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第15 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一、知识管理
知识点1:造纸术的发明
________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宦官___________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知识点2:张仲景和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
成了《_______________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 ________ ”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 __________ ”,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_______ ”,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知识点 3 历史巨著《史记》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 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 到________ 时约3000 年的史事。

知识点 4 道教和佛教
道教:东汉末年,_________ 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
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_______ 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_______ 。

创始人是___________ ,又称释
迦牟尼。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______________ 传入中国。

东汉_______ 时,西域
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基础过关知识点 1 :造纸术的发明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

竹简( 木简) 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
A. 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B. 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米用
2•“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 春秋B .战国
C•秦D .东汉
知识点 2 :张仲景和华佗3.右图是河南省南阳市区的一著名景点——医圣祠,导游向你介绍时,肯定会介绍到下列哪一部作品( )
A. 《本草纲目》
B. 《史记》
C•《伤寒杂病论》
D.《论语》
4.下列哪一位医生为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发明了“麻沸散”( )
A.扁鹊B .张仲景
C. 华佗D .张衡
5. 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一一改进造纸术
B•张衡一一创造“五禽戏”
C•华佗一一制成“麻沸散”
D. 张仲景一一写成《伤寒杂病论》
知识点3: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
6.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7. 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时期B .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
8.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 )
①佛教在古印度创立②汉明帝修建白马寺存放佛经③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
④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三、能力提升
9 .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②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
③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
④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 )
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司马迁编写《史记》
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
D.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11. 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旅游景点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洛阳白马寺
图二:四川青城山
(1) 这两幅图片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图一相关的宗教宣扬怎样的思想?
(2) 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宗教在我国开始传播的时间
(3) 请分析一下,我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一直提倡和扶持图一中的宗教?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8 年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参观我国西汉一著名史学家故里时,留下这样的诗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吐气作霓
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1) 这首诗称赞的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鲁迅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鲁迅为何对这部
书评价这么高?
(3) 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对照司马迁的经
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四、直击中考13.(恩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 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B •印刷术
C.指南针D .火药
14. (济宁中考)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D .③④⑤
参考答案
知识管理
1.西汉蔡伦2.伤寒杂病论治未病麻沸散五禽戏3. 司马迁纪传体黄帝汉武帝4. 张角张陵印度乔达摩? 悉达多丝绸之路明帝基础过关
1 .A 2.D 3.C 4.C 5.B 6.D 7.B 8.D
能力提升
9.A 10.A 11.(1) 佛教和道教。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2)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

(3) 因为佛教宣扬的忍耐顺从的思想,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所以受到他们的扶植与提倡。

12. (1) 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因为这部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3) 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即使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直击中考
13.A 14.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