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阻抗教程

阻抗教程


12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差分阻抗
为了克服反射,在每根差分线上加的终端匹配电 阻应为奇模阻抗Zodd,而不是Zo。在一般的差 分信号的应用中,为了避免引入来自地的噪音, 也有采用一个阻值为2倍Zodd的电阻跨在差分对 上的匹配方式,这个电阻就是差分电阻,它的值 应为奇模阻抗的二倍。 Zdiff = 2×Zodd
阻抗需要和板厂进行沟通合作。 且不可闭门造车。
24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反射
产生的原因:电磁波沿信号路径传播,在阻 抗不连续点产生反射
25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反射的影响
反射的结果对模拟信号是形成驻波,对数字信号 则表现为信号的振铃,破坏信号的完整性。一般 的信号传输主要有:信号源阻抗(Rs)、传输 线特性阻抗(Z0)、负载阻抗(Rl)三部分。
对称带状线
地平面 导线 介质 地平面
17
Feecle 精品服务
←w→
↓ t↑ h ↑ ↓
2006-9-1
几种PCB设计常用的传输线结构 (四)
不对称带状线
地平面 导线 介质 地平面
← w→
↓ h t h1 ↑
2006-9-1
18
Feecle 精品服务
几种PCB设计常用的传输线结构 (五)
微带线边对边耦合
44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串扰的控制
选择慢变化边沿信号的器件,选择输出电流小的器件。 为了减少PCB上的线间耦合,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减少电源地层与信号层间距 2)提高相邻信号层间距 3)减少并行走线长度 4)当线长增加到一定限度时串扰饱和,可增加线间距抑制 5)地线隔离 6)在受害线上采用匹配技术 7)关键信号线走STRIPLINE 把噪声裕量大的信号放在耦合大的区域。 尽量避免信号的同时变化,特别是反向同步变化。
匹配电阻在负载端连接到电源或地, 优点:和串联匹配相比只有一半的容性延迟。 缺点:增加了直流功耗;输出摆幅不再是全摆幅。 改进方式是thevenin等效匹配,对TTL 3V 偏置的匹配 R1/R2=2/3; R1||R2=Z0。交流并联匹配是通过牺牲信号质量来 换取直流功耗的减小。
36
Feecle 精品服务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45
问题和讨论
QUESTON
?
2006-9-1
46
Feecle 精品服务
小问题!
高速和高频区别? 阻抗的计算和哪些因素有关? UltraCAD软件
4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2、哪些因素对阻抗有影响?
走线类型、介质厚度、线宽、线间距、介质材料等都 对阻抗有贡献,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影响。
3、阻抗控制是进行高速设计的第一步和最重要 的一步。
23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阻抗的控制
PCB的绿油对阻抗的影响: 一般来说,绿油会减少PCB走线的阻抗。单线会 减少3-8欧,差分会减少5-8欧。
40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串扰与耦合机理
感性串扰的特点:
受害网络与侵害网络之间互感的影响象一个变压器,侵害网络上的 电流在受害网络上诱导出与侵害电流相反极性的电流。 受害网络向远端和近端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同,且信号跳变方向与 侵害网络相反。
41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38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串扰与耦合
当两个网络靠近时,一个网络的电流变化会引起另外一 个网络的电流变化,即产生串扰。也就是两个网络之间 的电磁场耦合产生。串扰只在上升、下降沿电流变化时 产生。
39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串扰与耦合机理
串扰模型:电感耦合模型(感性串扰)和电容 耦合模型(容性串扰)。
0.60 始端电压
0.84
33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匹配
高速电路设计中为消除传输线的负面影响,通过 外加的电路来达到阻抗的连续. 原则就是: 在传输线终端采用终端匹配的方法来消除反射。 在传输线源端采用源端匹配的方法来消除二次反 射。
34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常见匹配方法 串联端接匹配
37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常见匹配方法(续) AC匹配(RC匹配)
优点:在于终端电容阻止直流电流,因此节省了相当可观的功 率。选择适当的电容值会使得终端的波形具有 最小的过冲和下冲 并且是一个接近理想的方波。 缺点:一是要求了两个器件,在高密板时布局时无放置空间;二 是在传输线上的数据会有时间的抖动,依赖于前一个数据的模式
信号
RS ∽
二次反射 Z0
反射
RL
26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PCB上阻抗不连续的体现
1、不同布线层阻抗不一样 2、T型连接 3、过孔 4、线宽的变化 5、器件的输入输出阻抗,封装寄生参数 6、SMD和PCB加工工艺(有无绿油,焊锡厚度, 补线等)
27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反射计算
反射系数:
Zc Z l 反射系数 I = + ρ = Zc + Zl
Zl表示终端处的负载阻抗,Zc是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28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反射的计算:
Zo Zs ZL
源端反射系数: (Zs-Zo)/(Zs+Zo)
29
Feecle 精品服务
末端反射系数: (ZL-Zo)/(ZL+Zo)
← w→
地平面 导线 介质 地平面
↓ h
t
h1
h
21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几种PCB设计常用的传输线结构 (八)
不对称上下耦合
s ← w→
地平面 导线 介质 地平面
↓ t h1 h
22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阻抗的控制
1、为什么要进行阻抗控制?
