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存制梁台座沉降观测

浅谈存制梁台座沉降观测

浅谈存制梁台座沉降观测
【摘要】梁场存制梁台座是梁板预制存放的重要平台,制梁台座的沉降大小直接影响到制梁台座能否持续使用,存梁台座更是梁板架设前放置最久的平台,其沉降大小会影响到梁板的质量,所以持续对存制梁台座进行沉降观测是梁场存制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本文简单谈谈自己在沪昆高铁新化梁场组织沉降观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工程概况
1.1梁场概况
中交一公局新化制梁场位于沪昆高铁正线DK199+430~DK199+730左侧,梁场正常产梁1孔/天,制梁台座5个,其中32m箱梁制梁台座4个(其中32m与24m混合制梁台座1个)24m一个。

存梁台座36个,其中32m箱梁存梁台座30个,32m与24m箱梁混合存梁台座6个,24m存梁台座6个,采用双层存梁,最大存梁能力为72孔。

梁场工期紧,任务重,所以沉降观测工作也有很大压力。

2 观测点的设置
2.1基准点的埋设
梁场临建工作完成于2011年9月份,存制梁台座浇筑完毕后沉降工作随之开展,首先在每个制梁台座一侧端部布设一个临时水准点,水准点所选位置必须不受施工影响并便于观测。

在长300mm×宽300mm×深500mm的基坑内用C20砼垂直埋设长度500mm直径Ф20的螺纹钢筋,要求钢筋顶面平齐并刻有十字线,砼表面要低于钢筋顶面20mm。

水准点四周要用Ф8钢筋围栏防护,并挂有“XX观测点请勿靠近”字样的标识牌。

2.3观测点的布置
沉降观测的重要部位是制、存梁台座的顶面,观测点未采用埋入方法,将观测点直接设于制存梁台座顶面中心位置并注上明显的标志。

水准网的测设;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进行外业观测和内业整理
在台座两侧对称布设沉降观测点5处:端头、1/4、1/2、3/4、端头。

观测点应便于观测并不受施工影响。

制梁台位观测点布设见下示意图:
在每列存梁台座一端(靠近搬运梁机道路)均间距布设3个临时水准点,水准点所选位置必须不受施工影响并便于观测,水准点的埋设方法同制梁台座。

在每个台座一端基础面中心线上对称布设沉降观测点4处,观测点应便于观测并不受施工影响,利用红油漆进行标识。

存梁台座观测点布设见下示意图:
箱梁制作时底模四角点,特别是支座位置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基准面上其不平整度不大于2mm,所以在箱梁预制制作时制梁台座的沉降直接影响箱梁制作的外观尺寸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箱梁存放要求四个支点不平整度不大于2mm,以保证箱梁在存放期间的不致因支撑点下沉受到损坏。

箱梁的制作和存放期间沉降观测工作时制梁场测量工作的重点。

布设合理的沉降观测系统,制定有效的观测方法及时整理观测成果,根据测量成果进行沉降规律的总结和分析,并对出现非正常沉降位移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观测频次
制梁台座观测频次
存梁台座观测频次
4沉降观测数据采集
对于受破坏制存梁台座的沉降观测,由于制存梁台座的垂直变形往往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有变形量小,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为了能精确地反应其变形过程,应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

其各项精度要求见下表:
0.3 0.3
测过程中应按固定的路线观测。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5沉降观测成果整理
6.1 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

6.2 人工测试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算机,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备份并打印一份保存;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应及时在计算机内备份并打印一份保存。

沉降观测资料及时输入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各相关单位在观测过程中时时监控。

观测中有沉降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及时处理。

6.3 提交资料要求及时整理、汇总、分析,按有关规定整编成册。

结语; 箱梁在存梁台座上存放的时间最长,存梁台座设计是否能满足箱梁预制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箱梁的质量,因此存梁台座是预制梁场的主要土建结构之一。

制存梁台座受破坏的原因无外乎因上部结构强度变化引起的损害或基础下沉引发上部结构的开裂变形。

由于制存梁台座在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制存梁台座在使用期内出现下沉、裂缝、扭曲等破坏情况时有发生,对制存梁台座的受破坏原因,受损害程度以及损害是否完成进行准确的
判定就需要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检测手段,一方面,沉降观测对制存梁台座受破坏的原因可以有一个较明确的判定,另一方面,沉降观测可以非常精确地反应出制存梁台座受破坏的程度、范围,对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理手段提供较为可信的数据依据。

参阅文献
1 TBJ10203-200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2 TBJ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3 铁建设[2007]159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4 铁建设[2007]159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5 TB10415-2003《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6 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7铁建设[2007]159号<<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相关主题