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雀东南飞》优秀课件

《孔雀东南飞》优秀课件

时间、地点、人物 “伤”:故事的感情基调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交代时代背景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孔雀起兴,引出全篇故事。 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 传统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 顾为全文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 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 暗示全篇的作用。
2、 表白内心委屈 无奈请遣归去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注重写实;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 言体,取代《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 骚体;写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 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 目的。
一、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 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选自南朝 陈代( 徐陵 )编的(玉台新咏 ), 也是古代(乐府 )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 《木兰辞》 )并称“乐府双 壁”。形式上以( 五 )言为主,为后文 人五言诗的发展开创了道路,表达方式上 以( 叙事 )为主。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仙女下凡 美若天仙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 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 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 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便可白公姥 我有亲父母
昼夜勤作息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
我有亲父兄
“相”的指代作用
誓天不相负
好自相扶将 君既若见录
你,指刘兰芝
她,指焦仲卿母
我,指刘兰芝 他,指媒人 他,指焦仲卿
不得便相许
蹑履相逢迎




1及时相遣归——我 2儿以薄禄相——相貌 3会不相从许——你 4好自相扶将——她 婆婆 5嬉戏莫相忘——我 6誓天不相负——你 兰芝 7不得便相许—— 你 8登即相许和——她 媒人 9叶叶相交通——互相 10相见常日稀——互相 11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辅佐 12悔相道之不察——观察 13久久莫相忘——我
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君 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约 渠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兰芝一口应 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
比,为什么?
场景二:兰芝佯意,订下婚期
基础词汇: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 刘兰芝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 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反映出: 1、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
2、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 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 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3-6仲卿求情未允
府吏得闻之,堂上 启阿母: 阿母谓府吏: 府吏长跪告:
阿母得闻之,槌 床便大怒:“小子无 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 从许! ”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这段描写作用有三:其一,通过他之口,证实兰芝是 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卿二人的深厚感情;其二,处次展
7、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
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 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 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 吾语。”
8、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 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 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 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 葳蕤( wēiruí)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 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 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迎娶) 后人,留待作遗(wèi)施,于今无会因。时时 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处分适兄意 渠会永无缘 适得府君书 处分适兄意
依照 刚才 出嫁

适得府君书 始适还家门
渠: 代词,他。“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pīng

wēiruí
pì n
pá n
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chí chú
聘礼
mí ng
磐石
zà ng
拊掌
yăn
否泰
chuan
赍钱
wán
踯躅
yǎo tiǎo
冥冥
xié
摧藏
dài mào
奄奄
仕宦
纨素
窈窕
鲑珍
玳瑁
1.字音识记
自缢 ( yì ) . 槌 床(chuí) . 流纨 (wán ) . 拊 掌( fǔ ) . 磐 石( pán ) . 龙子幡 ( fān ) .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兰芝严妆,举世无双(9)
从诗中再找出描写兰芝时使用的铺陈手法的文字。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流光溢彩 美到极致 服饰素雅 用情专一 自然天成 美丽动人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整齐,在彼此相对的 文句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
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日稀。
文 学 常 识
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选自南朝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乐府双璧
《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评价 “长诗之圣” “百代之下,当无继者” “一篇让你每读必哭的爱情绝唱”
汉乐府诗歌特点
“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是西汉初年 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才演变成诗体 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乐府”已完全 由机构的名称变成诗体的名称。
辞别阿母,老妪大怒(10)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新 妇初来时,小姑始 扶床;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勤心 养公姥,好自相扶 将。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出 门登车去,涕落百 余行。
上堂谢阿母 母听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币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第一 个“常”道出了她内心的多少辛酸,反映了 她与焦母之间的矛盾日久,深刻而难以调和。第二个 “常” 表达了丈夫因公务不常在家,兰芝时时有 “空房”“日稀”之感。但“空”“稀”却未影响她 对丈夫的感情,这就为表现两人爱情的纯洁与坚贞, 也为悲剧性情节发展作了伏笔。 “故”字写出焦母挑剔刁难,也表现了刘兰芝洞察 世情的聪颖。
一、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 眷念,他们的分别是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 奠下了基石; 二、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 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 “恐不如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 情节埋下了伏笔。
13兰芝含恨还家
入门上家堂,进 退无颜仪。阿母大 拊掌,不图子自归: 兰芝惭阿母: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u) 箜篌 (kōnɡ)( hó .. lí nɡ )( pīnɡ) 伶俜 ( ..
玳瑁 ( dài )(mào ) .. 窈窕 ( yǎo )( tiǎo ) .. 踯躅 ( zhí)( zhú ) ..
公姥 ( mǔ ) . 葳蕤 ( wēi )( ruí ) .. 青骢 马(cōnɡ) . 婀娜 ( ē )( nuó ) .. 鹄舫 ( hú )( fānɡ) ..
孔雀东南飞(并序)
释题《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 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共357句, 1785字,小序10句,53字),也是古乐 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 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运用衬托的手法。
县令之子
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 便言多令才
太守之子
娇逸未有婚
求婚者地位
求婚者才貌
说媒者身份 太守家迎娶的排场
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
14-19
兰芝拒绝求婚
刘兄逼妹再嫁
媒人去数日,……故遣来 贵门。 阿母谢媒人: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兰芝仰头答:
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一、情节结构
比兴开头(1) 兰芝被遣(2) 夫妻誓别(3-12) 兰芝抗婚(13-21) 双双殉情(22-31) 告诫后人(32) (引子) (开端) (发展) (进一展) (高潮) (尾声)
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
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 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 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个小《序》告诉我们什么?
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通口 下马入车中 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