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链接]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歌德歌德(1749—1832),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里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
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的抒情诗有800余首,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致克恩》和《我曾经爱过你》等。
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青铜骑士》等。
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迷娘(之一)》《迷娘(之一)》中的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作品中最动人的人物。
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很有性格魅力。
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
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
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迈斯特收留。
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
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
《迷娘(之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哀婉优美的诗歌。
《致大海》这首诗写于1824年,是在12月党人武装起义的前一年。
此前,由于普希金的激进思想不容于沙皇专制政府,他们原想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
由于他老师说情,让他去了南高加索,其实是变相流放。
普希金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迎合当地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临走前,普希金站在高加索海边登高望远,波涛汹涌的大海激荡起他的万端思绪,流放生活期间远离朋友、远离文学界,精神上非常孤独,他也曾产生过从海上逃亡到南欧、彻底离开俄国的计划,但宣告失败。
就是在这种抗争无效、期望渺茫的心境中,孕育了这首诗篇。
[文本鉴赏]《迷娘(之一)》《迷娘(之一)》通过描述故国意大利美好的景物、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以及她被诱拐到德国时路过的云径、山冈、悬崖、瀑布等,抒发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之情。
《致大海》《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
《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答案]①故国之路②对家乡的强烈思念③追求自由④拿破仑⑤拜伦《迷娘(之一)》任务一赏析诗歌的内容1.第一节中“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是什么地方?诗歌选取哪些意象来描写“那柠檬花开的地方”的美好的?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柠檬花开的地方”指迷娘的祖国意大利。
诗歌在描写意大利景色时,选取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比如用柠檬花、蓝天、和风、静立的桃金娘、高展的月桂等来描写意大利,并把对故国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抒发了浓郁的思乡情感。
诗歌就是这样通过具体感人的意象来描绘迷娘故国意大利的美丽风光,抒发迷娘对故国的依恋、思念之情的。
任务二赏析诗歌的情感2.诗中写到迷娘对所思念人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爱人”“恩人”“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思念人持有的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
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升华和强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任务三赏析诗歌的手法3.体会这首诗每节诗后两行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每节的后两行,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前往,前往”的重复,表达了迷娘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
“爱人啊,随你前往”“恩人啊,随你前往”“父亲啊,随你前往”,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把迷娘对迈斯特复杂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迷娘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执着追求。
《致大海》任务一赏析诗歌的内容4.《致大海》中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
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原素”,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任务二赏析诗歌的情感5.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任务三赏析诗歌手法6.诗人在诗中以“你”称呼大海,这种写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鹪鹩..(jiāo liáo) 啮.草(niè) 麋.鹿(mí) 蝮.蛇(fù) 罅.隙(xià) 倾.洒(qīng) 汲.取(jí) 黑鹂.(lí) (二)多音字(1)蔓⎩⎨⎧藤蔓.(wàn )蔓.草(màn ) (2)空⎩⎨⎧天空.(kōng )空.额(kòng ) 二、写对字形(1)⎩⎨⎧藓tái (苔)懈dài (怠) (2)⎩⎨⎧飘fú(浮)饿piǎo (殍) (3)⎩⎨⎧jí(汲)取xī(吸)收(4)⎩⎨⎧停xiē(歇)焦kě(渴) 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装饰·装潢二者都有装点物品、装修物体的意思。
“装饰”侧重指对身体或物品加以装点和修饰;常用于人的衣着打扮和房屋的美化修整,适用范围比“装潢”大。
“装潢”侧重指装点物品的外表,使物体美观,有气派;有时含有虚装外部气派、声势,掩盖内部虚弱之意;常用于书画、屋室、门面、器物等。
(2)汲取·吸取“汲取”比喻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侧重于提取、取得;“吸取”指吸收采取,侧重于吸收。
前者一般只用于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小。
后者可用于抽象或具体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2.明确词义(1)藤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畏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罅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瞬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根生于土壤中的一种易弯或柔软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缘植物。
(2)害怕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