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政治社会化
从狭义上讲,指在公民中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 和政治家。 从中义上讲,指具备一定政治知识、政治 态度和政治倾向,拥有政治能力并参与政治生活 的公民。
国民教育要城邦政体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城邦中公民的德性,要培养人们具 有适合于政体的德性,必须依靠教育。 -----亚里士多德
第九章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人的成长过程,深刻影响 着政治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取向,影响整个国家 的政治发展进程。本章应重点掌握政治社会化的 含义、媒介及主要功能。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1.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
社会化: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形成人的社会属 性,实现人的社会生活,促使和保持与社会一致 性的过程。通俗的讲,政治社会化是在政治实践 中通过个人与社会互动,使社会成员由“自然人” 变成“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人:有广义、中义、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指公民,即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 据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的人。
3. 同辈团体。同辈团体是具有大体相同的教 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兴趣爱好相近者的自愿 组合。这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但对青少年 的观念、态度影响极大。 4. 工作场所。这是政治社会化的正式媒介。 在工作场所,个人对自己的地位、权利、义务都 有明确认识,其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也趋于确定 化。
5. 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也是现 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政治 立场以及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与观念产 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传媒提高人们的政治兴趣。 媒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有其特点 第一、媒体的超时空性; 第二、媒体的速效性; 第三、全局性 第四、多样性 第五、具有非强制性 第六、具有通俗性
6. 选举及其它政治活动场合。这些有助于公 民在政治实践中提高政治认识和政治技能,不失 为政治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7. 社会政治组织。社会政治组织的政治社会 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宣传组织的主张、信阳来 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取向,以及通过组织的活动 向其成员传播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特定的政治 文化。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1.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2. 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 的统一。 3.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与功能
一、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1. 家庭。家庭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 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与其它媒介相比,家庭 在塑造儿童人格、形成人生观及政治启蒙方面起 着特别重要作用。 家庭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特点 第一、家庭的政治社会化是无意识的现象; 第二、家庭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趋向于保守主 义; 第三、当代社会,家庭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在削 弱。
2.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几种观点: 1)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 技能的过程。 2)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 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3)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 程。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 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 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就 个体而言,是政治人的成长过程; 就社会而言,是统治阶级对政治文化传 播与延续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本身就实现 了这两个目的。
2. 学校
学校通过课程及活动灌输特定政治意识和政治 价值,促进或改变家庭所形成的政治观,因而是 政治体系培训公民的重要手段。 学校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第一、计划性和强制性; 第二、目的性;
高校两课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政治社 会化中的作用 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政治信息; 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能够扩大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第三、关键性。
二、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1. 政治社会化使社会成员获得政治知识、政 治态度、政治技能,成为一个政治人。 2. 传播、延续、维持和创造政治文化。 3. 政治社会化维持或变革政治体系,促进政 治发展。 4.政治社会化通过传播主流政治意识,规范、 引导政治亚文化,维护政局稳定。
思考题
一、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 二、如何认识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四、如何认识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政治社 会化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