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或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据此你认为柏拉图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答案:3.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在他看来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确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D.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4.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
”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学派C.启蒙思想家D.自然哲学家5.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指的是他()A.把研究对象从社会转向自然B.重视对人性本身的研究C.重视对自然界的探讨D.反对迷信,强调自由6.“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7.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A.亚里士多德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柏拉图8.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扰,勇者不惧。
”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这说明二者都A. 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B. 希望建立一种平民政治C. 主张通过对人的道德改造维护等级秩序D. 主张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9.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A.万物皆由水而生B.吾尤爱真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10.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普罗泰格拉11.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人自己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真理高于一切1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
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A. 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B. 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C. 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D. 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13.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绪论中说:“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便进入分崩离析的过程中。
这不仅使有关人的天职和使命问题变得愈来愈有必要作科学的调查研究,而且使有关正当的生活行为的教导成为首要目标,最终成为哲学或科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便获得了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的实践意义——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早已为这种涵义开辟了道路。
”这里的“这种涵义”是指哲学应关注于对人的A.天职和使命的研究B.本身的研究C.生活行为的研究D.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的研究1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和智者学派B.罢黜百家和智者学派C.百家争鸣和启蒙运动D.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15.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束缚了人的思想B.树立了人的尊严C.限制了人的自由D.否定了人的地位16.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A.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B.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C.其思想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D.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17.“希腊人把他们的棹看作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
由于信奉这样的神,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因而感到无忧无虑、安适自在。
”这表明希腊人A.认为神与人没有区别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D.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18.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19.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
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
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
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这则寓言说明了下列哪一观点A.知识即美德B.认识你自己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与动物之间有本质区别20.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
”又说“我的心灵的最深处是与基督在一起的",“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这反映了A.“人文主义之父”名不副实B.彼特拉克捍卫宗教自由C.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D.其人生哲学既有中世纪的特征又具有近代的气息21.学生问:“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
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老师答:“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根据材料,这位老师最有可能是A.苏格拉底B.普罗塔戈拉C.芝诺D.逻各斯22.“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够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3.“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
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马会把神的模样画的像马,每种动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
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
”这反映了A.蒙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C.理性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24.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B.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C.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25.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
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26.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下中国占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27.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B.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C.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D.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28.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9.某班同学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进行小组讨论,以下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智者学派的出现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密切相关②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③智者学派的出现说明“人”成为早期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④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同智者学派根本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④D.①②③30.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B.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31.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