Hale Waihona Puke 传 出 神 经递质(transmitter)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在突
触部位从末梢释放出的化学传递物。递质传递神经的冲 动和信号,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去甲肾上腺素(NE)
传出神经系统递质
乙酰胆碱(ACh)
50
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26
第二节 抗胆碱药
Anticholinergic Drugs
27
一、M受体拮抗剂
• 可逆性阻断副交感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上的M受体 • 呈现抑制腺体 ( 唾液腺、汗腺、胃液 ) 分泌,散大 瞳孔,加速心律,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等 作用。 • 临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散瞳、平滑肌痉挛导 致的内脏绞痛等。 • 分类: – 天然茄科生物碱类及其半合成类似物 – 合成M受体拮抗剂
ACh化学稳定性较差,在胃部极易被酸水解,在 血液中也极易被化学水解或胆碱酯酶水解,失去 活性。 ACh对所有胆碱能受体部位无选择性,导致产生 副作用,无临床实用价值。
12
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
13
氯贝胆碱
选择性作用于M受体,口服有效,且S构型异构体 的活性大大高于R构型异构体。 对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的选择性较高,对心血管 系统的作用几无影响。 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作用较乙酰胆碱长。 临床主要用于手术后腹气胀、尿潴留以及其他原 因所致的胃肠道或膀胱功能异常。
31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 具有外周及中枢M受体拮抗作用,但对M1和M2受 体缺乏选择性。 • 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抗心律失常、 抗休克,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内脏绞痛、麻醉前给 药、盗汗、心动过缓及多种感染中毒性休克。 • 眼科用于治疗睫状肌炎症及散瞳。 • 还用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 • 毒副作用:中枢兴奋性。
33
阿托品的半合成类似物
甲溴阿托品
异丙托溴铵
后马托品
季铵盐不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分别用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短时作用药, 用于眼科散瞳
34
茄科生物碱类的中枢作用
氧桥的存在使中枢抑制作用增强,而羟基使分 子极性增强,中枢作用减弱。
东莨菪碱 Scopolamine
阿托品 Atropine
樟柳碱 Anisodine
一类具有与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物 按其作用环节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 胆碱受体激动剂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7
乙酰胆碱受体
M受体 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 细胞膜上存在胆碱受体,对毒蕈碱(Muscarine)较 为敏感,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 N受体 位于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胆碱 受体,对烟碱(Nicotine)比较敏感,属于离子通道 受体。
二甲氨基甲 酸酯更稳定 H N O
H3C
O
CH3
N N CH3 CH3
毒扁豆碱 Physostigmine
22
溴新斯的明
• • • •
溴化3-[(二甲氨基)甲酰氧基]-N, N, N-三甲基苯铵 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用于重症肌无力和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 大剂量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流泪、流涎 等,可用阿托品对抗。
16
③选择性M受体亚型激动剂
• 西维美林 Cevimeline (M1/M3) 2000年上市,治疗口腔干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