阻抗匹配不但可以消除信号的反射,还可以降低 串扰、EMI问题的发生。而阻抗匹配的前提是良好的 阻抗控制。
Rs=60 1v k Kvi=-1/5 Zo=90 Kvo=1/2 R=270 Kvi Ve=0.60 Vf1=0.30 0.82 Vf2=-0.06 Vf3=-0.03 0.90 0.81 终端电压 t 始端和终端阻抗都不匹配(R>Zo)的波形 传输电压反射示意图 0.82 t Vf4=0.006 Kvo
2006-9-1
反射分析-ZL为无限大
U 2E E 0 A 反射前 i 2I I 0 A 反射前 B 反射后 A
2006-9-1
B
反射后
A
30
Feecle 精品服务
反射分析-ZL为0
U 2E E 0 A 反射前 i 2I I 0 A 反射前 B 反射后 A B 反射后 A
31
Feecle 精品服务
导线 介质 地平面
← w→
s
← w→
↓ t ↑ h ↓
2006-9-1
19
Feecle 精品服务
几种PCB设计常用的传输线结构 (六)
带状线边对边耦合
← w→
s
←w→
地平面 导线 介质 地平面
↓ t↑ h ↑ ↓
20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几种PCB设计常用的传输线结构 (七)
对称上下耦合
2006-9-1
常见匹配方法(续) 二极管端接匹配
在接受端放置肖特基二极管到电源或地 优点:二极管限制了过冲(小于或等于1V);二极管可以集成在 每一个接受器的芯片内部;不需要直流通路来消耗直流功耗。 缺点:二极管匹配的缺 点之一就是在线路上存在 多径反射而影响到下一个数 据的开始,因此需要在变化 频率下校对二极管的响应。
串扰与耦合机理
容性串扰的特点:
受害网络向远端和近端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反,向远端传播的电流 与侵害网络的跳变方向一致。
42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串扰与耦合机理 危害:
波形畸变 噪声余量减少 上升时间变化 。。。。。。
43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影响串扰的因素
信号的跃变时间(Tr ,Tf)与频率 器件的电压扇出 PCB上的线耦合 电源、地层与信号层间距 相邻信号层间距 线间距与并行走线长度 回流耦合路径 PCB材料 信号的耦合模式
2006-9-1
反射分析实例
假设信号源内阻为Rs=60欧,传输线波阻抗 Z0=90欧,传输线终端电阻R=270欧。 当信号源单独和波阻抗Z0=90欧的传输线串联 时,电压值必定是Z0两端的电压,即 Ve=Vs*Z0/(Rs+Z0)=0.60V
32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反射分析实例
3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理想传输线
理想的传输线由两部分导体组成,导体的电 阻为零,无限延伸并均匀分布在横截面 中。
三种特性:
无限长; 信号在传输中不会变形; 信号在传输中不会衰减。
4
Feecle 精品服务 2006-9-1
怎样区分传输线
线足够的长使得信号在到达线的末端之前能够改 变它的逻辑电平. 当信号的上升时间小于6倍(一说4倍)信号传输 延时(电长度)时即认为信号是高速信号。 高速主要是看信号边沿和传输延时的比拟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