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面列举了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重要成果

下面列举了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重要成果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201605281下面列举了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重要成果,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托里拆利——最先测定大气压的数值B.沈括——最早记述了磁偏角C.牛顿——牛顿第一定律D.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2下列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虚线框中如果是一种透镜,则应该是凹透镜B.图乙中当AB棒左右运动时会生成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图丙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该冲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进气缸D.图丁中A管能喷出水,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3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这样一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7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型框架的下方时,从Q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

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关于小钢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将落入P孔中B.小球将落回到Q孔中C.小球将落到“∩”型框架上D.小球将落到Q孔后方的车厢顶上4小慧同学对下列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存在错误的是()A.汽油机和柴油B.蒸发和沸腾C.电流表和电压表D.电动机和发电机5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贡献.下面是物理学史上的几个事件:①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②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人类的视线深入到了更为广阔的星空;③墨子用小孔成像实验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并给予了正确的解释;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以上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6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下面的几个研究实例中,与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所用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B.研究电功时,用灯泡亮度来反映电功大小C.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D.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7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波浪能量采集船”,如图6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

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完成能量的采集,并把它们储存到船上的大容量电池中。

图7中能反映“波浪能量采集船”能量采集原理的是8以下事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概念(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曹冲称象(4)把电流与水流做比较(5)用磁感线表示磁场A.(2)与(4)B.(1)与(3)C.(4)与(5)D.(1)与(3)与(5)9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①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④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多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庋,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不用指尖抵住试电笔上端的金属帽11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括住的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12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右图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A.热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电热水器13如图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一个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接合时,则出现的情况()A.将铁钉吸得更牢 B.铁钉落下C.铁钉尖端将吸向右端的铁钉 D.铁钉尖端将吸向左边的铁钉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图5中的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小朱课外模拟蛙蛙跳工作情景,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自然伸长的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A从A点到C点铁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B 从A点到C点铁球的机械能一直增大C从A点到B点铁球的机械能不变 D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小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B..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C.将条形磁铁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均有N、S极D.大头针被磁铁吸引的同时也被磁化成小磁体17如图,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个不同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设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A、V1>V2>V3B、V1<V2<V3C、V1=V2=V3D、无法确定18一个能绕中心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

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A.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B.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C.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D.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19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A.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B.物块将仍落在Q点 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D.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21福州科技馆展出的磁动轮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每个轮的边缘装有12个侧放的柱形磁体,如图。

当推动A轮转动时, 其它3个轮会随之转动。

若A轮磁体外侧是N极,则C轮磁体外侧是极。

如果A轮顺时针转动,C 轮将时针转动,D轮将时针转动(选填“顺”或“逆”)。

22某小组探究大气压的特点。

他们用三个相同的塑料杯、水、硬纸片进行实验,图(a)中杯子是空的,其它杯子都装满了水。

其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a)、(b)、(c)所示。

然后,换用不同的塑料杯重复实验,其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d)、(e)所示。

图15⑴分析图(a)、(b)、(c),你认为图(b)中纸片不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中纸片下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⑵分析比较图(b)、(d)、(e),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14如图14所示为活动课上的几个实验。

图14①如图(a)所示实验过程是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_________之间的关系,量筒中盛放的是水,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用__ 表示,(V2-V1 )表示。

②如图(b)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铅笔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观察到手指肌肉下陷情况不同,这是在探究的关系。

③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中,在空饮料瓶底部的同一深度处扎三个小孔,瓶中装满水后,观察到如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④如图(d)所示是实验的过程,实验中若玻璃管再下放一点点,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实验器材的规格已标明).(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下列两个选项中的(选填选项前字母).A、“5Ω2A”B、“15Ω2A”C、“25Ω2A”D、“30Ω2A”(3)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那么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出的电功率会比实际功率,其原因是.16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军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优于小军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17如图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是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

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B发生偏转。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2)指针下方的物体A应由()材料制成;A.铜B.铁C.铝D.塑料(3)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左端应为磁极的极;(4)实验发现:①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滑动时,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②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接线柱2改为与接线柱1相连,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选填“变大”或“变小”);(5)经过对电磁铁的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磁性越强。

18小红在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电流与磁场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度、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以及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有关.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是否有关.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充完整:(1)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2)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1,闭合电路,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1;(3)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2,U2>U1,闭合电路,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2;(4),即可知道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是否有关.(5)小刚也利用该装置探究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有关是否,但两次实验中给导体棒所通电流方向均与小红的相反,比较小刚和小红的做法你认为A.都可以B.小红更好C.小刚更好(6)小红想进一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是否有关,于是她更换了另一根较长的导体棒,这样改变自变量(选填“对”或“不对”).原因19学习了电流的磁场和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的知识之后,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既然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那么两根互相靠近的通电导体之间将会发生相互作用”.他们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衡放置后固定(如图甲所示),然后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猜想.请你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平行放置的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特点是:①当两根导线通同向电流时,两根导线相互;②当两根导线通反向电流时,两根导线相互.(2)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导线的长度有关外,还与哪个因素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20某同学对一蜡块的密度进行测量.(1)用天平称量蜡块质量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的错误是:①;②.(2)纠正错误后,整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量蜡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g.B.用细铁丝扎在蜡块上,使蜡块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图3所示,铁丝的体积忽略不计,则蜡块的体积为cm3.C.经过计算,该蜡块的密度为kg/m3.D.假设在步骤B中,此同学用力稍大了一些,将蜡块压到了量筒底部(铁丝的体积仍然忽略不计).这样(会/不会)影响蜡块体积的测量.21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N/kg):(1)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小球速度为5m/s.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 之间的关系(2) 如图丁所示,其中A 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0.1N 的压力就缩短1cm ,并且轻弹簧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①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变化情况是 ,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②由图丁可知,小球的质量为 kg ;在实验全过程中,弹簧产生的弹力的最大值为 N . ③由图可知,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0,此时,小球处于 (平衡/非平衡)状态.(2)小明要探究小球下落压缩弹簧时,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与小球的质量的关系.需用 不同的小球,分别让小球从相同的 自由下落,压缩 弹簧,测出 .通过比较,从而得出结论.22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 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 ,力F 与h 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 的延长线BA 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 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1)分析BC 段:随着h 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若A 点的坐标为(﹣400,0),C 点的坐标为(600,0.5),从图象分析计算可知工件的重力大小是 N .(3)通过分析和计算可知,这种油的密度为 kg/m 3,该工件的密度 kg/m 3.(g=10N/kg )23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这样选择的目的是 .(2)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24有一种磁性非金属材料叫铁氧体,某同学研究铁氧体的磁性与温度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