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班级:高一十一班授课教师:闫攀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
但其中河流水体的补给是难点内容,需要突破。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
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四、【教学方法】
1.图式教学法:学生读图分析问题。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观察、学习、探究,并得出观点。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Flash动画和幻灯片,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前面第一章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
结构时知道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那些呢?而在
这些圈层的要素当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什么?
是岩石?植物?动物?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
简短的视频,相信同学们会找出答案。
带着疑问进入
本节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探究
的欲望
相互联系的水体转承:通过视频同学们知道自然界当中,最活
跃的要素是——水。
这节课我们将进入到第三
章学习水的相关知识。
我们先来了解自然界的
水体都有哪些,这些水体之间又有什么相互联
系。
自主学习: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4页文字回答下
观看图片
通过图片的展
七、【练习巩固】
八、【板书设计】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存在形式
(1)水圈:
(2)水体存在形式的分布及数量特征:
2、水体空间分布: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九、【教学反思】
十、【课后作业】:《墨池课堂》题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